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95278
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烹调知识·原创》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历代帝王把他尊为“圣人”,捧到天上,那就完全神化了。其实,孔子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他也有本能需要,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吃饭,也讲究美食。虽然他没有对饮食问题发表过专题论述,但是他的饮食观仍然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他最早提出了关于饮食卫生、饮食礼仪等内容,为中国烹饪观念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已达到了较高的烹饪技术水平。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名言见于儒家经典《礼记》的《礼运》篇,孔子非常信奉这一观点。孔子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务实主义者,他肯定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肯定饮食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应当予以重视。他深知吃喝和两性生活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于这种人生最大的欲望,应该毫不含糊地承认。但他不认为饮食是人生的惟一目的,认为精神上的追求有时候比饮食更重要、更富有意义。

    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从“仁爱”的原则出发的。所谓“仁”,有“爱亲”和“爱人”双重含义。《论语•学而》载孔子学生有子(姓有,名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欤!”意思是说,孝悌可是仁的根本啊!孔子本人也曾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其意思是说,君子如果厚待自己的亲族,老百姓就会按仁的要求来行动了。可见这种仁的深层心理基础是血缘的亲子之爱。

    孔子不仅释“仁”为“爱亲”,又引申“仁”为“爱人”。《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