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药学版 > 基础研究
编号:11806167
何必惟SCI是从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2009.09.22
     □文武

    SCI(科学引文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生命科学及医药学等占据较大比例。对SCI的权威性我们并不怀疑,但如果过度依赖、崇拜和迷信,则会适得其反。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在其博客中发表了《提醒年轻人:何时SCI害你?》和《“杂志拜物教”:何时发Cell、Nature、Science论文害你》两篇博文,直陈中国目前过分强调杂志、强调引用数,而不强调内容的弊害。

    当前,不少科研人员甚至是教授、学者被SCI狂热症遮挡了双眼,做出了许多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最近一个时期,“论文事件”频繁发生,对SCI的讨论也被推向了风口浪尖——3月,云南中医学院院长被指论文抄袭,浙大副教授论文造假;4月,上海大学博导因论文抄袭被撤行政职务;5月,东北财经大学发生硕士论文抄袭事件;6月,辽宁大学副校长发表文章被指抄袭;7月16日《成都商报》报道,西南交大一副校长因抄袭论文被取消博士学位。在类似的这些“论文事件”中,有的是为了骗取国家的科研经费,有的是为了晋升更高的技术职务,便不择手段地采取抄袭、剽窃、拼凑、造假等办法,将“学术论文”拿到SCI杂志上发表。

    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许多单位惟SCI是从!SCI成了一顶耀眼的光环,只要发了SCI论文,就可以优先晋升职称,就可以优先升迁职务,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福利,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表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么多好处的诱惑下,便出现了干事业不如发论文的奇怪现象,也就有无畏者铤而走险地做起造假、抄袭、剽窃、买卖论文的勾当。有人对此戏称为“凭论文拿工资”、“一纸论文定前程”。

    其实,SCI的权威性并不是绝对的,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引用行为动机的复杂性,使SCI的引用率统计数字不能绝对可靠;漏引现象的存在,也影响引文统计的准确性;引用率在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不可比性;某些论文获得较高引用率在时间上的特殊性,也使引用率统计结果不尽准确 ;仅仅依据引用率一项指标,不能说明真实情况,也难以令人信服;因文献收录不全而导致较大的漏检率,也会限制SCI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允性; SCI对多作者合作论文的荣誉归属方式,不利于实施科研合作;使用“SCI标准”,不适合于评价应用研究成果等等。因此,过分强调“SCI标准”对科学发展可能导致负面影响,我们大可不必惟SCI是从,将其奉若神明,并作为对学术水平评价的惟一标准。饶毅教授在博文中指出:“只有偷懒或者不懂装懂的人,才用SCI来评价人。”惟SCI是从,不但会导致学术腐败,更是对学术精英的扼杀。现在已经到了给SCI狂热症降温的时候了。可喜的是,一些地方和单位也正在试图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在评定职称时,不再单一考察发表论文情况,而是采取面试、答辩与评审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以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和质量,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