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大黄
编号:11795716
煎煮不当 大黄不泻反秘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72期
     邻居小张近几天总感到大便干燥、不通畅,接诊的老中医仔细摸脉之后给他开了4剂中药,说保证服后必好。可小张喝下4剂汤药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有加重之势。老中医解释,不是药不对证,而是小张对中药大黄煎煮不当造成的。

    大黄又名将军、锦纹、川军、熟军等,是常用中药之一,早在公元前2千多年已开始使用,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古今名医对大黄都有精深的研究。大黄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是中医常用的清热泻火、导滞通便药物,对肠胃积热或其他实证所引起的便秘有非常好的疗效。但是,要想使大黄入煎剂,达到理想的通便效果,要掌握科学的煎煮方法。

    大黄在煎汤药时要后下,一般在其他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放入大黄。研究表明,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是蒽甙,易溶于水,如果煎的时间过久,蒽甙类物质多数被破坏,而大黄中所含的收敛止泻成分——鞣质便会溶出,不但丧失泻下作用,反而会引起便秘。小张在煎药时,将大黄和其他几味药一同煮了40多分钟,所以不但不能通便,反而使便秘加重。

    此外,若想使大黄通便的作用和缓一些,可用酒炒或酒蒸后再煎煮;若用于泻火解毒、活血化瘀、利胆退黄,和其他药物一起入锅煎煮即可。(朱闻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