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破伤风
编号:13397433
破伤风的临床诊治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24日 医药卫生报
     □冯秀岭

    破伤风是指伤后感染破伤风杆菌,由该菌产生的痉挛毒素经血循环到达并结合于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的运动神经核,引起以全身肌肉紧张及阵发性痉挛性抽搐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破伤风早期表现为呛咳、张口困难、四肢酸困无力、颈项强直。该病病情进展快,患者会相继出现全身肌张力增高和持续性痉挛伴阵发性抽搐。潜伏期越短病情可能越重,身体越强壮症状也可能越重。因破伤风杆菌多存在于泥土中,为厌氧菌,故伤口深小及发生于肢体远端者,破伤风杆菌更易生长。

    此病在农村发病率高,总体呈散发趋势,但以农忙季节为发病高峰期。因痉挛毒素一旦与神经结合,经15~20天的自然解离,临床症状体征即逐渐减轻消失,故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可完全治愈性疾病),一旦发病需经过15~20天的自然病程。由于破伤风发病率低,呈现散发,一般综合医院的医师很少接诊此病患者,不少人对此病认识不足。加之该病潜伏期长、伤口较小,发病早期往往诊断不清,易误诊为脑膜炎、癫痫等神经内科疾病,致使病人转诊多家医院而延误病情。重症病人可因抽搐窒息、痰堵窒息及后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死亡。
, 百拇医药
    该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需要以镇静解痉为主的一系列综合支持治疗。治疗中,要注意伤口处理及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若伤口未愈合则按感染伤口清创换药。由于破伤风杆菌成活多在伤后早期,毒素产生在早期,因此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预防有特效,但治疗意义不大。病人的病情不因应用此药使病情减轻或病程缩短。一旦发病,毒素已与神经结合,须待自然解离。主要治疗措施是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声光及减少各种刺激,镇静解痉、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支持疗法采用鼻饲肠内营养;重症病人须中心静脉肠外营养以维持各脏器生理功能,并应注意防范各种并发症。

    通过总结多年临床救治经验,我们制定了一整套治疗措施。对于常规镇静解痉治疗,破伤风病人所用镇静药物用量较大,甚至可达到麻醉镇静用量。实际应该采用个体化方案,视不同病人的病情、同一个病人所处的病程阶段及临床效果,以控制抽搐为标准来决定单次用量与用药间隔时间。随着用药时间延长,会有耐药用量递增现象的发生。为防止耐药、单用药效果不佳和毒性作用大等副作用的发生,可以联合镇静药应用,如地西泮、水合氯醛、咪达唑仑、冬眠合剂等。重症病人排除自身内在刺激。为防止任何外界刺激诱发抽搐,可将病人镇静在嗜睡或浅昏迷状态。但为防抑制呼吸及咳嗽反射减弱致痰堵肺部感染,做好给予气管切开准备。
, 百拇医药
    在治疗过程中,强化呼吸道管理很重要。重症病人可行预防性、治疗性及急救气管切开。气管切开适应症:一、病情重,反复出现持续痉挛性抽搐甚或窒息;二、痰多且排除困难,或已有肺部感染;三、须镇静较长时间,病人处于嗜睡或浅昏迷状态,为保证呼吸畅通,便于排痰;四、为防止应用较强镇静药物引起的抑制呼吸;五、需使用肌松剂控制重症抽搐时,要及时建立有创通气。

    近年来,对气管切开后常规镇静解痉治疗仍无法控制抽搐的极重症病人,我们大胆采用肌松剂加麻醉镇静、镇疼,辅以气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人的抽搐窒息、痰堵窒息。同时,应加强患者全身的综合支持疗法,防范并发症。

    经一系列治疗,多数患者可安全度过15~20天危险期,待破伤风痉挛毒素自然解离排出体外,患者可转危为安、得以治愈,抢救成功率达96%以上。

    冯秀岭: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病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州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进修一年;从事普外科、 感染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肝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结核病外科的临床诊治及全省重症破伤风病人的临床救治;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5余篇。坐诊时间:每周二、四、六上午 联系电话:0371-6168828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