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96108
“药匣子”曹金斌和他的“百草园”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62期
     今年4月,曹金斌的“无公害仿野生丹参中药材生产方法”,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曹金斌今年49岁,从部队复员后被安置到河南省方城县工商局。但他对家乡所产的中药材情有独钟,一有空闲就到山里琢磨,被周围群众戏称为“药匣子”。2002年,他成立了裕丹参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从此开始了对中药材仿野生种植的专门探索。

    方城古称裕州,所产丹参以其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效好而闻名于世,从金代开始就被冠名“裕丹参”,以区别其他产地丹参。为把这一宝贵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曹金斌从摸清全县丹参种植资源分布情况,选育优良品种入手,跑遍了全县12个岗丘乡镇。为突破人工种植的丹参品质较差,经济效益较低的难题,曹金斌带领研究人员一年四季蹲在深山野岭,潜心观察,研究丹参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习性、繁殖特性、种群更新机制,对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季节采收的药用部分进行检测比对,从中探讨其质量优劣的奥秘。对比实验最多的年份,他的实验观测点多达178处,每年光鞋子就穿破八九双。
, 百拇医药
    从2000年开始,曹金斌又在野生中药材分布比较集中、生态环境良好、相对比较封闭的方城县杨集乡龙凤沟承包荒山10000余亩,先后投资60多万元,进行药用植物研究、抚育,并在核心区建成了占地300多亩、名为“百草园”的药用植物生态园,进行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无公害仿野生种植试验。从光、温、水控制,山坡土质、朝向、坡度选择,伴生、共生植物群落营造,单一品种种植与多个品种混种,采收时机把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实验。

    为营造近似野生丹参的生态环境,曹金斌到处寻找着可能有利于丹参生长发育、药效积累的共生植物。2001年春,他在拐河镇三岔口的一个陡坡上发现了一株比较罕见的中药材鬼见羽,喜出望外,手脚并用爬上去,一手抓着旁边的大树,一手用小镢头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了出来。正当他心满意足地双手捧着种株撤离时,脚底一滑,滚到了30多米的山沟底下。好在山坡上灌木较多,没有大碍,但四肢和脸上还是有多处被剐破蹭破,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他顾不得这些,赶紧把这株来之不易的鬼见羽栽到了百草园中。后来的试验证明,这一次努力没有白费,鬼见羽还真是适宜和丹参共生的药用植物。
, 百拇医药
    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曹金斌的“百草园”已初具规模,园内的中药材由原来的30多种增加到300多种,成为河南省最丰富的中药材种植资源库,并被河南农业大学和郑州大学药学院确定为教学科研基地。曹金斌和他的合作者们也最终探索出了一套系统的丹参无公害仿野生生产新方法,并申报了国家专利。

    据河南农业大学等权威科研部门化验结果证明,采用无公害仿野生方法种植的丹参,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为0.71%,丹酚酸B含量为11%,分别是一般野生丹参含量的近2倍。4月份,曹金斌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的“发明专利证书”,这也是河南省在中药材仿野生栽培领域获得的首项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曹金斌的丹参无公害仿野生生产新方法已推广近万亩。方城县袁庄村农民杨富贵就是这一技术的受益者。他说:“曹老师的丹参种植新方法就是好,让我每亩增加收入1400元!”去年他种植了30亩丹参,每亩效益突破了3500元。

    曹金斌说,他筹建“百草园”进行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并把研究成果申报成国家发明专利,只是想借此进一步扩大“裕丹参”在中药材界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有识之士参与其中,为振兴中医药产业和家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作为第一专利权人,他与合作者们已经达成共识,要把这项国家发明专利无偿传授给方城县的广大药农。

    曹金斌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广州和郑州的两家公司已投资7000万元,成立了南阳裕丹参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他合作开发方城丹参资源。在他的主持下,该公司裕丹参深加工厂扩建项目已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今年9月即可投产。项目投产后可年产保健品、功能型饮料、化妆品1000吨,丹参饮片10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可达亿元以上。方城县境内适合推广这种无公害仿野生丹参种植新技术的山岗坡地有50多万亩,如果全部得以普及利用的话,将会每年为方城县带来数亿元的收入。

    曹金斌,这位朴实、憨厚、执著的中年汉子,正在通过他的新发明,让裕丹参产业成为一项富县富民的“金产业”。(李超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