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药材图谱
编号:12536724
补益药——鹿角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8日 国医在线
    补益药——鹿角胶

    名称:鹿角胶

    类别:补益药

    拼音:LU JIAO JIAO

    拉丁:Colla Cornus Cervi

    别名:白胶、鹿胶

    药用部位:雄鹿的骨化角

    药材性状:呈方块状,长宽各2~3cm,厚约0.5cm,表面棕红色或棕色,光滑,半透明。有的一端有黄白色多孔性薄层。质坚而脆,易破碎,断面光洁,对光透视不混浊。气无,味微甜。
, http://www.100md.com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青海

    采收加工:多在3~4月间采收。将鹿角锯成小段,浸漂,煎取胶液至稠膏状,冷却,分切为小块,阴干。

    性味归经:温;甘、咸;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精益血,安胎止血。肝肾亏损,精血不足,虚劳赢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跌打损伤,阴疽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或黄酒烊化,5~12g;或入丸、散、膏剂。

    禁忌:阴虚阳亢及火热内蕴之出血、咳嗽、疮疡、疟痢者禁服。补益药——鹿角胶
, 百拇医药
    来源: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科属:鹿科鹿属

    形态描述:体型较大。体长可达2米余;肩高约1.2米以上;体重约200千克。雄鹿有角,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成直角,主干长,稍向后倾斜,并略向内弯;第二叉起点紧靠眉叉;第三叉与第二叉的距离远,有时主干末端复有分叉;角基有一圈隆起,表面有粗糙的嵴突。鼻端裸露,有眶下腺。耳亦大而直立。颈下被毛较长。尾短,有软的尾毛。蹄大成卵圆形,二侧蹄较长。毛色均匀,冬毛厚密,棕灰色。嘴和下颌毛色棕黑,两颊较浅,额上棕色,耳廓背黄褐色。颈有有棕黑色鬃毛,脊背平直,上有一条棕黑色背纹。体侧黄棕色,臀部有黄白色斑。夏毛较短,赤褐色,睑、嘴及四肢内侧苍灰色。

    生态环境:有人工饲养。野生者栖于较大的混交林中,或高山的森林草原。冬季到山谷密林中,夏季常在高山林缘。以青草、嫩枝、树芽为食。喜食盐。雄鹿每年3~4月脱换新角,新角5~6月生长最盛,为茸角。分布东北、内蒙古、西北、西南等地。
, http://www.100md.com
    来源: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科属:鹿科鹿属

    形态描述:是一种中型的鹿。体长约1.5米,肩高约90厘米。雄鹿有角,生长完全的共有四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叉与眉叉相距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一叉。雌鹿无角。眶下腺明显,呈裂缝状。耳大直立。颈细长,颈和胸部下方有长毛。尾短,臀部有明显白斑。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腺体,名为跖腺;主蹄狭尖,侧蹄小。冬毛厚密,棕灰色或棕黄色,有白色斑点,夏季白斑更明显。腹部毛白色,四肢毛色较淡,背部有深棕色的纵纹。

    生态环境:大都人工饲养。野生者栖息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边缘附近;冬季多在山地南坡,春秋多在旷野,夏季常在密林。晨昏活动较多。以青草、树叶、嫩芽、树皮、苔藓为食。春、夏季喜食盐。雄鹿每年4~5月脱落旧角,随后长出茸角,外被天鹅绒状的茸皮。分布东北、华北、华东以及西北、西南地区。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动物类 > 鹿角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