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829775
中医药院校加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219期
     编者按:近年来,长春中医药大学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有利契机,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为原则,以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为主线,以打造和谐校园为目标,统筹规划校园建设,实施了众多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探索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思路、做法,积累了经验,为中医药院校发挥专业和学科优势、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医药院校理应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主力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进行文化建设的实践

    1.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东方智慧,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创新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空前广泛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自主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创新和自身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战略地位,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活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 百拇医药
    2.中医药文化全球传播步伐明显加快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在世界上特有的文化形态,是21世纪生命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增长点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蕴含着先进的保健、养生、生态医学等理念,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治疗手段、评价体系,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目前,中医药文化正日益走向国际,成为全人类健康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未来的一段时间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3.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特色与规律把握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理应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重要举措的出台,为中医药院校更好地整合资源,挖掘优势,开展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 http://www.100md.com
    长春中医药大学进行文化建设的实践

    几年来,长春中医药大学坚持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繁荣中医药文化为重点,不断加强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中医药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高,成为了促进学校发展建设的新动力。

    1.文化环境建设

    塑造大学精神 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长春中医药大学形成了“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集中体现了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启古纳今”体现了中医药事业“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发展思路;“厚德精术”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的统一,体现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统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理顺机制,完善措施,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使之成为影响和塑造师生道德规范、行为态度的主导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具有长春中医药大学办学特点的大学精神,不断彰显导向规范、精神激励、群体凝聚与社会辐射等功能,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建设。
, 百拇医药
    打造特色校园 在校园总体规划中,遵循“启古纳今”、“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挖掘中医药传统文化精髓,体现阴阳五行等中医学术思想,注重吸纳现代文明元素,努力实现以“龙腾鱼跃,九九归一”为主题的校园“龙脉图”规划。依据中医药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科研、医疗、生活等需要,注重功能整合、联系紧凑、方便适用,对校园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在整体布局上,建设了特色建筑群或单体建筑,以空间形象视觉传达的方式,表征建筑所折射出的学校的办学理念、道德观念、传统精神,校风、学风等深层次的大学精神,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使校园成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生动教科书。

    秉承传统文化理念 在对整个校园不同建筑群功能加以分区的基础上,对由建筑围合的道路、回廊、广场、亭台、楼宇、廊柱,园林绿化等进行规划,不断丰富和拓展各空间的文化功能。实施文化“上墙”,悬挂历代名老中医像、中医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药主题字画;设立中医药文化石、励志石、历代名医雕塑等,并依各空间的功能与风格的不同,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加以命名和标识,寓教于景,使之成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传承优良的医德医风、培育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
, 百拇医药
    2.文化阵地建设

    四象城(图书馆)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四象,喻指独具特色的“四象医学”,体现了中医取类比象、思外揣内的学术思想。“四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即为天地未开、阴阳混沌的状态;两仪即指太极中的阴阳;四象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图书馆建筑风格恢弘大气,极具现代气息和时代特征,是中医药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揽月楼(中医药与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暨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不断提升中医药科技研发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省校合作共建的方式,建立了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注重突出吉林人参的地域特色,组织专家、教师开展人参文化相关课题研究,著书立说,深挖人参文化的内涵。本着“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思路,不断发挥研发中心科技研发的平台优势,优化资源,开展校校间、校企间的强强联合,承担开展国家“863”、“973”、自然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目前已发展为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和科技孵化基地。
, 百拇医药
    医院文化大观园(附属医院) 结合附属医院公众流动性大,服务性强、服务直接,文化传播快、传播广等特点,开辟专门空间,建立“中医文化大观园”,开设名医馆、中医文化长廊,传播中医药知识,展示中医药文化所蕴藏的丰富的健康、养生、保健等理念,传承和发扬名医、名家高尚的医德医风。将医德医风作为医院文化的核心,不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道德规范、价值追求、工作态度等精神文化的塑造。

    五行宫(康复保健中心)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按照中医五行学说,五行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五色青、赤、黄、白、黑,对应五味酸、苦、甘、辛、咸。长春中医药大学根据五行的代表方位和生克制化的关系,分别将五座风格各异的建筑命名为“木宫”、“火宫”、“土宫”、“金宫”、“水宫”,赋予了推拿、药膳、保健养生、针灸、药浴等功能,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内涵。依托专业、学科特色优势,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与“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建设以天鹅湾自然生态圈景观为主体的“五行五宫”与“针苑八景”健康文化人文景观。面向社会不同群体提供健康体检、亚健康调理、生活方式治疗、疾病治疗、就医指导等的健康服务中心,又能与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和提高有机结合,传播中医药保健养生文化理念,满足大众中医药保健需求。
, 百拇医药
    七星百草园(长白山药用植物园) 依据长白山药材种类,广泛种植适合北方生长的药用植物,打造成长白山药用植物微缩景观,开展药植栽培、药材鉴定。百草园以药物功效分区,呈北斗七星形状分布排列,故命名为“七星百草园”。与融中医药教学、科普及人文景观的“北斗七星”石等为一体,发展成为集中展示吉林省中药资源,北药基地及学校对外开展中医药文化交流的窗口,成为中药学类专业及其他专业中药学课程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为中医药科普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金谷轩(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 充分整合长春中医药大学原有医史馆、中药标本馆、人体科学馆等项目,新增加校史馆、科技成果展等内容,围绕文化建设的主题,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综合展馆,全方位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人物、掌故、事迹、资料、文献、图片、模型以及有地域特色的东北满、蒙、朝等少数民族医药文化。

    3.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

    开展中医药保健体育活动 长春中医药大学有着开展中医药保健体育活动的优势和传统,在历次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上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并成功承办了第八届全国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获得了同行及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太极拳、大雁气功等中医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优势,积极推广全校性特色体育项目,注重将中医药保健体育活动向社会推广,探索形成了中医药文化品牌的社会辐射模式,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 http://www.100md.com
    开展中医药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具有浓厚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读书文化节”、“中医药之星”评选等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开展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便于校内外学生和公众共同参加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和公益活动,实现了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开展中医药公众服务活动 组织开展中医药知识与文化科普讲座、健身方法演示、医疗义诊等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挥附属医院重点专科、学科和名老中医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走进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开展中医药志愿服务活动和科技普及工作,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走近了公众,贴近了生活,大大提高了公众认识、理解和接受中医药文化的水平,丰富了公众的精神生活。

    4.紧抓名医学术传承工作,深化人才队伍建设

    长春中医药大学现有以“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德高望重的中医药大师,学校以“国医大师”等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以培养和打造百位名医名师为目标,注重理顺机制,建立和健全名医、名科、名师、名院的遴选和培育机制,抓好培养、使用、引进环节,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搭建平台,评选终身教授,建立名医工作室、名师研究室,传承名医名师的学术道德和治学精神。鼓励推荐名医、名师深入社区、农村,传播中医药文化,扩大了中医药文化在公众中的影响力。
, http://www.100md.com
    深入推进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1.进一步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律

    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其内在的规律,是中医药院校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将其融入学校发展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要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以实现文化建设项目的融合与提升。同时,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目标考核评估体系,对项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进行动态考核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系统中的各要素、各项目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文化建设发展的整体模式。

    2.进一步创新中医药文化载体

    在总体规划、校园景观、建筑风格上,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对外窗口上,要开辟网上中医药文化阵地,建设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性的中医药文化门户网站,开设文化长廊、文化典藏、杏林春晓、文化论坛、教育在线等栏目。在营造文化氛围上,要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面向公众普及中医药文化,提供文化服务,开展深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在传播媒介上,要注意发挥校园原有杂志、报纸、板报、橱窗等文化阵地的作用,深化中医药文化内涵。
, http://www.100md.com
    3.进一步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队伍

    首先,全校师生员工都是中医药文化的承载者,要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武装全校师生员工,使他们成为宣传中医药文化的使者,走到哪里就把中医药文化传播到哪里。

    其次,建设中医药文化研究队伍,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以中医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专业的研究,形成文化学术成果。

    再次,建立一支中医药文化宣讲队伍。以专家为主,运用大众能接受的语言,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扩大学校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

    4.进一步探索面向社会的校园文化开放措施

    积极发挥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向公众展示中医药文化景观。同时,将中医药博物馆、七星百草园等中医药文化集中展示区,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成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在提高学校社会声誉的基础上,还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百拇医药(王之虹 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