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884307
广受推崇的止咳名方——金沸草散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6日 《中国医药报》 2010.04.06
     □杨桢 高琳

    金沸草散最早见于宋代王衮的《博济方》,由荆芥穗、旋覆花、麻黄(去节)、炙甘草、半夏(姜汁略浸)、赤芍药、前胡、生姜、大枣组成,功用为祛风散寒、降气消痰,主治伤风咳嗽,症见咳嗽、鼻塞、声重。

    本方所治的外感风寒表证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证型。本方证的特殊之处在于,除最常见的恶寒发热外,它是以暴咳剧咳、痰多壅盛、鼻塞声重为突出特点。其病机是猝感风寒,寒邪侵袭肌表,卫气失常,故恶寒发热;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肌表受邪,则肺气不利;邪气上壅口鼻,故鼻塞声重;内遏肺气,肺气宣降失常,则气逆而上焦水道不通,故咳逆频作,痰涎内阻,不能消弭。故本方立法以祛风散寒、降气消痰为主。

    本方主药金沸草即旋覆花,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认为它可降气破结。后世对其功效的认识不断扩大,认为旋覆花消痰逐水、泄降之力颇佳,能破结气,除痰饮凌心之惊悸。《名医别录》中就有旋覆花“消胸上痰结,唾中胶漆,心胁痰水”的明确记载。方中配伍前胡,降气化痰,相使为用,以加强疗效;半夏燥湿化痰,能降胸膈之逆气而止咳喘;配合麻黄、荆芥发散表寒,宣肺止咳平喘;佐用赤芍,敛肺益阴,用以收阴气,敛逆气,用于咳逆痰多之证。方中诸药相配,升降有调,散敛相合,降气止咳祛痰力佳。故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中有咳嗽“轻则六安煎,重则金沸草散”之说。
, http://www.100md.com
    金沸草散首见于宋代王衮的《博济方》,后为《和剂局方》所收录,以致名扬四海。自宋以后的几百部医学著作中均收录有金沸草散,且将其录于著作的显要地方,用于治疗伤寒。在宋代早期,《伤寒论》才刚刚开始普及,《伤寒论》中的药物和方剂对医家的制方思想并未形成明显的桎梏,医家们勇于创新,于是出现了宋代井喷式的中医方剂创作的繁荣期。这个时期,皇家醉心于医道,士大夫以言医为荣,争相出版医学著作。金沸草散便是在这个繁荣时期产生的明珠。

    中医的治咳之方不胜枚举,不论是麻黄汤还是小青龙汤都是治疗肺系疾病的良方。但在宋代初期,治疗外感咳嗽的方剂尚未形成层次清晰的完整体系,治疗用药也比较局限。金沸草散是不同层次用药间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它的功用恰好介于麻黄汤和小青龙汤之间。麻黄汤和小青龙汤均可治疗外感风寒之咳喘证,其中麻黄汤偏于散风寒,而小青龙汤长于化痰饮。如要治疗风寒在表之暴咳痰多,麻黄汤降气祛痰之力不足,有“意到药不到”之嫌;而小青龙汤散寒力猛而逐饮效劲,用药又有太过之嫌。而金沸草散的功用恰好介于两者之间,起到了有效的补充作用。从临床意义而言,这类“中间”类型的患者从数量上相对更多,所以掌握好本方就显得十分重要。

    研发前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沸草散的主药旋覆花具有抗炎、抗真菌、抑制平滑肌收缩、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金沸草散的直接药理作用虽然报道较少,但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止咳平喘作用,专于治疗咳嗽、咳喘。除外感咳嗽外,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喉源性咳嗽等也有显著的疗效。

    由于金沸草散的药效明确,药效强度适中,适宜人群非常广泛,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相应的中成药品种。如果有厂家能够对本方进行开发利用,应该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药系副教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