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金融体系: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根本途径(1)
摘要:一个健康、完善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保障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资金供给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112-04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与此同时占全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增长的好处无法为我国大多数农村人口所分享,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其中融资难成为妨碍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健康的金融体系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根本途径。
, http://www.100md.com
一、正确认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萎缩,难以提供有效的资金供给
农业是风险较大的弱势产业,市场需求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商业银行虽在农村设点吸收存款,但对农村的信贷投放极少,国有商业银行已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大量的存款资金以贷款的方式转移到城市。
一是政策支农功能弱化。1979年,我国农业银行恢复,在近30年的金融改革当中,农村基本上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邮政金融、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原来作为农村金融主渠道的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支农功能弱化,其实行总分行制,省以下分支机构的缺位使得它的资产运营目标难以得到自上而下的贯彻,不得不将大量业务委托农业银行代理,一方面农业银行的营利性特征让它有足够的动力来挪用这部分资金甚至直接占为己有;另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过分局限于粮棉收购,对于亟待政策资金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乎漠视。
, 百拇医药
二是农业银行按照机构改革的要求和效益原则,正逐步走向商业化经营,业务重点逐步向大中城市转移,通过大量拆并县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向现代银行演变,大大削弱了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农村金融主体的缺失,直接在原有金融体系中打开缺口,造成商业性金融机构部分产生供给空白。
三是农村信用社成为支农主力军。近年来,除粮棉油等政策性收购业务放款由农发行承担外,农村的金融供给实际上由农村信用社在唱“独角戏”,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局面。农村信用社几乎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组织,但其经营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限制,缺乏改革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再加上历史包袱沉重,实力薄弱,金融支持滞后,银行贷款增速不大,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产品单一、服务质量较差,所以其信贷资金总量不能满足“三农”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
(二)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落后,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农村金融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 http://www.100md.com
长期以来在农村服务的各金融机构只办理单纯的存款、贷款业务,县及县以下能够提供除存、贷、汇以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网点不足20%,绝大部分的行政村不能提供基本贷款业务。邮政储蓄机构只办理存款业务。农村信用社基本上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贷款业务又仅以联保及小额贷款为主,农民消费及个体工商业贷款基本为空白,且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一致,贷款利率过高。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日益强调以利润为核心,商业化改革直接影响到其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农业银行对农业服务的功能较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受限
一是近十多年来,小额贷款公司已在全国多个地区成立并服务于农村金融,逐步得到认可和重视,但是由于观念上存在着误区,小额贷款往往被当成一项扶贫措施,将贷款对象仅限于贫困户,造成资金来源非常有限。
二是全国农村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资金也有不同的需求标准,因此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标准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 百拇医药
三是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开展还直接受到人才的约束。其从业人员既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相应的农业知识。而资金的匮乏必然导致人才的匮乏,大多数人员没有金融专业知识和具体操作经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显然从正规金融机构挖人才不太可能。
此外,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是崭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规章制度可以借鉴,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小额贷款公司也可能爆发贷款和人员风险,甚至导致破产。
(四)我国的民间融资排斥在体制之外,一直没有合法地位
近年来,农村生产资金需求日趋旺盛。在农村信用社不能全面满足农民资金需求,农民又无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就成了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求的有效补充,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数据,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民间金融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沿海发达地区非常活跃,民间资金相当充裕,流动量惊人,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地下金融市场,且以多种形式为依托,主要形式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合会、私人钱庄、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非政府小额信贷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等合会。对于不少地区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而言,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民间金融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起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 百拇医药
但是,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具有较大金融风险;二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高利贷运营提高了资金使用者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其市场竞争能力,可能会加剧经济落后地区的贫困;三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缺乏法人主体,组织制度不规范,在责任承担上难以保证。民间借贷作为农村资金需求的一种补充,亟待进一步引导和规范。
(五)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发挥有限
由于政策性支持农村的贷款风险补偿、分担和转移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对农村贷款进行贴息、补贴、税收减免、税收返还等杠杆机制,农村担保机制不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商业性农业保险连年萎缩,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农业发展银行融资机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导致其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有限。另外,农发行不吸收公众储蓄,自身资金融通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发行实际上仅是单纯的粮棉收购贷款银行,业务仅限于支持粮棉流通,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另外,一些政策性扶贫贴息贷款也难以落实到位。
(六)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 http://www.100md.com(王毅冰)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资金供给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112-04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与此同时占全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增长的好处无法为我国大多数农村人口所分享,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其中融资难成为妨碍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健康的金融体系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根本途径。
, http://www.100md.com
一、正确认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萎缩,难以提供有效的资金供给
农业是风险较大的弱势产业,市场需求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商业银行虽在农村设点吸收存款,但对农村的信贷投放极少,国有商业银行已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大量的存款资金以贷款的方式转移到城市。
一是政策支农功能弱化。1979年,我国农业银行恢复,在近30年的金融改革当中,农村基本上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邮政金融、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原来作为农村金融主渠道的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支农功能弱化,其实行总分行制,省以下分支机构的缺位使得它的资产运营目标难以得到自上而下的贯彻,不得不将大量业务委托农业银行代理,一方面农业银行的营利性特征让它有足够的动力来挪用这部分资金甚至直接占为己有;另一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过分局限于粮棉收购,对于亟待政策资金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乎漠视。
, 百拇医药
二是农业银行按照机构改革的要求和效益原则,正逐步走向商业化经营,业务重点逐步向大中城市转移,通过大量拆并县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向现代银行演变,大大削弱了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农村金融主体的缺失,直接在原有金融体系中打开缺口,造成商业性金融机构部分产生供给空白。
三是农村信用社成为支农主力军。近年来,除粮棉油等政策性收购业务放款由农发行承担外,农村的金融供给实际上由农村信用社在唱“独角戏”,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局面。农村信用社几乎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组织,但其经营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限制,缺乏改革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再加上历史包袱沉重,实力薄弱,金融支持滞后,银行贷款增速不大,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产品单一、服务质量较差,所以其信贷资金总量不能满足“三农”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
(二)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手段落后,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农村金融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 http://www.100md.com
长期以来在农村服务的各金融机构只办理单纯的存款、贷款业务,县及县以下能够提供除存、贷、汇以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网点不足20%,绝大部分的行政村不能提供基本贷款业务。邮政储蓄机构只办理存款业务。农村信用社基本上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贷款业务又仅以联保及小额贷款为主,农民消费及个体工商业贷款基本为空白,且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一致,贷款利率过高。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日益强调以利润为核心,商业化改革直接影响到其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农业银行对农业服务的功能较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受限
一是近十多年来,小额贷款公司已在全国多个地区成立并服务于农村金融,逐步得到认可和重视,但是由于观念上存在着误区,小额贷款往往被当成一项扶贫措施,将贷款对象仅限于贫困户,造成资金来源非常有限。
二是全国农村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资金也有不同的需求标准,因此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标准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 百拇医药
三是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开展还直接受到人才的约束。其从业人员既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相应的农业知识。而资金的匮乏必然导致人才的匮乏,大多数人员没有金融专业知识和具体操作经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显然从正规金融机构挖人才不太可能。
此外,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是崭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规章制度可以借鉴,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小额贷款公司也可能爆发贷款和人员风险,甚至导致破产。
(四)我国的民间融资排斥在体制之外,一直没有合法地位
近年来,农村生产资金需求日趋旺盛。在农村信用社不能全面满足农民资金需求,农民又无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就成了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求的有效补充,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数据,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民间金融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沿海发达地区非常活跃,民间资金相当充裕,流动量惊人,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地下金融市场,且以多种形式为依托,主要形式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合会、私人钱庄、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非政府小额信贷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等合会。对于不少地区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而言,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民间金融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起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 百拇医药
但是,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具有较大金融风险;二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高利贷运营提高了资金使用者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其市场竞争能力,可能会加剧经济落后地区的贫困;三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缺乏法人主体,组织制度不规范,在责任承担上难以保证。民间借贷作为农村资金需求的一种补充,亟待进一步引导和规范。
(五)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发挥有限
由于政策性支持农村的贷款风险补偿、分担和转移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对农村贷款进行贴息、补贴、税收减免、税收返还等杠杆机制,农村担保机制不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商业性农业保险连年萎缩,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农业发展银行融资机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导致其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有限。另外,农发行不吸收公众储蓄,自身资金融通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发行实际上仅是单纯的粮棉收购贷款银行,业务仅限于支持粮棉流通,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另外,一些政策性扶贫贴息贷款也难以落实到位。
(六)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 http://www.100md.com(王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