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与卫生有关节日 > 世界红十字日
编号:11920021
人道主义是健康之道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6日 《当代健康报》 2010.05.06
     5月8日是第62个世界红十字日,在经历了诸多自然灾害之后,红十字已深深印在百姓的心坎上。它所提倡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从根绝麻疹和小儿麻痹症到保护千百万人免受疟疾之灾;从救死扶伤到义务捐献,无不彰显着红十字的人道主义精神。资料显示,红十字会所属的9400万志愿者每年使2亿多有困难的人获益。

    人道主义就是最好的健康,人道主义无处不在。青海玉树地震后,来自全国红十字系统的爱心力量不断汇集,总价值8.87亿元捐赠款物很快送达灾区。据云南省红十字会会长陈勋儒介绍,云南省每年大约新增先心病患儿3万例,50%以上的患儿来自贫困农村,无力承担先心病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家庭贫困。云南省红十字会设立了“博爱救心基金”,让这些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走出困境。开展无偿献血,推动遗体(器官)捐献,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和健康教育等,人道主义光辉遍布每一个急需健康的生命。据介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库容量已达70万人份,为健康的生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发扬人道主义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就器官捐献为例,目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每年约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随着诊断条件的改进,这一需求数据还会上升。但是,主动参与捐献的人还很有限,器官捐献的机制还有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道的普及开展。

    山东大学解剖教研室博士生导师李振平教授说,经常有捐献者或家属临时反悔的情况,其中家属在捐献者去世后反悔的占多数。“有位老人希望去世后捐献遗体,身边的子女也都同意,并签了字,可等到老人去世后,外地的子女赶回来后坚决不同意,我们只能作罢。还有一次,一位老太太过世,老太太的子女都同意按照协议捐献遗体,可她的娘家侄子却反对,最后就没办法接收。”李振平说,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登记情况看,当时报名登记捐献遗体的80多岁的老人中,到现在实现捐献的还不足十分之一,其他的都杳无音讯了。

    为了鼓励人们捐献器官,李振平认为“可以考虑仿效无偿献血中的做法,让捐献者的直系亲属和配偶在一定时间内,如果有需要,可以免费移植使用他人捐献的器官”。李振平说,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从长远来看直接关系到医学水平的发展,也决定着医生的医疗水平,因而是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

    为了生命,需要我们人人增强奉献的意识。为了健康,同样需要全社会疏通奉献的渠道。救助一个个生命也正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人道主义是最好的健康之道。, 百拇医药(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