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编号:13396832
手足口病的中医药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22日 医药卫生报
     近年来,手足口病有抬头的趋势。眼下正值该病的高发季节,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较多,传染性强,给患病儿童带来的痛苦较大,因此我们应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于“时疫”和“温病”范畴,其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其基本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卫表被遏,肺气失宣,症见发热、咳嗽、流涕;机体湿热内蕴,心经火盛,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则发为手、足、口处疱疹。中医主要针对患病儿童的症状,分阶段对其进行辨证论治。

    一、前驱期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咳嗽、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数。治宜清凉解表、疏散风热,选用银翘散加减治疗。组方:连翘9克,金银花9克,桔梗9克,薄荷9克,淡竹叶4克,荆芥9克,淡豆豉6克,牛蒡子9克,甘草3克。

    二、发疹期 发疹期主要特征为患儿手足皮肤、口咽部出现大量疱疹,伴发热、咽部疼痛、进食困难、哭闹不安、夜寐不安、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主要选用金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黄芩6克、黄连3克、蝉蜕3克、浮萍9克等清热解毒透疹。同时,对于湿热较重的患者,可加大黄芩、黄连的用量,并加用滑石、苦参、薏苡仁等清热利湿的药物;对于心火亢盛的患儿,可合用淡竹叶、生地黄、栀子等药物。

    三、恢复期 由于邪热之毒耗伤阴液,因此在疾病的后期,患者多以阴伤脾虚为主,症见疹疱渐消、身热渐退、口微渴、纳差、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健脾助运、生津养阴。组方:麦门冬9克,沙参6克,玉竹6克,陈皮6克,白术6克,厚朴6克,砂仁2克,神曲6克。

    由于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受邪毒后,病情进展迅速,极少数患儿可能因邪毒内陷而出现高热、神昏,甚至发生喘脱、昏厥等症,危及生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儿的监护。此外,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也有不少方便有效的中成药可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例如双黄连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康复新液、金莲清泡腾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患病期间,患儿饮食宜清淡,可服用梨汁、苹果汁、西瓜汁、荸芥汁等,忌食用辛辣肥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殷子斐),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