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迅 > 保健新视点
编号:12001000
体重关乎健康轻重贵在适度——— 饮食营养及肥胖问题专家谈体重健康观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30日 《当代健康报》 2010.12.30
体重关乎健康轻重贵在适度
体重关乎健康轻重贵在适度
体重关乎健康轻重贵在适度

     ■ 本报记者 刘 芳

    现代人越来越关心体重,但对健康体重的意义却不甚明了。在一次有诸多饮食营养专家参与的座谈会上,记者采访了相关的专家。专家告诉我们,为了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体重非常重要。体重包括身体脂肪组织、骨骼和肌肉等非脂肪组织的重量。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都会缩短寿命。

    专家们说的好,维持体重的关键因素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摄入量,而是活动量,在有较多体力活动时,较多的脂肪摄入也不一定导致发胖。

    ⒈中国人的肥胖观念需要调整

    肥胖问题专家、前中国预防科学院院长陈春明教授一上来,就直入主题地指出,中国人的肥胖观念需要调整。她说,许多中国人不在意已经发生的肥胖,认为胖是福气。而另一些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又认为越瘦越好,明明自己的体重属于正常范围,还要拼命减肥。她们不知道,如果成人的体重指数BMI低于18.5,生病和死亡的危险都要提高很多。有些人乱找减肥食品,试了一种又一种;另一些人为减肥过分控制饮食,导致营养缺乏,微量元素大量减少;还有一些人说吃粮食会长胖,就不吃粮食,这非常不科学。粮食除了给我们提供热能,还提供纤维素和一些其他元素。
, 百拇医药
    陈教授说,如果过度减肥,把体重从正常状态减到消瘦程度,不仅会使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响,而且容易导致疾病缠身,对健康十分有害。流行病学分析所得到的数据证明,过于消瘦的人群,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比体重正常的人群要高,死亡率远远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群。”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马冠生教授说,为了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体重非常重要。体重包括身体脂肪组织、骨骼和肌肉等非脂肪组织的重量。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属于健康范围,可以用国际通用的体质指数来衡量。体质指数由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来。我国成年人健康体重的范围为18.5~23.9千克/米2,24.0~27.9千克/米2为超重,大于等于28千克/米2为肥胖。小于18.5千克/米2为消瘦。

    健康的体重贵在适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都会缩短寿命。体重在健康范围内者患各种疾病的危险性小于消瘦者或超重和肥胖者。体重超重可以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病、肿瘤和糖尿病的发病的危险性,肥胖的人还易患骨关节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体重过低说明身体的营养不良,可以影响未成年人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成年人体重过低可出现劳动能力下降、骨量丢失和骨折、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女性月经不调和闭经、贫血和抑郁症等。
, 百拇医药
    所以,健康的体重是最宝贵的。

    ⒉体重健康与否可以用腰围来测量

    马冠生教授说,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国人并不知道自己腰有多“粗”,并没有特别关注腰的粗细和健康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小组对我国4万多名成年人的资料进行的分析发现,(1)腰“粗”的人,90%以上的属于超重或肥胖;(2)腰越“粗”,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大。和腰“不太粗”的人(男性小于85厘米、女性小于80厘米)相比,腰“粗”的人(男性超过95厘米、女性超过90厘米)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两倍。即使体重处于正常范围,腰越“粗”,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越大。如果体重超标、腰围也超标,那得心血管疾病危险更大。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腰围,看看是不是腰太粗。腰“粗”,不是风度、富有的象征,而是不健康的表现。

    腰“粗”增加得慢性病危险的原因是,腰的粗细反映的是腹部脂肪的堆积程度,而腹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血脂的变化有密切的关联。研究证实,体脂的分布,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 http://www.100md.com
    腰围多粗算超标呢?对此,马教授说,我们国家有明确的说法,《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提出,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2尺5),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2尺4),就会增加疾病的危险了。

    虽然大家都有腰,但真要让你指出腰的准确位置,结果会是五花八门。从部位上来看,腰位于人体的中部,可以说是人体上下的楚河汉界。从解剖学上来看,我们的脊椎从上到下有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组成,腰椎在胸椎和尾椎之间,有5节,腰椎的外围就应该是腰吧!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测量腰围的部位是:髂前上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的水平位置。这种说法虽然专业但不好懂。一个比较容易找的位置是,肚脐上0.5至1厘米处。

    量腰围的步骤:1.地点:腰围属于个人隐私,最好在家里测;2.工具:准备一把皮尺,也可以买一把专门测腰围的尺子;3.衣着:只穿内衣,露出肚脐;4.姿势:采取站立的姿势,两脚分开25至30厘米;5.测量:把尺子绕肚脐上1厘米一周,注意将软尺紧贴皮肤,但不要强勒;6.读数:读出接头处的数值;7.评价:男性是否大于85厘米(2尺5),女性是否大于80厘米(2尺4);如果超标,就要加强锻炼了,腰围达标,就说明你拥有了健康体重。
, http://www.100md.com
    ⒊膳食结构最重要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说,在早些年,中国人摄入的热量并不少,但不胖。中国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平均每天吃2600多卡热量,美国人一天才吃1900多卡,相差20%多,这个问题突出显示在体重问题上,美国人当时很胖,中国人尽管吃得多但是不胖,体现了更多体力劳动的输出。

    当时的脂肪摄入量美国人是中国人的一倍,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中国是美国的三倍。蛋白质中国人达到基本需要水平,主要来源于谷类和豆类;美国人要多得多,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我国那时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这样的膳食结构有利于健康,当然我们不否定那个年代我们很多地方比较穷,饮食单调,但整体上讲,我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搭配少量的动物性食物,这是很合理的膳食结构。

    30年来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特点表现在粮食越吃越少,蔬菜有下降的趋势,而与此相应的是油脂类消耗越来越多,动物性食品增加非常快,不能说已经接近美国的水平,但是和以前比较在膳食中比例已经越来越大。
, 百拇医药
    ⒋管住嘴更要迈开腿

    李可基教授说,饮食不合理带来很多问题。饮食不合理一方面超过我们的正常需要,如摄入过多的热量,这通常是肥胖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体现在膳食成分比例的不当,如摄入过多的热量的坏脂肪就会加速血管变窄。

    李可基介绍说,人体的脂肪分好坏,因为某些油脂成分吃得过多时可以使血里面的胆固醇增加,损害人体的健康。含这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脂肪成分叫做饱和脂肪,比如猪牛羊油、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等;还有一些油脂成分对维持正常的血液黏度、免疫功能和智力发育有一定关系,适量食用有利于健康。同样,其他食物营养成分的营养功能都应基于数量和品种两方面考虑。

    李教授说,理论上计算,油脂的热量高,吃多了更容易发胖。不过现在很多研究发现,维持体重的更关键的因素是活动量,在有较多体力活动时,较多的脂肪摄入也不一定导致发胖。
, http://www.100md.com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各种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单纯靠管住嘴——— 控制进食量来保持体重常常失败;只有在管住嘴的同时有足够的运动量,保持体重的努力才能够奏效。

    体力活动是指能够引起能量消耗的任何身体活动。成年人每天的体力活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工作、出行交通方式(包括乘车等)、家务劳动、娱乐和体育锻炼。

    ⒌要想小儿安 三分饥和寒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然而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总喜欢孩子吃饱吃好,多吃点,再多吃点。在饮食营养和肥胖问题专家眼中,儿童少年肥胖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危害着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而行为、环境因素是肥胖滋生的土壤。

    马冠生教授说,在一项对青春期女生进行的研究发现,过量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与骨折的发生高度相关;一项引发2型糖尿病的研究表明,饮用含糖饮料或含糖的果汁饮料都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与每月饮用不超过一次相比,每天饮用两次或两次以上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了24%,饮用加糖果汁饮料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了31%。
, http://www.100md.com
    陈春明教授分析儿童身高与体重的关系时说,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在发育的过程中,如果两者之间不平衡,就会出现肥胖。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身高正常的,体重过大,这是真正的肥胖,就需要控制,让体重发育能够跟身高均衡一些。另外一种情况是,身高不足,体重增加,即身高不足情况的肥胖,这时千万不能控制体重,而是让身高和体重相应的发展、发育。

    马冠生建议家长要重视对儿童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少吃油炸食品,限制食糖摄入;饮用低能量或不含能量的饮料;三餐要有规律,定时适量,尽量在家或学校进餐;进食量要控制,不宜饥一顿饱一顿,不暴饮暴食;合理选择和食用零食,尤其在看电视时更要注意;保证吃好早餐,晚餐不吃太饱。

    专家简介

     陈春明(图一),教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首任院长;目前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膳食、体力活动与健康及慢性病预防专家组成员,肥胖问题国际委员会成员,世界卫生组织营养专家咨询组成员,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名誉会员、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马冠生(图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食品法典专家组委员,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李可基(图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营养与慢性疾病的防治,运动和膳食成分对脂质代谢的影响,脂质代谢对骨代谢的影响,运动对营养的特殊需要。曾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博士。,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