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896863
保健品店多有猫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321期
保健品不能治病,识别进口保健食品的标记
     保健品店多有猫腻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2009年保健食品投诉量同比上升22.6%,保健品已成为去年全国消费投诉的七大热点之一。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则相对乏力。期待相关部门联手打出“组合拳”,提高违法成本,重罚造假者,以净化保健品市场。

    96%的保健品店有“猫腻”

    安徽省合肥市的汪先生这两天有些郁闷,花了1600元买的瘦身保健品,网上一查却是“假货”。原来,他于3月22日在合肥市长江西路某药房购买了海南中兴天然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极消脂丸”等3款瘦身保健品。网上查看后,却发现这家企业早被吊销了生产许可证。

    “去年1月份就被吊销了许可证,现在产品竟还在市场上卖!”汪先生显得很气愤。

    马鞍山市的赵女士遭遇了同样的“烦恼”。去年11月30日,赵女士在当地某著名连锁药店买了“金麦利”牌“深海鱼油”和“大豆卵磷脂”各两盒,后来在网上一查,“深海鱼油”冒充了另一个品牌的批准文号,而“大豆卵磷脂”包装上的批准文号,网上根本没有,是伪造的。遭遇欺骗的还有合肥安居苑小区的彭老先生,他最近从广播上听说了一种名为“净血酶纳豆胶囊”的“神药”,广告上宣称能让偏瘫患者重新站起来,几经打探和了解,原来这种产品不是“药”,只是普通的保健食品。

    汪先生等人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保健品“冒牌货”很多,其中有两种现象相对比较普遍,一种是以非保键品冒充保健品销售,一种是以保健品冒充药品销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年11月份对全国176家保健品店调查发现,有96%以上的保健品店销售的产品存在以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的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的2009年全国各级消协组织统计受理投诉情况显示,去年保健食品投诉量同比上升 22.6%,位居投诉增幅第四位,保健品已成为当年全国消费投诉的七大热点之一。

    温情陷阱 笑脸“宰客”

    近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