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医药原料
编号:11942986
植物提取物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1日 《中国医药报》 2010.11.11
     产业发展PK资源保护

    □本报记者 胡芳

    10月28日,以“可追溯 可持续”为主题的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和植物提取产业信息网联合举办。

    在此次论坛上,专家指出,植物提取物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野生资源的逐渐匮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植物提取物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植物提取物是我国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力军,出口额占中药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超过40%。”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在论坛上表示。

    尽管植物提取物产业是个新兴产业,但近十年来发展迅猛。来自医保商会的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91亿美元,到2009年出口已经达到6.9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1%。不仅如此,植物提取物近几年出口更呈现出量价齐增的态势,尤其是出口平均价格涨幅明显。今年1月~8月,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出口额为5.1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占中药商品出口额43.1%,成为拉动中药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
, 百拇医药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认为,第五波产业的核心就是营养产业。这个产业包括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除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特膳食品、“营养增减”食品、有机食品、营养原料(包括各类营养素以及各种动植物提取物、活性物质等新资源食品)等,而植物提取物是发展营养产业的重要保障。“我国植物、动物、矿物种类均比较丰富,大农业可以为营养产业提供比较充分的原料供应。除此之外,我国还拥有不少其他国家没有或者比较稀少的原料品种,比如说大枣、沙棘、地灵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优势的提取物品种,将为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的国内外市场开拓提供保障。”于小冬说。

    或许是看到全球对于植物提取物的客观需求,刘张林也认为,我国未来植物提取物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使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良好的发展前景直接刺激了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快速发展。西安皓天生物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成文介绍,1999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只有31家;2009年出口超100万美元的有104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植物提取物企业超过1000家。”
, 百拇医药
    资源面临保护困境

    然而在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向好的同时,一种深层次的担忧浮出水面。

    “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药产业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植物提取物绝大部分是来自于野生资源,希望整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能够手下留情。”刘张林表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资源研究与保护中心专家张本刚指出,由于过度的乱采滥猎以及国际贸易量的增加,我国许多野生中药材资源濒临灭绝。

    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中濒危物种高达4000~5000种,占我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5%~20%,目前已列入濒危和临危的药用植物约为1500~2000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有156种,约占其总数的1/4。

, 百拇医药     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因之一。“由于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增加,常规的采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野生资源的无序采挖,不仅违背了野生资源的自然戒律,同时也对药用植物生产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更影响了资源的恢复更新。”张本刚指出。

    以资源量原本极为丰富的甘草为例,在男女老少安营扎寨式的疯狂采挖之下,其面积减少了70%,储量减少80%;2005年贯叶连翘的价格从6元/公斤涨到12元/公斤,在巨大利润诱惑之下,贯叶连翘在野外已很难找到。“估计每年我国消耗植物资源百万吨以上。”张本刚说,“像红景天、鬼臼这些野生植物,由于其自然更新速率较慢,人工栽培不成功或者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极易造成资源的濒危。”

    多年从事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的苏州大学医学部主任杨世林一针见血地指出:“每开发一个新产品,就毁掉一个老物种。”

    张成文也坦言,植物提取物产业过度依赖野生资源,在影响行业发展空间的同时,对某些资源已经造成了破坏。
, 百拇医药
    寻找平衡发展途径

    “一方面是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是资源快速消竭,如何达到两者的平衡,是植物提取物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张本刚表示。

    除了政府加大对野生资源的管理力度之外,张本刚建议,企业可以尝试开展引种驯化种植。他指出,多数中草药资源是可以进行人工种植,如水飞蓟、巴戟天、番红花等;对于那些不适合人工种植的资源种类,如冬虫夏草,可进行菌丝体培养。

    张本刚同时建议对濒危野生中药资源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寻找濒危野生中药资源的替代品。“很多中药植物中含有相同的有效成分,可以用某些非濒危物种代替濒危物种提取有效成分。”

    “植物提取物行业到底还是个小行业,国家应对该行业进行必要的行业管制和政策扶持,对于资源问题,我呼吁企业能够按照中药GAP发展方式,建立规范的种植基地。”张成文强调,在我国植物提取物企业过多依赖野生资源的当下,国外已有公司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开发了二十多种植物资源性产品。“通过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实现资源规模化,定向培养还解决了产品的靶向问题。”国内企业也应该主动寻找“组织培养”的方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而不是简单地对产品进行复制和跟随。

    张本刚的观点得到了植物提取物企业的认同。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靖军表示,针对植物提取物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技术创新”是摆脱困境的重要方式。因为技术创新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匮乏问题,还能更好实现植物提取物行业低碳环保地运营。

    “在我们还沿用固有发展模式时,我们周边国家和一些后进公司,正在用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式去发展。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很快就将被超越。”张成文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