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概述
编号:12532632
昆明夏季气候与养生要诀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30日 国医在线
昆明夏季气候与养生要诀
昆明夏季气候与养生要诀

     一、点击昆明夏季气候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纬度低,海拔高,属于北纬亚热带,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加之有高原湖泊滇池、阳宗海调节温湿度,形成“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

    适宜的温度、湿度,长日照,短霜期,使昆明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造就了昆明“春城”的美誉。

    专家认为,气候最佳标准是冬暖夏凉,阳光充足降水适中,大风等恶劣天气少。云南昆明难得有这样的气候条件,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6℃。年极端气温最高30.4℃,最低-7.8℃。

    夏无酷暑,雨量集中是昆明夏季气候的典型写照。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 http://www.100md.com
    通常情况下,人感觉舒服的空气湿度为40-60%,下雨时可达到90-100%,觉得脸上干燥和口渴的相对湿度大概低于30%。昆明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 74%,而南方夏季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相对南方来说,昆明夏季湿度、温度适中。

    二、昆明夏季养生

    熟悉了昆明夏季气候特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

    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目的目的。

    天地万物都有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人们想健康长寿就应该很自然地“应天顺时”。针对“夏长”,饮食注意收发,对应节气而食用。
, 百拇医药
    中医学认为,热而多雨的季节,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因此,夏季养生要降温除湿。

    (一)降温饮品:

    1.山楂汤。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2.冰镇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3.绿豆酸梅汤。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 http://www.100md.com
    4.金银花(或菊花)汤。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

    5.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常喝降温饮品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6.椰汁银耳羹。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

    (二)除湿的饮品:

    1、三色豆汤:白扁豆、红小豆、绿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2、竹叶茶:竹叶5克,白茅根5克,荷叶两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

    3、香薷饮: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苏叶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
, 百拇医药
    (三)食谱选择

    1、蔬菜清热除湿: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多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夏季养生食谱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蔬菜“消毒杀菌”:多吃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最后,我们要注意,结合昆明的夏季气候特点,热中夹湿,湿中有热,湿热适中的特征,不能只为了降温除湿而放任自己。要特别注意忌空腹饮茶,忌冷水洗浴,忌夜卧贪凉,忌夜食生冷。

    还要提醒,云南人喜欢喝茶,特别是凉茶要适可而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