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85388
气血通道经络概念溯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49期
     古典经络概念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对针灸诊治部位与病患部位特定联系规律的说明,称为第一类经络,二是对针灸临床经验和人体生理病理与治疗原理的解释,称为第二类经络(见本报6月8日三版)。第二类经络的核心思想就是: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气血通道经络概念的产生

    古人没有说针刺“得血”,而说是“得气”,古人将气与血分开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将称为“天道”的自然界规律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运用于人体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方法论。

    古人在发现针刺部位与被治疗部位的特异性关系——特定远隔效应之外,还发现了一种近乎连续的循经病理现象和循经治疗效果,这一发现在《内经》之前的马王堆帛书的两部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简称《足臂》)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简称《阴阳》)中就已经显露出来了。比如,帛书《足臂》中的胃经是这样描述的:“足阳明温(脉):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夹少腹,上出乳内兼(廉),出膉(嗌),夹口,以上之鼻。其病:病足中指废,胻痛,膝中肿,腹种(肿),乳内兼(廉)痛,□外种(肿),痛,(鼽)衄,数热汗出,脞瘦,颜寒。诸病此物者,皆灸足阳明温”。可以看出,经脉路线与循经出现的病症是高度吻合的,而且在治疗上,只需灸治足阳明胃经的某个部位就可以了。解释这一循经病理现象和治疗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假设在这些部位的下面有一条连续的、能约束并传输某种流动性物质或信息能力的脉,由于循经病理现象是按人体的纵轴方向排列的,因此,这种脉也被称为经脉,其中运行的物质或信息被称为气或经气。一旦经脉中有了病邪的侵入或出现了堵塞,其连续的传输特性便导致了经脉路线上出现一系列的病症,而对经脉的修复会反过来影响经脉经过的所有部位,产生同一的治疗效果。显然,这一假设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因此,经脉的存在虽然是一种推测,但它所依据的仍然是经验,是对经验事实的逻辑推论。对经脉以及气的认识还与针刺或练气功时偶尔出现的气流样的感觉有关,这种连续的气样感觉使人们猜测经脉路线上运行着气,而气又不能凭空出现,便有了血为气之母,气血产生于水谷的气血经络理论。针刺可以“得气”,古人认为这种增加的气可沿经脉运动,直到患病的部位,是产生气流样感觉(循经感传)的原因。古人不会认为这种感觉是血的流动引起的,因为血在身上不休的流动是很容易观察到的,这种流动是不产生感觉的。因此古人没有说针刺“得血”,而说是“得气”,古人将气与血分开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 百拇医药
    第二类经络产生的另一个途径来源于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在观察大自然的同时也深刻地体察着自身生命的规律,发现人体就象一个微缩的自然,自然界有的江河湖海、大地草木在人体中都有对应,而自然界中的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在人体中也有体现,因而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人对真理的直觉认识,有些类似于欧几里得几何中“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这种通过直觉判断形成的公理,它们是无法证明的先验知识。西方科学的建立依赖先验的公理,加上实验和逻辑推理,中医理论的建立也有类似的过程。

    中医理论的一个具体先验思想就是气的存在和气的循环流注规律,这个思想隐含着流体力学的连续性原理,即液体有流入就得有流出,在一个封闭空间内,只有循环才能维持流动的持续。中医非常重视人体中的水运动,经络系统的提出就是对应于自然界的水系统,除了显见的江河湖海外,还包括看不见的地下水,如《灵枢·邪客》所说的:“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古人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循环的重要,阐述了“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的规律,这一自然过程在人体中的对应是:“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根据中医理论,胃是人体的海,饮食精微就像海之云气一样通过经络布输于全身,将称为“天道”的自然界规律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运用于人体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方法论。古人受害于干旱和洪水泛滥,兴修水利是历代君王的重要工作,古人从水利学的角度推测人体的疾病就像自然界的河道淤积而导致的干旱和洪水泛滥,需要通过疏通才能解决,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医对人体的病理认识和治疗法则,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思想基础。忽视了这一点,单纯用杀灭病菌和补充营养的思路来理解中医的治疗和保健就会将中医引入歧途。现代人在保健中多喜爱用疏通经络来解释其道理,也不是偶然的,我们实在是很难在西方医学中找到解决健康问题的钥匙。
, 百拇医药
    在天人合一等思想的指导下,古人修改了早期的纯经验知识,形成了今天所见的中医理论,这一过程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将中医的经验医学上升为可以解释各种临床现象并指导治疗的理论,使中医从经验医学上升为一种古代的科学;弊在于削弱或者掩盖了一些早期的经验,增加了一些人为的成分,比如,将经穴的数目对应365天,丢掉了一些临床有验的穴位;再有就是将可能是经验规律的经脉向心流注改为十二经循环流注,并为了经脉流注衔接的需要,取消了一些早期经验的体表联系路线,这些丢失的经验有待于文献学家和临床学家不断地挖掘与总结,予以补充和恢复。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理论是对经验规律的深层认识,是可以用来推而广之指导更多临床实践的东西。深层的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的学问,只有揭示了普适性的原理,才有可能将其运用于更多的领域,产生指导发明蒸汽机、电话等改变人类生活的能力。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诞生了伤寒、温病等指导临床的应用性理论,在指导两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屡屡获得成功,使之在各种学说的竞争之中保留下来,事实证明了中医理论的合理性。

, http://www.100md.com     气血通道涉及的两种解剖学结构——血脉与分肉

    血脉和分肉间隙具有通道的功能,可以行气血,而且它们都有细小的二、三级分支。针灸理论常用血脉中的血和分肉中的气来解释针刺的原理。

    古人在建立经络气血运行通道理论时不仅运用了推理,也对经络的解剖结构进行过一定的观察,帛书中使用的两种脉字“眽”(《阴阳》《阴阳脉死侯》和《脉法》)和“ ”(《足臂》)提示了古人对脉的本质的理解。“眽”中的“目”字旁是“月”字旁的早期写法,指肌肉系统,“ ”字《说文解字》为“水之袤流别也”,合起来就是水在肌肉之间的流动,可称为分肉体液说。“ ”字则包括了两个部分,上面是“目”,仍代表肌肉,下面是“皿”字,“皿”是“血”字的简写,指血脉,加上左边的“氵”字旁,合起来就是水液在分肉和血脉中流动,可称为分肉-血脉体液说。从认识的次序来看,分肉体液说应早于分肉-血脉体液说,由此推断,《阴阳》的成书应早于《足臂》。以“ ”为代表的分肉-血脉体液通道观是《足臂》对经脉实质认识的概括,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黄帝内经》,并作了更细致的概念分解,其中大的、循行于经脉线上的血管有时直接被称为经(之)脉,即经脉线(经)上的血脉(脉)。由于血管是“伏行于分肉之间”的,因此古人认为还存在着纵向循经的、大的分肉间隙结构,对于这一结构,《内经》常用“经之分间”、“经之分”等概念描述。血脉和分肉间隙都是中空性的结构,具有通道的功能,可以行气血,而且它们都有细小的二、三级分支,符合第二类经络的基本形态特征,这些分支对应于经络系统中的络脉和孙脉。顺便一提的是,尽管古汉字来源于象形图案,但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基本符号化了,只能对其组成部分进行有限的分解来理解其含义,不宜还原成纯粹的图像。
, 百拇医药
    古人显然已经认识到血管位于分肉之中,血管中有血的流动,分肉中也不是空而无物的,其中的可流动物质被称作“气”,主要是卫气。营气是基本的营养物质,与津液混合进入血管就变成了血液,合称营血。营血从血管流到分肉中就脱离了血的形态,变成微小不可见的水颗粒,古人描述为“如雾露之溉”的气,这种气分布于比可见的大中血管更广泛的皮肤区域和肌腠之中,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免疫功能),因此古人取名为“卫气”,它接近于人体的组织液。但古人知道卫气中仍有营养成分,张介宾在注释营卫关系时指出:“虽卫主气而在外.然亦何尝无血;营主血而在内,然亦何尝无气,故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但行于内者便谓之营,行于外者便谓之卫。”由此可见,古人对组成人体体液的血液和组织液是相当清楚的。

    针灸理论常用血脉中的血和分肉中的气来解释针刺的原理,如“刺(血)脉出血,刺分肉出气”,这一思想可追溯到《内经》之前的马王堆帛书《脉法》篇,其中有“以砭启脉”的疗法,这里的脉一般被认为是血脉,但近年来在山东烟台发现了一个祖传砭术世家中保存的砭脉法中,用尖锐的砭石刺入皮肤后排出的却不是血,而是一种黏稠的黄白色物质,对应于“以砭启脉”排出的“脓”,这种脓与气的概念更为接近,在《脉法》的开始即谈到了气与脉的关系,“气殴(也)者到下而上,从暖而去清焉…….气出(郗)与肘之脉而砭之”。事实证明,气脉和血脉是两类不同的脉,它们都是古人对经脉结构的具体认识。
, 百拇医药
    与经脉类似,络脉也存在血脉和分肉两种结构,如“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指刺络脉中的血脉,而“春者木始治,肝气始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指刺络脉的分肉。《内经》中的“会”也是一种络,有:“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和“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主要指分肉结构,即“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由于人体表浅静脉多为斜行的网状分布,容易看见,故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的说法,是指血管的络脉,有“血络”的别称,可与络脉的分肉相区别。

    古人还认识到另一类非中空(实心)的、基本循经的线性结构,古人用“筋”和“经筋”来概括,它们包括肌腱、肌束、神经(细筋)等等。这类结构如杨上善所说:“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是不能行气血的结构,与此类似的还有按十二经脉划分的十二皮部。这些结构有时也会出现循经的功能特征,如经筋病候和循经皮肤病,因此古人认为它们都是与经脉相关的,是经脉系统的附属部分。

, 百拇医药     《内经》是不同时代和不同学者对经络认识的集大成者。《内经》之后的部分著作则有独取血脉论的倾向。如《十四经发挥》中对经脉的解释为“谓之经者,以血气流行,经常不息者而言,谓之脉者,以血理分裹行体而言也”,它把“经”字理解为副词“经常地”,可能是受动脉经常搏动这一现象的影响,因此它把“脉”解释成包裹血的血管也就顺理成章了,“脉”的另一种古代写法“衇”真实地反应了这一思想。《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血理分袤行体者”,“分袤行体”指分散横斜部于身体,它与“经”为“纵行的织线”(《经络通鉴》)的本意不符,倒是与《内经》中“血脉者,在腧横居”的描述相似,由此可见,“衇”特指血管。仲景学说形成以后,药物疗法渐盛,对经脉的纵行特征的认识逐渐淡化,早期观察动脉搏动上下联系的遍体脉诊被“独取寸口脉(挠动脉)”所取代,穴位连线则代替古代经脉成为“可视化的”十四经脉图,给人们认识经络的真实含义带来了困难。, 百拇医药(张维波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