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编号:11971137
医药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医药类获奖项目览胜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8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1.18
医药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医药类获奖项目览胜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4日在北京召开,医药卫生界又迎来大丰收。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振义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等研究的“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另有4项医药卫生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1项医药卫生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医药卫生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不难看出,我国的医药科技创新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肠功能障碍治愈率领先国际水平

    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等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的治疗”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从最严重的肠功能障碍——肠外瘘的治疗起步,建立了以短肽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应用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的肠康复治疗新方案。

    从1997年开始,南京军区总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关治疗,目前相关成果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应用该方法成功治疗肠外瘘病人3260例,治愈率95.8%,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80%~85%)。
, 百拇医药
    该项目首次将生长激素应用于肠外瘘的治疗,制定了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序贯应用的肠外瘘快速自愈疗法;研究建立了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肠外瘘的技术;首先提出“肠内营养为主,肠外营养为辅”的科学理念,在国内率先研究并规范了多种肠内营养支持技术与方案,形成了“采用全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需要时联合应用肠内与肠外营养”的科学治疗策略与技术。

    实现导管消融技术与国际同步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房颤导管消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针对房颤的介入治疗方法。然而,该技术操作复杂、学习曲线长、人员培训困难,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张澍等人员完成的“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应用”研究,建立了更为简便、安全的房间隔穿刺方法,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研究使国内熟练掌握该技术的心脏电生理医生由50余人增加到150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单导管标测、消融隔离肺静脉的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该技术可提高成功率,减少肺静脉狭窄这一严重并发症,效果与国际同步。作为我国首创的房颤导管消融主流方法,该项技术已在国内40余家医院应用。
, 百拇医药
    探索农村高血压防治有效模式

    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完成的“我国农村高血压流行趋势及低成本综合干预预防脑卒中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更新了对我国农村高血压流行的诸项传统认识。

    该项目首次发现在未控制的高血压人群中平均动脉压较脉压能更好地预测脑卒中;首次发现我国血压正常高值患病率达极高水平(44.1%);发现我国农村高血压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存在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现象;发现HsCRP等血浆因子、RAS基因亚型(ID、DD等)以及环境因素均与高血压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控制高血压、预防脑卒中的治疗及管理模式。

    首创冠心病血管内皮重建新策略

    尽管冠心病防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其原因之一在于对于血管内皮的损伤机制和血管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且缺少临床防治的有效策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历时20年承担的“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机制与防治策略”研究,在临床应用上首次提出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防治新策略,解决了冠心病的防治难题。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百拇医药
    该项目的创新性表现在:率先确定内皮细胞损伤是冠心病血管损伤的始动环节,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失衡及冠脉舒张反应逆转是判断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的早期标志;首次发现晚期糖基化中末产物等引起冠心病内皮损伤,从而导致信号通路异常,加速内皮细胞衰老,据此提出冠心病内皮损伤的新机制等。

    该项目提出的新理论、新技术已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等全国50余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使两万余名冠心病患者受益。

    攻克肝移植发展首要障碍

    肝移植被公认为是挽救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有效手段,但由于缺乏防治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有效手段,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率高达80%以上,大部分患者会再次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为解决这一问题联合攻关的“肝移植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研究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百拇医药
    该项目历经十余年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已在全国13家大型医疗单位推广应用,治疗患者4884例,使肝移植术后HBV的再感染率由原来未采取任何预防手段的80%以上、采取不规范防治方案的12.75%,下降到目前的2.30%;HBV相关性肝病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攻克了我国肝移植发展的首要障碍。

    首创青光眼个体化治疗模式

    青光眼是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病患者人数超过1000万。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葛坚教授领衔的“青光眼临床诊治模式的转变”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研究率先在国内倡导“个体化综合诊治”青光眼新模式,从而有效提高了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率与治疗成功率。

    这个临床科研项目的意义就在于使青光眼的诊断治疗从传统的“单一治疗模式”转变为“个性化综合模式”,可以早发现、早治疗,阻断或延缓患者的失明进程;首次提出家族性开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共属“线粒体病”;发现P370L突变基因既可用于家族性青光眼的基因预警与症状前诊断,又可提供药物治疗新靶点。
, 百拇医药
    药学研究——基础与应用同时发力

    创新复杂糖缀合物的化学合成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等完成的“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糖缀合物的化学合成”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研究针对糖缀合物合成中的糖苷化问题,发展了一系列创新的方法,如双随机糖苷化、2-脱氧-b-糖苷键的合成、糖醛酸苷键的合成等等。特别是发展了以糖基三氟乙酰亚胺酯为给体的糖苷化方法,克服了原有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唾液酸苷和酰胺糖苷化等,为国内外许多研发小组成功应用。

    该研究完成了具有抑制植物生长活性的结构独特的树酯糖苷Tricolorin A的全合成;完成了具有超强抗肿瘤活性的皂苷OSW1的全合成,对植物特别是中草药的皂苷和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诸多开拓性的研究,完成了数百个分子的合成,如中药地奥心血康中的主要成分。

    开发脂溶性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合成工艺
, 百拇医药
    维生素E、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β-胡萝卜素、虾青素是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由于技术和原料的原因,我国维生素E的年产量仅有200吨,维生素A不足世界产量的千分之二,β-胡萝卜素、虾青素生产则是空白。

    从1994年开始,浙江大学化学系李浩然与化工系陈志荣研究团队,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针对这四个产品的结构特点,经过梳理和整合,发明了维生素E、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β-胡萝卜素、虾青素的一个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合成新工艺。该项目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完成了关键中间体和四个产品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占据了20%~30%的市场份额,销往欧、美、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我国成为维生素出口大国。该研究获得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创新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合成工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是目前抗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为全球畅销药之一。但该产品长期为国外制药巨头垄断。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教授课题组和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化学-酶法的有机结合,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与创新,实现了关键原料的自主产业化,大幅度提高了后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研究获得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 百拇医药
    该项目以(S)-(+)-2,2-二甲基环丙甲酰胺为中间体,进一步创新节点合成工艺,建立了高端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清洁工艺产业化生产线,并实现规模化生产。项目研究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授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原料药已实现批量出口,制剂已进入临床使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糖尿病防治新药太罗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李松等研究人员发明的用于2型糖尿病防治的专利新药-太罗(罗格列酮钠)是在抗糖尿病药物马来酸罗格列酮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并取得成功的创新药。相关研究获得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研究人员在运用药物分子设计理论对罗格列酮母核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之后,发现罗格列酮内酰胺键上的氢呈现微弱的酸性。根据这一新发现,在采用多种试剂进行试验之后,研究人员合成了全球惟一的罗格列酮钠盐,并对其进行了专利保护,从而打破了跨国制药公司对该类产品的垄断。

    (下转B6版), 百拇医药(熊昌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