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前沿
编号:11943968
对付细菌有“高招” 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21日 《中国医药报》 2010.09.21
     对付细菌有“高招”

    近日,“超级细菌”在全球的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警惕,英国学者所进行的一些研究或许可以为防止细菌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懒汉”细菌

    英国诺丁汉大学近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中存在一些“好吃懒做者”,它们的存在会减弱整个菌群的致病性。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利用这些“懒汉”细菌帮助治疗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在致病性葡萄球菌中存在这样一些“懒汉”细菌。通常葡萄球菌会通过分泌毒素来造成感染,并从受感染的机体中获得营养物质,但有一些葡萄球菌发生变异后就不怎么出力分泌毒素,而是利用其他细菌的感染能力来获取食物,它们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繁殖后代。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不劳而获,“懒汉”细菌的数量很快就超过那些努力分泌毒素细菌的数量,结果整个菌群的感染能力下降。
, 百拇医药
    参与研究的埃里克·波利特说,为验证这个想法,他们让这些细菌感染了一些虫子,结果发现“懒汉”细菌不仅逐渐在自己的菌群中数量占优,还会去“入侵”其他的菌群。这说明的确存在用“懒汉”细菌治病的可能性,并且这种疗法不依靠抗生素,将来可能是对付现在许多耐药性细菌的一种新选择。

    “铜”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超级细菌”虽然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但最新的研究发现,铜可以阻止它的传播。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铜可阻止一种含有“NDM-1”的“超级细菌”的传播。

    此项研究表明,铜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辨梭状杆菌和大肠杆菌在内的很多细菌都具有抗菌性。此项研究的一部分——在英国伯明翰的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铜质的接触面来替代常用的接触面。结果发现,铜可使接触面的细菌污染面积缩小90%~100%。
, 百拇医药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环境健康系主任比尔·基维尔表示,铜将在控制“NDM-1”的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说:“这种酶的基因是通过DNA载体进入人体细胞的,而这种载体在遇到铜质接触面时会失效。”这样的话,“NDM-l”的耐药性就不会传播给其他细菌,进而可降低此类新病菌的威胁。

    植物的“金属铠甲”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草本植物会在叶子中累积大量的金属元素,以避免病菌入侵,如同给自己装备了一层“金属铠甲”。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上报告说,一种名为遏蓝菜的植物会在叶子中累积高浓度的锌、镍、镉等金属元素,但此前并不清楚它累积金属的用处。为了解个中缘由,研究人员在不同的金属浓度环境中培养了遏蓝菜,并利用常在萝卜等植物中引发疾病的丁香假单胞菌进行实验。结果显示,不论是锌、镍还是镉,只要遏蓝菜体内金属浓度升高,病菌入侵的程度就会变小。
, 百拇医药
    参与研究的盖尔·普雷斯顿博士说,这表明遏蓝菜是利用环境中的金属元素给自己穿上“金属铠甲”,以抵御病菌入侵。不过研究人员也发现,在遏蓝菜装备“坚盾”的同时,也有一些细菌进化出了“利矛”。一些在金属矿区发现的细菌已经进化出较高的金属耐受性,因此有可能在具有较高金属浓度的植物体内存活。

    正确“干手”

    人们常通过洗手来抑制细菌传播,但许多人往往忽略了洗完后使手变干的步骤,使得洗手的效果减弱。英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选择让手变干的正确方法有利于防止手上残留的细菌传播到别处。

    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应用微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洗手是有效去除细菌的方法,但还不能消灭所有的细菌,如果随后不设法让手正确变干,残留的细菌很容易在湿润环境中继续传播,因此让手变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专门设计了实验,以评估让手变干的各种方法对细菌传播的影响。即先请志愿者触摸生肉沾上细菌,随后洗手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让手变干,在这一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把手在培养皿上按一下,尔后再检测会留下多少细菌。

    结果显示,在使用纸巾、借助各种“干手机”等方法中,使用纸巾擦手最为有效,在如此让手变干后,通过接触而传播到培养皿上的细菌数量减少幅度最大。

    而“干手机”的效果取决于如何使用,有些干手机用暖空气将手烘干,常要求搓手以加快水分蒸发;还有的机器用高速气流将水吹干。研究人员发现,与洗手过程中搓手有更好的除菌效果不同,在烘干手部的过程中如果搓手,那么会将原来隐藏在皮肤深处未被洗掉的细菌带到手的表面,这样的手在干燥后接触培养皿时,会留下更多细菌。

    (新华社讯)

    
, http://www.100md.com
    细菌耐药怎么办?

    □张田勘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8月11日刊登的一篇论文警告说,研究者已经发现一种“超级病菌”,它含有一种酶,被称为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可以让自己变得无比强大,能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这种“超级病菌”最早出现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后来有不少英美等国的游客前往这些南亚国家接受价格低廉的手术,使得这种病菌得以传播。目前,这种变种细菌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并很可能向全球蔓延,而且在英国已经出现了5例感染死亡者。

    硬实力:研发新药

    面对全球性的细菌耐药,如果能从根源上找到原因,有可能解决这一难题。细菌耐药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耐药,前者是指细菌天生就拥有的耐药性,而后者是在后天的生存环境中产生的。例如,当人类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使得细菌对某种或某些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升高。尽管细菌的天然耐药和获得耐药孰重孰轻存在争论,但获得耐药已成为当今人与生态环境的一个突出现象。
, 百拇医药
    面对这种情况,当然有不同的对待方式。一些科学家认为,对待细菌耐药只能用杀伤力更强大的药物来消灭耐药菌,这就是“大棒政策”。因为人类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战胜一切,更何况小小的细菌。这不仅是一些主流科学家的观念,而且更符合大量制药厂商的利益。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新药研制层出不穷,而针对细菌耐药特点的科研成果也不断出现。

    细菌耐药的生物和药理学原因有两个:一是细菌基因组上抗生素作用靶点的基因突变,使抗生素失去作用;二是细菌获得了编码特殊酶的基因,这种酶可以分解抗生素,使抗生素失去活性,这样的基因就是耐药基因。这种耐药基因位于细菌细胞内称为质粒的环状DNA上,质粒可以从一个细菌进入另一个细菌,因而耐药基因也就可从一个细菌传到另一个细菌。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的化学家保罗·赫根勒特尔发现了一种可以将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从细菌细胞内驱逐出去的方法,从这种原理入手,可以研发更新的摧毁耐药细菌的药物。

    软实力:合理用药
, 百拇医药
    随着新的抗菌药的出现,细菌也会产生新的耐药性,人类可以不断生产新药这种大杀伤力的矛,而细菌则会相应生成抵御新药的强大的盾。如此,人类就会与细菌产生绞杀与反绞杀、围剿与反围剿的战争。在这样的战争中,谁是胜利者,何时是战争的尽头,谁都难以预测。

    当然,对待细菌耐药的另一种方法就是用软的一手,即给予“胡萝卜”,与细菌和平相处或井水不犯河水。对细菌采用软实力并非是不用抗生素来抑制和杀灭细菌,而是有针对性地用药和少用药,不能动辄就用抗生素去招惹细菌,否则就会让其适应抗生素并产生耐药性。早在2004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所属的全国卫生与临床学会就出台规定,医生不得给患有轻微耳道感染、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咳嗽、鼻窦炎、支气管炎的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取而代之的是让患者回家休息或服用止痛片。因为抗生素类药品不但对缓解症状没什么帮助,还会产生不小的副作用,包括导致细菌耐药。

    而在我国,不仅没有这样的强制性措施,反而因种种原因而加速了抗生素滥用,从而造成许多细菌的耐药性和很多抗生素的无效。其实,如果医生和患者采用少用抗生素和针对性使用抗生素的方法,就可能减少抗生素的滥用,这也是对细菌所采用的一种软措施,从而减少细菌的耐药性。
, 百拇医药
    细菌耐药其实大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对此,采用“胡萝卜政策”也许要比采用“大棒政策”强得多。

    

    上海药物研究所启动抗“超级细菌”药物研究

    本报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成立了“抗NDM-1药物研究联合攻关小组”,并召开了由相关学科科研骨干参加的“抗超级细菌(NDM-1)药物研制工作布置会”,根据“超级细菌”的国际研发现状,探讨了研制抗“超级细菌”药物的工作思路。

    最近,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一种新型“超级细菌”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这种新型细菌变种基因有可能在全球蔓延。
, http://www.100md.com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上海药物研究所将集中人力、物力和各学科优势力量进行抗“超级细菌”药物研究联合攻关,重点开展“超级细菌靶标确证及感染机制研究”、“抗超级细菌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抗超级细菌化合物的设计与筛选”和“大规模化合物样品的合成”的研究,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重大成果。(白毅)

    

    “超级细菌”立体结构图公布

    据新华社讯 日本北里大学名誉教授梅山秀明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研究小组绘制出了含“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简称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立体结构图。根据这一成果,研究人员有望开发出杀灭“超级细菌”的新药。
, http://www.100md.com
    梅山秀明运用超级计算机设计了蛋白质计算模型,并根据“超级细菌”的遗传信息,绘制出“超级细菌”的立体结构图。梅山秀明发现,将目前各种抗菌药的化学结构与超级细菌的立体结构放在一起对照,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结构不匹配,很多抗菌药无法对“超级细菌”产生作用。

    梅山秀明已将“超级细菌”遗传信息的分析结果及其立体结构图在互联网上公开,希望帮助其他研究者设计出遏制“超级细菌”传播和增殖的化学物质结构,以便开发新药。

    

    “超级细菌”可防可控 ——访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专家委员会主任汪复教授

    ——访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专家委员会主任汪复教授
, http://www.100md.com
    □孙国根

    近日,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报告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目前临床应用的所有抗生素对其束手无策。据不完全统计,该新型“超级细菌”已使全球170人被感染,在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我们人类如何应对?近日,著名药物学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专家委员会主任汪复教授表示,超级耐药菌虽然危害严重,但亦可防可控。

    耐药谱广危害严重

    作为中国细菌性感染临床诊治的权威,汪复首先对超级细菌的“出山”深表忧虑:“至少意味着人类对这种病菌造成的疾病目前无药可治。”

    据了解,“超级细菌”的超强耐药性来源于一个名为NDM-1的强悍基因。只要细菌体内拥有这个基因并通过它指导合成相应的酶,就可以对除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更可怕的是,NDM-1基因并不只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上,还可以存在于一种名叫质粒的独立于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中。质粒具有在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的能力,因此这个基因现在散布在多种细菌中。这也意味着“NDM-1细菌”不是一种细菌,而是许多种拥有NDM-1基因的细菌的统称,它会使多种不同疾病都难以治疗。
, 百拇医药
    “超级细菌”耐药谱广泛,危害性极大,主要体现在一旦被感染,病亡率很高。目前,这种细菌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主要是医院内传播。汪复说:“在医学上,并没有‘超级细菌’一说,只是泛指耐药极强的细菌。‘超级细菌’并不陌生,耐药性也不是一个新问题。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1942年就发现了耐药的葡萄球菌。时至今日,葡萄球菌的适应性仍然很强。在我们的身边,‘超级细菌’家族比比皆是,如‘ES-KAPE’的6个字母,分别代表了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和肠杆菌,这些细菌都具有超强的耐药性。”

    必然现象无法避免

    汪复表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细菌耐药性无法避免”,这是必然的现象和规律。

    他说,细菌的种类千差万别,不同细菌的耐药性有强有弱。以前的细菌可能只对一两种药有耐药性,通过“细菌药敏试验”总能找出几种药物来对付它。近80年来,人类与细菌打着一场持久的“拉锯战”,从青霉素到头孢菌素再到碳青霉烯类药物,细菌对它们的耐药性也逐步增强。然而21世纪以来,抗生素新品的研发脚步缓慢,可以说,目前已跟不上细菌的变异步伐。尽管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试图超越抗生素的办法,如噬菌体杀菌、细菌素杀菌和益生菌等,但是,抗生素仍然是当前对抗细菌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其他方法暂时只能作为辅助。
, http://www.100md.com
    严格防控阻止传播

    汪复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超级细菌”还没有传播到我国境内,但很有可能传入我国。不过,即使进入我国,传播范围也有限。只要我们采取良好的监控和疾病控制程序,即可阻止其传播。

    他谈到,比如,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对于防止“超级细菌”的传播非常重要。病房的“空气”、病房环境、医疗用具和吸氧管道等都要消毒,床铺、床头柜、门把手、地板也不能忽视消毒。还要注意医生、护士的“手”卫生,每查过一个患者,都要用消毒水洗手。最重要的是,“超级细菌”“欺软怕硬”,人类自身的免疫力极为重要,加强锻炼,减少生病住院,就是抵抗“超级细菌”的最有效防线。

    汪复还强调了合理用药对防控“超级细菌”产生的重要性。他强调,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危害就是加快了耐药菌的产生,并让它们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在医院,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最容易产生“超级细菌”,是因为那里是抗生素使用频率和力度最多最大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滥用,让抗生素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时间更长一些,耐药菌的出现速度更慢一些。
, 百拇医药
    延伸阅读

    日本发生新的“超级细菌”感染事件

    据新华社讯 最近,日本各地医院数次出现细菌感染事件。日本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9月8日宣布,去年5月以来,有20名患者在该中心感染了大部分抗生素都不起作用的多耐药性绿脓杆菌,其中4人的死亡与感染有关。

    该医疗中心说,受到感染的是20名67~104岁的患者,由于其中18人所感染细菌的基因类型一致,所以可认定属于医院内感染。感染者中已有10人死亡,其中6人可能死于旧病复发,另外4人出现免疫力降低现象,很可能是因感染这种“超级细菌”而死亡。

    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对健康人基本无害,但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创伤时,就会发生感染,伤害多种组织和器官。前不久公布的另一起日本“超级细菌”感染事件的主角——多耐药性不动杆菌,也具有类似特征。根据日本化学疗法学会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全日本60%的医院都曾从患者体内检测出多耐药性绿脓杆菌,说明它已在日本全国蔓延开来。
, 百拇医药
    在曾出现多耐药性不动杆菌感染事件的帝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注:帝京大学医院本月3日宣布,自去年以来,有46名患者在该院住院期间感染了对多数抗生素有耐药性的不动杆菌,其中27人死亡),今年6~8月还曾有3人感染耐药性绿脓杆菌,其中1人死亡。

    此外,在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有3名患者感染耐药性不动杆菌,其中由帝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转院而来的1名76岁男性患者已经死亡。在世田谷区的有邻医院,也有8名59~100岁的患者感染了这种病菌,其中4人死亡。位于日本枥木县的独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本月6日宣布,今年8月该院医生对去年住院的1名男患者留下的细菌样本再次检测后,确认这些细菌具有NDM-1基因,该基因可使细菌获得超级耐药性。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