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针灸治疗 > 针灸科治疗
编号:12533588
易发生意外的穴位——攒竹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2日 国医在线
     攒竹(Cuan zhu)BL2 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有额肌及皱眉肌,深部为额骨。血管分布:额动、静脉。神经分布:额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额肌、皱眉肌

    据解剖学研究,眶上切迹存在变异现象。对1320例头颅调查:二侧出现切迹的为59.2%,而二侧均为眶上孔的占36.1%,一侧为切迹一侧为孔的占4.7%。所以,攒竹穴的定位为眶上切迹,实际上眶上孔的变异出现率为36.1%。同时,还发现眶上切迹或孔与眶上缘的位置关系也存在变异,眶上切迹或孔居眶上缘内1/3者为61.0%,居内、中1/3间者占33.7%[1]。故本穴在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变异的情况。

    【针剌方法】

    1、直剌:一般0.3~0.5寸,如解剖变异为眶上孔,可从眶上孔刺入,进针1~1.2寸。

    2、斜刺:向下斜剌透睛明0.3~0.5寸,以疗眼疾。

    3、平剌:用透刺法,透鱼腰0.8~1.2寸,治疗头痛、面瘫。

    4、如无解剖变异,从眶上切迹向外下斜剌眶上孔0.3~0.5寸,治疗眶上神经痛。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刺深度 本穴一般浅刺,从眶上孔刺入时应用30号细毫针缓慢送针,如有阻力,不宜再进。如剌破深部血管可引起明显出血,严重者表现为局部肿胀,上眼睑下垂难以睁眼。

    针刺方向 直剌时不进入眶上孔一般较安全,平剌时要操作熟练,以减轻疼痛;斜刺透睛明时,应避开血管,以防出血。,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足太阳膀胱经穴 > 攒竹 Cuanzhu (B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