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85425
莫使经典成纸上谈兵 ——王洪图教授经典临证运用学习心得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48期
     编者按:内经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今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已成立,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的基础。此时,不能忘记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教授为内经学科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王洪图教授的突然离去,让人悲痛万分,然念及恩师之学术思想应尽快付诸笔端,遂写此文章,一则追念恩师授道之点滴,一则决心完成恩师未成之事业,将内经学术继续发扬光大。恩师潜心研究经典,认为学习中医必须重视经典学习,学好经典是临证诊治的重要基础,经典学习的目的是为临证诊治服务,《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医家之宗”并非虚名,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中医学的每一重大成就,都是与正确认识《内经》并密切联系临证实际分不开的。近五十年来,中医界对《内经》尤为重视,但是其与临证诊治的关联研究仍是薄弱环节,所以,恩师力倡“内经学”,并指出临证防治疾病的理论与技术正是内经学之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恩师总结出将经典运用于临证,指导临证实践的几个方法,下面以《内经》为例,将具体方法呈列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一、经典中理论的运用—— 学说不同,贵在选取

    王洪图认为《内经》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一时之作,带有“各家学说”的性质,因而尽管各篇经文在总的理论体系上一致,而具体观点上常有不同,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病证选取适宜理论。如王洪图曾治皮肤刺痛一案,患者全身皮肤刺痛,不能触摸,尤以腰及颈项部位为甚,自觉“腰带好像一根草绳”,内衣必须翻穿,以免衣里缝制的线棱磨擦皮肤,无论坐卧,均感到皮肤刺痛难忍,痛苦欲死。时有心慌、心烦,夜晚盗汗。睡眠不佳,食欲尚可,二便调。观其皮肤颜色无明显异常改变。舌质稍暗,苔薄白略腻、中间有剥落,脉象节律欠调、左弦细略数、右弦滑。王洪图依据《素问·刺禁论》云“心部于表,肾治于里”之理论,用凉血清心之法而治愈,若此时用“肺主皮毛”理论则恐难治愈。可见经典理论的运用不能偏执一端,以上案为例,“皮表”同脏腑经脉的关系,与心、肺及膀胱经最为密切,但在临证上,究竟在何种情况下从心论治,何种情况下从肺和膀胱经论治呢?这就需要从此三者与皮表不同的联系来分析选取,在辨证基础上施治,方可取得良好效果。
, 百拇医药
    二、经典中治法的运用—— 朴素无华,尽可信赖

    王洪图认为《内经》文字古朴,其论真实可信,其载也是作者所见所闻,其所提到的治法如果能正确施用则效果奇佳。如王洪图曾治一患者,自诉从四岁开始,每至秋季均发生喘息,已28年。每发病约百余日,至深冬自止。多年来一入秋季,即需服用扑尔敏,略能缓解。其症状夜间1时许最重,每天均憋气而醒,服两片扑尔敏,约一小时后喘息略缓。晨起再服2片,白天症状较轻,仅微有呼吸不畅、轻度咳嗽、喷嚏、流清涕。某医院查过敏原,凡所查数十项均过敏,因而未全部检查完毕而止。舌红,脉略数。王洪图辨证属脾肺郁热,恶埃烟之证,治以清泻脾肺,用“振埃”刺法。取穴天容、列缺、三阴交均双侧,廉泉。留针20分钟。二诊即愈大半,令人称奇。所谓“振埃”刺法,《灵枢·刺节真邪篇》有云:“振埃者,刺外经……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噎不得息……”“取之天容”,“其咳上气……取之廉泉”。外经,指适用此病的四肢上穴位。病恶埃烟,言遇尘埃之类物质即发病。愤瞋肩息、噎不得息,均是描述喘息的症状。用针刺法可以治疗对尘埃等物“过敏”所引起的喘息,如同振去埃烟,所以叫“振埃”刺法。此案就是运用经典著作中方法得效的典型,当然,在哪种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法,这是需要医生全面分析、仔细斟酌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曾反复强调“随其攸利”、“适事为故”,也就是说运用任何治疗方法治病,都必须以适合病情为基本原则,万不可以医生之好恶而确立治疗方法。
, http://www.100md.com
    三、经典中文字的运用—— 一语多意,不必胶执

    王洪图认为《内经》中的文字概括性极强,一语常含多意,临证时应该灵活掌握。如《生气通天论》“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一语,古今注解不一。前人对“因于气”有两说,一谓“气虚”,言气虚浮肿之证(如张介宾之《类经》);一谓“气”指“风”邪,与上文“因于寒”、“因于暑”、因于湿”体例一致,即指感受风邪而肿之风水证(如高士宗《素问直解》)。“四维指四肢,四维相代即四肢相更代为肿,如姚止庵《素问经注解节》云:“阳气盛,则四肢实而挥霍乱动,阳气虚,则手足浮肿,或手已而足,或足已而手,是相代也。”近年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内经讲义》(五版)和高级教学参考丛书《内经》两书中,虽然也认为“气”指“风”而言,但句读为“……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即认为“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是对上文“因于寒……因于暑……因于湿……因于气”一节的全面总结语。同时认为“四维”是指“四季”,“相代”言四季气候紊乱,如夏当热而反凉、冬当寒而反温之类相互更代,认为天气如此更代无常,则自然之气乱,相应人体的阳气也将受到严重伤害而衰竭。以上诸说,各有依据,但在临证上因风邪而肿,用越婢汤治之获效者也是常见,而王洪图也以此理论治愈过“气虚为肿”,且见有手肿已而足,足肿已而手;左足已而右足,右足肿已而左足肿的患者。可见对于经典中文字的把握运用,不可胶执,需灵活应对。
, 百拇医药
    四、经典中综合的运用—— 研习《内经》,效法仲景

    王洪图认为《内经》一书为“医家之宗”,《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经典著作也是处处体现以《内经》之旨为指南,而治疗各种病证。所以,王洪图经常以《内经》之理而悉用仲景先师之方,而临证收效显著,如王洪图曾治某女患者,因失恋而抑郁失眠,因思念旧友,强迫性打电话与其联系,对方说“刺激性”语言而抑郁越甚。为控制自己打电话,常以胶带自缠双手。抑郁日益加重,坐卧不安。服用抗抑郁药而疗效不显,辨证属痰浊壅阻,气机不畅,拟涌吐浊邪,取瓜蒂散方义,用甜瓜蒂5克捣为末,以水煎汁服之,吐后使患者感觉精神清爽,再予和胃健脾、转输气机之剂调理而愈。医圣仲景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气味……酸苦涌泄为阴”之理,制瓜蒂散,以瓜蒂之苦、赤小豆之酸涌吐上焦有形之实邪。王洪图多次以瓜蒂一味为散,用于精神疾患久治不愈者,得吐后可使疾病发生转机,从而逐渐康复,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倘若痰浊等邪气阻滞,气血不能正常运转而紊乱,则必将失去生机;去除其邪,则神转不回,方能使病向愈。可见,以《内经》之理,取法后世经典,是将经典运用于临证,指导临证实践的又一好方法。

    以上是我等跟随王洪图多年来的一些学习心得,王洪图重视《内经》等经典著作的学习,更重视将经典著作的学习与临证实践结合起来,从这一点来看,对当今的经典科目教学发展是不无裨益的,对临证中医师的继续深造,提高业务水平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王洪图虽突然离去,但相信这些经典与临证结合的方法将会永远传承下去。, 百拇医药(王长宇 翟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