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方式 > 吸烟 > 综合信息
编号:11983531
难寻无烟净室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4日 《生命时报》 2011.02.04
     难寻无烟净室

    前不久,一位同事被医生告知要控制吸烟量,最好把烟戒掉。此话一出,同事就懵了,他告诉医生,自己根本不吸烟。知道了实情的医生也有些无奈,直言像同事这样因为被动吸烟导致疾病的人,还真不算少,但他们作为医生,却实在无能为力。

    同事是个挺认真的人,为了这事,专门拿着医生的诊断找到领导,要求照顾一下,想和不吸烟的人在一个房间工作。领导掰着手指一算,有点困难,因为现在不吸烟的男人只占很小一部分。没办法,他只得开始了躲烟的日子,别人一点烟,他就赶紧换地方。

    除了这位同事的遭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也让我深感无烟净室难寻。

    某次我在一家相当不错的酒店就餐,看到不远处有人在惬意地吞云吐雾,于是唤来服务生,要求他们劝阻一下。服务生愣了一下,然后告诉我,实在对不起,这里并不禁烟。
, 百拇医药
    儿子在一所大学读本科,同寝室的同学中烟民占多数,屋内时常就会香烟袅袅。而且为了吸烟,这些未来的人材竟然省饭钱攒烟钱。呜呼哀哉!烟的“魅力”太惊人了。

    其实,烟草的危害无人不知:家有烟民一家受害,花钱买病;厂有烟民企业受害,千万别提安全生产,这难以保证;国有烟民社会受害,医保受累,别看吸烟不要命,真吸出了病,跑医院比吸烟的次数都多。但为何一间无烟净室竟如此难找?

    烟民在家里猛吸,在单位猛吸,对家人、同事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丝毫不考虑他人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影响,这恐怕就有劣根性作怪的原因了。当然,政府、相关机构管得不够严、不够狠,也逃不了责任。都说禁烟是一场持久战,但若不下定决心,下大力度,大概永远也禁不了。▲

    (作者为天津读者) (丁雨君)

    
, 百拇医药
    专家呼声

    烟草价格必须提高

    通过提高税率提高烟草价格,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纽约一包烟10美元,换算过来66块人民币,相当于每支烟三块钱,在中国农村都可以买一包烟了。▲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烟草制品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南加州大学预防医疗系教授乔纳森·M·沙梅特)

    禁烟须有专门法律制约

    禁烟需要相关法律配合,如广告法、烟草专卖法等。同时,在制定法律时,还应慎重选择立法名称,如采用“避免二手烟危害法”等,逐步扩大控制烟草的公共场所范围。▲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著名行政法专家马怀德)
, 百拇医药
    将戒烟费用纳入医保

    学习美国,将戒烟花费纳入医疗保险,由政府买单。即使没有医疗保险的穷人,也可以到医院领取免费的戒烟贴。▲

    (新探健康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宜群)

    警示图片要印上烟盒

    高档烟向来是礼品消费或公款消费的主要货源,如果像国外烟盒包装那样,将烂脚、烂肺、骷髅等令人恶心的吸烟危害图片印上烟盒,高价礼品烟自然就没有了市场。▲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

    党政干部、公务员该带头禁烟

    党政干部、公务员、公共机构人员要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起到示范作用。此外,建议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包括国家审计署明文规定,严禁公共机构利用公款购买香烟,收受礼品烟。▲
, 百拇医药
    (胡鞍钢)

    

    中国控烟,太多“倒数第一”

    控烟成绩仅37.3分,曾被授予“脏烟灰缸奖”

    编者按 1月7日,中国控烟报告发布,作为中国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5周年的评估,报告得出的37.3分的不及格成绩,着实让人有些沮丧。平心而论,对于控烟,5年来,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没做,加大禁烟宣传、增加无烟范围、出台各种规定……但最终很多都成了“空头支票”。问题在哪儿,下一步控烟怎么走?且听各方观点碰撞。

    1月9日,是中国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5周年的日子。作为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2011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实现完全无烟。可至今,我国85%以上的公共场所都“失约”了,且仍然没有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如果把这当作一次考试,世卫最新公布的缔约国控烟效果调查报告给我们打出的成绩只有37.3分(百分制),各项得分均为“倒数”。
, 百拇医药
    其实,早在3年前,在南非德班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就被与会的200名全球非政府组织代表授予了控烟不积极的“脏烟灰缸奖”,颁奖词是“宁要漂亮烟盒,不要公民健康”。

    此次,根据世卫对所有国家的比对,中国在无烟环境的执行情况上排最后一名,烟税排在最后一名,烟草广告禁止也排在最后一名。这些“最后一名”不仅宣告中国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失败,也宣告了实现中国5年控烟目标的失败。

    控烟履约失败不但给中国扣上了一顶“失信”的帽子,影响了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更让烟草成了中国21世纪的“第一大人祸”。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高达120万,比艾滋病、甲流等各种传染病加在一起的死亡人数还要多7倍。保守估计,2030年烟草归因死亡占40岁以上人口死亡的25%,超过300万人,烟草相关疾病的发病人数超过700万。

    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控烟工作仍然存在诸多“软肋”:控烟队伍人数少、能力弱;目前尚未围绕履约制定具体行动计划;现有法律法规与公约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还没有广泛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国内热播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泛滥;医生的戒烟建议缺失,超过九成的受访烟民在尝试戒烟时没得到任何援助;烟草盒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太小;吸烟花费不高难以抑制个人对烟草消费的需求。这些都说明我国控烟履约政策的执行不力。
, 百拇医药
    或许有些人因此而对中国控烟形势不再看好,甚至极度失望,但控烟不是一场短跑,它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博弈。如果因如今的不足而彻底失去信心,甚或破罐破摔,那才是真正致命的。中国控烟只能成功,绝不能失败!让我们牢记2011年1月9日,希望这天能够成为一个新起点,而非失败的终点。▲

    让卖烟的人控烟,真是笑话(相关链接)

    在中国,控烟难,难在管理不善。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形容目前我国的控烟机制——狐狸坐在鸡笼里讨论如何保护小鸡。

    在我国,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烟草总公司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烟草专卖局本来是政府的机构,但现在却成了烟草企业的代言人。由此不难想象,当管理者与被管理对象穿同一条裤子,甚至根本就是一家人时,何谈控烟效果?

    特别是过去3年,烟草专卖局(烟草总公司)变成了国家控烟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基本控制了整个中国的控烟工作。就像前一段媒体报道的卷烟里含重金属的问题,由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化妆品、管药品、管食品,就是不管烟草,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生产者是他,监管者是他,解释者还是他。
, http://www.100md.com
    以前中国还能积极推进控烟工作,因为烟草相关部门没有在控烟领导小组成员里面起决定作用,现在它成为了控烟领导小组成员,也让2007年以来的控烟之路异常艰难。

    我认为,工业与信息化部“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控烟工作的开展,控烟的当务之急是将其从履约小组中“请”出去!▲

    (杨功焕口述,本报记者田野整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控烟办主任 杨功焕)

    

    把烟企“请”出公益行列

    前不久,时值向世卫递交“成绩表”之时,一则关于红塔集团、广东双喜等烟草企业入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十佳杰出企业”的新闻引发各界热议。
, 百拇医药
    事实上,在删减烟草广告的压力下,参与公益营销已成为很多烟草公司的“救命稻草”。但这种所谓的公益,多是表面以慈善、公益之名向学校、青少年、灾区等捐款、举办公益活动,实质则是在免税的同时变相做广告,会对青少年吸烟产生很强的诱导作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希望工程,比如,在四川烟草希望小学的教学楼上不仅有明显的“中国烟草”标识,楼下的一块石板上还写着“立志奉献社会,烟草助你成才”的标语。据统计,目前我国以烟草品牌冠名的希望小学已超过百所。

    烟草业对“控烟”的阻挠还体现在烟草税价联动上。世界其他国家的实践表明,提高烟草税,卷烟价格上涨,可有效降低烟草消费量,但我国却存在加税不加价的现象,也就无从影响吸烟者的吸烟行为。

    此外,烟企还掀起了一场场无所顾忌的反控烟活动。首先是组织研究撰写反《公约》的《双对方案》,不但成功地阻止了将警示图片印到烟盒上,还把“降焦减害”的错误概念扩大推广。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烟草行业是政府财政收入的纳税大户,导致政府很难对其“下手”。其实对中国而言,烟草业已成“赔本买卖”。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虽然烟草制品能够带来巨额利税和庞大就业,但由吸烟产生的医疗费用和生产力损失正在逐年增加,两者的差值为618亿元。毫无疑问,烟草业是得不偿失的黑色产业,现在哪怕仅仅从经济角度算账也是如此。如果只看到“纳税大户”和就业人员众多这些暂时的“好处”,看不到长远的、更大的危害,无异于饮鸩止渴。

    所以说,烟草业已成为最大的危害健康型企业,全面控烟已刻不容缓!▲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胡鞍钢)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