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969347
百姓观点 医生要敢说“没必要” 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24日 《生命时报》 2010.12.24
     医生要敢说“没必要”(百姓观点)

    听人说,那个有着一头白发的老医生很受病人欢迎,找他看病的人永远排着长龙,但却个个不曾抱怨。过去我也有些想不明白,直到自己也当了一回他的病人。

    老先生看病,最喜欢说三个字:“没必要”。拍片,没必要了;某某药,效果一般,价格又贵,没必要;我给你开些药吃就行了,不用挂吊针……原来,这就是他受欢迎的原因。

    如今社会,凡涉及到需要花钱消费的地方,尤其像医院这种一入“医”门深似海,大家都外行得两眼一抹黑,只能任医生怎么说,怎么是,遇见个把会说“没必要”的医生,还真是运气之极。一来,会说“没必要”,证明他关心的是人、是病,这种超越于铜臭之上的真实和真诚,给病人带来的就是一份光亮与温暖;二来,敢说“没必要”,说明他对自己的医术敢负责,这种自信,相较于为了免责而开出洋洋洒洒一堆检查的医生,又该是多么的可贵。
, 百拇医药
    所以,表面上看,我们是为了省掉“不必要”的费用才去找这位老先生看病,事实上,我们所交付的尊敬与信任,早就超越了金钱的购买力。

    我真的期待,能有越来越多肯说、敢说“没必要”的医生,那时,我们的医患关系该是另一个模样。▲

    (作者为广东读者) (杨不离)

    

    别让荣誉牌匾过期(百姓观点)

    前些日子,在一家老牌服装店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名30岁左右的女人给孩子买了双鞋,拿回家一穿,觉得不合适,当即返回要求退换,结果却遇到百般刁难。这名女顾客指着门口上方悬挂的“消费者满意单位”牌匾气愤地说:“还消费者满意单位呢,不配!”服装店的人也不示弱:“你再仔细看看,那是8年前的牌匾。”
, 百拇医药
    无独有偶,外出用餐,我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一家小饭馆,虽然看起来有些破旧,门口却挂了“卫生信得过”的牌子,于是准备欣然入内。哪知一探头,屋内一片灰暗,顺着窗户透进的几道光线,还似乎看到漫天飞舞的浮尘,让人深感“名不副实”。一打听,那牌子挂了已经10年有余,期间却从未见人前来检查这一荣誉是否已是“明日黄花”。

    时下,各种名目的荣誉牌匾越来越多,“诚信”、“卫生”、“达标”、“优秀”这样的字眼被到处使用,并悬挂在公共场所。可我遇到的这两件小事却显然说明,荣誉只代表拥有者获取荣誉之前的成绩,不是“世袭”爵位。如果有些单位和商家,荣誉一朝获得,便以为终身受用,不再自警自励,那么,原本是为了让消费者放心的荣誉匾,则必然会变成误导消费者的祸首之一。

    荣誉成为“铁饭碗”,形成“终身制”,导致部分荣誉“褪色”、“注水”,固然有当事人自身的问题,但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监管制度存在欠缺。

    年终岁末,又值评比高峰,建议各种牌匾的授权部门不能只管评发奖牌,还要管好复查监督,认真清理“过期”的荣誉牌匾,让荣誉“名副其实”,这才是真正对广大消费者负责。▲
, 百拇医药
    (作者为山东省某市工商局公务员) (张崇明)

    

    中小学赶快开急救课吧(百姓视点)

    11·15上海高层公寓的大火烧出了一堆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不少人自救能力的不足。报道显示,有人发现起火后手足无措,只是干等;有人则是由于选择了错误的逃生途径和方式,导致受伤严重甚至遇难。

    这一情形,其实是当下一个普遍社会问题的写照,即国人逃生和急救能力的相对缺乏。遇险会自救,遇人有险也懂得施救原则和方法,显然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素质能力。这种能力永远都派不上用场最好,但若真的缺乏,于个人有些冒险,于他人则有可能有心办坏事。我的一位朋友近日被撞跌倒,被好心者扶起,谁想却把一处骨折扶成了错位,险些刺破大血管。
, http://www.100md.com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2%,甚至很多人连120急救电话都不懂正确使用;相比之下,美国每4个人中便有1人具备基础急救知识,新加坡每8人中有1人接受过专门培训。

    而在少年儿童中,因急救知识和能力缺乏造成的问题也相当严重。10年前,国家少年儿童“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当时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近两年的整体统计数字虽没有见到,但从经常能看到的一些相关新闻报道来看,情况仍不容乐观。

    应该说,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学习急救知识都是刻不容缓,而个人认为,将急救和安全知识培训纳入学校教育,更是十分必要。因为无数事实证明,从小就打下的基础是最为牢靠的,且急救知识一旦作为必修课出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就意味着它需要通过考核,来保证孩子们学会,而非走马观花,应付差事。如此,一来可以使少年儿童的意外伤害事件大大减少,二来,也能从根本上提升国人的安全意识和救助能力。▲
, 百拇医药
    (作者为邢台教育局公务员) (郭之纯)

    

    纠正不文明哪能硬碰硬(百姓观点)

    骂人、动手,毋庸置疑是种不文明的行为,但当这种不文明成为维护文明的一种工具,你又作何感想?

    曾见过老太太在路边挥舞着大扫帚,迫使进入小区的司机减速;也见过愤怒的居民,贴出骂人的字条,意在阻止他人乱扔垃圾。这些事情实在让人无奈,因为有些人,好像不给他点厉害,就学不会尊重;不下点猛药,就医不了老毛病。

    不文明的行为固然要受到谴责,但用粗暴对待粗暴,用恶劣对付恶劣,在我看来,既不可取,恐怕也很难达到目的。因为从本质上说,这种方式仍然跳不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恶制恶”的老路子。既然方法性质相似,就可能会导致犯错的一方觉得心安理得,完全没有了道德上的亏欠,为他下一次继续不守规矩作好了心理铺垫——反正会有人以“其人之道”治我的。如此,在“以恶制恶”的自相残害中,我们无力逃出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也永远别指望文明的规则树立起来了。
, http://www.100md.com
    况且,打骂这样的猛药,有时候会有过度惩罚之嫌。俗话说,过犹不及,惩罚过度了,非但不能起到惩罚的作用,还会因为被惩罚者的不接受或逆反心理而收效甚微。

    此时,不妨想想另一种改变。过去,为了防止人们踩踏草皮,会插块“严禁踩踏,违者罚款”之类的标语,可是有人为了图便捷,还是要踩;后来,标语改成“小草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之类的提示,踩的反倒少了。

    这说明什么?温馨远比粗暴更能触及人内心的柔软处,也就更容易唤起自觉的文明行为。所以,我们不要以为用骂人、打人的方式来让人们守规矩很管用,反之则没用。前者看起来可以解决一时一地一事,但绝对不是长效的办法。因为这种改变太过急功近利,就如一阵风过去,很快又会旧貌重现。

    文明其实是一种很柔软、韧性的力量,要靠内心的谦逊和悲悯来赢得改进,而非粗暴与野蛮。▲

    (作者为资深评论人) (廖保平)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