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信息
编号:11872402
好中医不打神秘招牌(热评中医3篇)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日 《生命时报》 2010.03.02
     好中医不打神秘招牌(热评中医1)

    开栏的话:近年来,现代医学迅猛发展,中医的步子则相对缓慢,而社会上打着中医旗号的各种商品大有泛滥之势,引发人们的热议。中医到底是什么,中医发展路在何方?从本期开始,“热论中医”栏目将邀请名家与您共同思考。

    社会上某些中医药产品的宣传中,“祖传秘方”、“宫廷秘方”等噱头很打眼。在老百姓眼中,神秘感成了中医的招牌。中医的神秘很大程度上与其历史悠久有关。

    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目前我们沿用的中医基本理论,大多出自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直到今天,中医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依然是“望、闻、问、切”,即通过医者的感官来收集资料,诊断疾病。如今,中医开的药方依旧以古方为基础,这充分说明中医强调继承的特点。

    中医理论虽然历经数千年,但并不陈旧。现代医学发展的三大主要方向可概括为“3P”,即可预测、可预防和强调个体化治疗。可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已经出现,就是主张提前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疾病,并且强调“治未病”比“治已病”的难度要大得多。早在东汉,名医张仲景已经在《伤寒论》、《杂病论》中提出了完整的个体化治疗理论,即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施治,此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所以说,中医理论虽然古老,其中却蕴含着很多超前理念。
, http://www.100md.com
    今天的中医药学不是简单地“吃老本”。无论从治疗的范围、深度、水平,我们已经远远超过古人。另外我们对中医理论的系统化整理,也是超越古人的。

    很多人认为中医神秘,还与中医的方法学有关。现代医学是从人的形态结构入手,借助现代分析、分离、鉴别设备,很直观。中医则不同,它不是从人的形态结构入手,而是从整体入手,所以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黑箱理论”,药进入人体后哪个成分起了什么作用,扎一针为啥病就好了,都说不清。

    中医之所以说不清,关键在于中医囊括的信息量太大,要阐述清楚,现在的科学还达不到。所以,与其说中医神秘,不如说它前瞻、复杂。

    真正的中医,并不故弄玄虚。“神秘”的光环,恰恰反映出人们对于中医加快发展步伐的呼唤;而去掉这些光环,也正是我们现代中医研究者的使命。▲

    (本报记者张彤整理)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 刘保延)
, 百拇医药
    

    没有无毒的药(热论中医2)

    近年来,中药的“毒副作用”问题成了中西医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人认为,中医药毒副作用小,市场上的一些中药也常以“无毒副作用”作为卖点;而某些西医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大,媒体上对于中药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屡见报端。看起来截然相反的意见,到底谁有道理呢?

    首先强调,“是药三分毒”是中医的理论。古人对于中药的毒性问题就已经非常重视。几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已经将药品根据毒性分为上、中、下三档次,强调中药的正确使用,让毒为医所用,而避免其对身体的伤害。

    众所周知,中药汤剂很少用单味药,一般来说每个方子都由多种中药配伍使用,每种中成药也是由多种药材制作而成的。中药之所以要多味药搭配使用,讲究“君臣佐使”,目的就是为了让各种药物相互制衡,来避免毒副作用。所以说,只要正确使用,中药的毒副作用是比较小的。
, http://www.100md.com
    严格地讲,单论每一味药,都有毒性。但只要正确地按照中医的方法去运用,毒性是可以控制的。医生会先根据病情开出配伍处方,药师需严格照方抓药,患者则需要按正确方法煎煮,这样是不会出问题的。假如这其中有任何一步不得当,往往事与愿违。就拿人参来说,虽是“大补之药”,但如果胡乱使用,结果肯定伤身。

    应该承认,目前的中药市场比较混乱,尤其是药材的品种问题较多。同一科的草药虽然同名,药理上却是不同的。近年西医对于中药材马兜铃的肾毒性强调较多,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即引发肾毒性的马兜铃品种张冠李戴了。可见,中药材的使用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现在大量药材的流通几乎和农产品一样,出现在农贸市场上,很容易成为管理的盲区。

    原来的中药多是汤剂,现在的中药制剂有了注射剂型。近年像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引起的不良作用很受关注。但要注意的是,中药注射液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已经成了专性的药物。由于是静脉用药,其中的致敏原、污染都有可能引发毒副作用。另外,药物缺乏配伍,没有相互制约,已经是西药化的中药,也是导致毒副作用的原因。除了生产质量问题,临床上处方是否得当也需要考虑。
, 百拇医药
    与对“中药毒副作用”心存恐惧相反,有些人认为中药没有一点毒副作用,盲目迷信崇拜,因此滥用中药。有的人甚至把中药当作保健品长期吃,这也是大错特错的。可见,认识“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需要多方理解、深刻领悟。中药,唯有正确使用,才能减少毒副作用。事实上,这一点适用于中药,对西药更是如此。▲

    (本报记者张彤整理)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 刘保延)

    

    中医治“病的人”,西医治“人的病”(热论中医3)

    当今世界,存在着多种医药学,就学科的完善性、应用的广泛性和实践的有效性而言,突出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对中医药学的优劣势的认识和表述,客观上,人们往往是将其与西医药学在进行对比。
, http://www.100md.com
    四种表述,误导中医药发展

    说到中医药学的优劣势,突出有以下几种表述:第一,“对中医药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孤立而言,此说法并不错,因为中医药学确实存在精华和糟粕,即优势和劣势。问题在于,对西医药学却无同样表述,似乎西医药学全是精华而无糟粕,全是优势没有劣势。事实不然,仅就药物而言,西药的不良反应已成既治病又致病的突出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西药不断有被淘汰的药物,被淘汰药物及用药致病致死,总不能视作精华或优势吧。

    第二,“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此说存在多时,且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中医药学的科研。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医药科学,必须明确“库房”与科学绝不等同。视中医药学为宝库,对中医药学的研究就是挖宝,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如此“宝库说”,不仅难以体现中医药学的优势,更回避了西医药学的劣势。

    第三,“西医看病不去根,毒性大;中医看病去根,毒性小。”这是一般老百姓的感受,只能说可以理解,但并没有完全反映出中、西医药学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 http://www.100md.com
    第四,中医药的优势在于“简便验廉”。一般人重视中医药的原因就在于此。但“简便验廉”一说,实际是将中医药学只视作一般民间医药,即草医草药,没有反映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并重的现实。

    以上表述,均难以描述中、西医药学总体和本质的优劣势,尤其是突出回避了西医药学的劣势存在。回避西医药学的劣势,不管如何强调中医药学的优势,恐怕都难以真正发挥中医药学的优势作用。

    从感性到理性

    对中、西医药学的对比、认识,笔者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大学学习西药学期间,笔者因病去医院就诊。候诊时注意到,中医科医师总体的气色比其他科医师好。我想,作为一名医师,对自己身体健康都没有好办法,诊治病人难免要打折扣。既然对自身健康有办法,说明中医药学可能有道理。故自那时起自学中医药学。通过学习,我深感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后来恰巧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招收中药化学研究生,考取后就走上了中药现代科学研究之路。
, http://www.100md.com
    认识一门科学的优劣势,应从其知识构成出发。中医药学是以宏观知识为主体构成的知识体系,其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是以微观知识为主体构成的知识体系,其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宏观。体现在实践中,在对待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中,中医药学是准确性好,精确性差;西医药学是精确性好,准确性差。

    “病的人”与“人的病”

    鉴于现代人知识结构的主体为微观知识,与西医药学知识相吻合,故现代人更相信西医药学的优势,不易认识西医药学的劣势和中医药学的优势。举两个例子。其一,关于持续高热的诊治,西医临床上见到此类情况,往往请中医会诊。本人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查阅收集了一批此类病历。此种病人,基本上使用了多种抗生素而无效。中医师按照中医药学诊治后,效果均佳。原因在于,中医师认为,此类病人虽然体温高,实属假热真寒证,应当用甘温去大热的方法治疗,即停用抗生素,而用温补药。客观讲,体温40摄氏度的人,有人属于实热证,有人属于假热真寒证。不同状况的人,不能一律用抗生素来治疗。可见,西医药学精而不准的劣势。其二,“板蓝根,抗病毒,治感冒”,这是电视上播的广告。板蓝根抗病毒是动物实验的结果,又有部分感冒患者得以治愈为依据,但是否板蓝根能治疗所有感冒患者,则是另一回事。中医药学把感冒患者至少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一种药很难适用于两类身体状况。这里,医师已将中成药板蓝根当做西药使用。这也是西药使用时不良反应难以避免的主要原因,也体现了西医药学的劣势和中医药学的优势。
, 百拇医药
    医学发展的方向在哪里?防治疾病,人们总是期望有效但不伤害健康,这就要求准确性和精确性共存。总的来说,有两个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诊治病的人放第一位,故不伤人而准确;西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人的病放第一位,允许伤人而不准确。“病的人”与“人的病”,三个字顺序不同,内涵大异,最终还是以人为本为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保持优势,克服劣势,最后发展为准确性和精确性并举的医药学,实现中西医药学的统一。▲

    (作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原理论研究室主任) (岳凤先)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