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编号:12086800
活熊取胆再起风波 相关产业去留两难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2.2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从朝鲜引入我国以来,活熊取胆就一直处于争议的风口浪尖。一方面,人们指责这种方法过于残忍,是对人类文明的污辱;另一方面,这种技术的出现确实解决了部分中成药的原料难题,帮助一些农民养殖户摆脱了贫困。近日出现的归真堂事件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活熊取胆的广泛关注。那么,熊胆产业的现状究竟如何?相关产业到底该何去何从?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 徐亚静

    事件回放

    最近,一场由活熊取胆引发的网络事件迅速延伸到现实领域,引起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市场风传福建归真堂药业上市计划已经福建省环保厅初查并获得通过。而上市募资将用于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年存栏黑熊1200头两个项目。

    随后,云南卫视《自然密码》制片人余继春在其微博中写道:“福建的归真堂已经省厅初查并且通过了!如果真上市,那今年就是月熊(即亚洲黑熊)的末日。”文字后面附有一段视频,血淋淋的“活熊插管采胆汁”的画面,引来了上万次的转发。
, 百拇医药
    尽管归真堂在其网站上坚决宣传是“无管无痛引流”,但反对声和质疑声并没有减弱。2月14日有媒体报道,一直致力于救助月熊和废除熊养殖场的亚洲动物基金会,已正式发函归真堂所在的福建省证监会,反对其上市。

    其实,这并不是活熊取胆第一次引发风波。1月9日,巨人集团副总裁程晨在其微博上发出了“呼吁全国人大立法禁止一切熊胆贸易”的投票,并迅速吸引近千人参与,99%的网友选择了“赞同”。

    1月10日,《青年时报》刊登了《“活熊取胆”两会前再掀反对潮》的调查报道,详细记述了浙江温州活熊取胆业的现状。

    去年7月,上海一家药企为解决其主打产品的原料压力,欲投资1.5亿元投建养熊场利用活熊取胆,引发一片反对呼声。

    而早从2003年开始,由英国人谢罗便臣女士创办的亚洲动物基金会就开展了一系列“拯救月熊,拒用熊胆”的公益活动,各大媒体迅速跟进,进行了大量报道。
, 百拇医药
    熊胆产业有多大

    活熊取胆受到猛烈抨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类出于商业目的而残忍地迫害另一个物种”。那么,我国的熊胆产业到底有多大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机构能给出准确的数字。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市场上含有熊胆的中成药有190种,其中包括胡氏六神丸、复方斑蝥胶囊、梅花点舌丸等20余个中成药保护品种。记者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数据库,发现在名称中带有熊胆两字的药品批号约有150多个,包括熊胆粉、熊胆丸、熊胆咀嚼片、熊胆救心丹、熊胆痔疮膏、熊胆滴眼液、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复方熊胆通鼻喷雾剂等。

    临床中药学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认为,除去一些已停产的品种,目前市场上有100多个含有熊胆的中成药是比较可能的。这些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用于高热、惊厥、抽搐的急救品种,这一类比较少;用于眼病、肝病和咽喉疼痛、痔疮等的品种,这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早期由于相关法规不健全,曾有熊胆酒之类的保健品,但后来随着管理的严格,熊胆已不再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
, 百拇医药
    记者在一家医院询问得知,某企业生产的由纯熊胆粉灌装的熊胆胶囊,规格为0.2克×12粒,售价为53.13元。按此计算,每千克熊胆粉的零售价超过两万元,价值不菲。

    熊胆并非不可替代

    中药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中药剂科前主任翟胜利告诉记者,目前被一些企业宣传为“药中黄金”的熊胆粉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却没有那么神。在传统的中成药处方中,以熊胆为主药的品种很少,只有熊胆散、蚕茧眼药、梅花点舌丹等极为少数的品种。

    他说:“在过去的中药铺,熊胆粉属于‘细料药’,用量极少。这是因为一方面在过去熊胆极为难得,价格昂贵;另一方面,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必须靠群药的协同发挥作用,一味药再怎么样其效用也是有限的。”

    翟胜利介绍,熊胆药性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痉的作用,用于治疗热证。熊胆只作散剂或入丸剂使用,不入汤剂,所以临床应用很少。中医理论认为,肝胆相表里,故熊胆也能治疗肝经的一些疾病,可以清肝明目、清肝利胆。目前有数十种草药,像蒲公英、菊花、大黄、金钱草、茵陈、小柴胡等可以分别发挥上述作用,不一定非得用熊胆。
, 百拇医药
    “其实熊胆根本没有那么神,传统的含有熊胆的中成药也很少。翟胜利说。他认为,在中医临床中,因为熊胆应用很少,并非缺其不可,所以不应大量发展活熊取胆的做法。活熊取胆也不符合传统中医理论人与自然相和谐,天人合一的理念,应逐渐研究替代品应用。

    或可借鉴牛黄模式

    一位资深药材种植、销售人士说:“在中国确实存在一个巨大的熊胆产业链。完全停用熊胆将会使多少人失业?对那些刚刚靠养熊脱贫致富的农户的打击更是致命的。科学的事我不懂,但熊胆能治病,停用对那些需要熊胆的病人也不人道。我们不能光顾‘熊道’,不顾人道。”该人士还指出,市场对熊胆有需求,全面禁止养熊场只能使非法养殖和贩卖更猖獗。

    高学敏则认为,从动物保护的角度来说,停止熊胆入药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一棍子打死。禁止熊胆贸易的问题,需要林业、农业、卫生、药监等部门的协作,要一步步来。

, 百拇医药     高学敏介绍,虽然猪和鹅的胆汁和熊胆的成分差不多,但还是有区别的。目前人们对于熊胆中的一些主要成分已十分清楚,其中最为主要的去氧熊胆酸已经能够人工合成。但是对熊胆全成分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表明,猪和鹅的胆汁的成分和熊胆十分相近,能部分替代熊胆,在没有出现活熊取胆之前,就曾经用这两种动物的胆代替过熊胆,以解决原料困境。

    “熊胆到底有多大作用,是不是可以由其他药品完全替代?这还需要研究证实。但以牛黄为例,虽然有人工牛黄粉等三个替代产品,但其疗效还是比天然牛黄差了那么一点点。” 高学敏说。

    他建议,对于熊胆入药问题可借鉴牛黄的模式。一方面,对于那些用于高热、抽搐、惊厥、小儿惊风等急症的救命药,允许其添加天然熊胆;另一方面,尽快加强研究,搞出熊胆的有效替代品,对于一些非急症药品,就用替代品入药。像此前被禁止使用的麝香、虎骨都有相应的替代品。

    相关链接
, 百拇医药
    养熊取胆的兴衰

    从1989年起,黑熊(也称月熊)被归为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猎熊取胆从此结束,朝鲜发明的“活熊取胆术”正是在此前后传入我国。

    1988年11月,国家卫生部下达了《“引流熊胆”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那之后,安徽、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四川、云南、广西都建立了养熊场,最密集的是四川、云南和东北三省。

    当时所谓的“活熊取胆”是这样一种技术,即通过手术,将金属或橡胶导管插入黑熊的胆管或胆囊,形成瘘管(在体内造成的异常管道),以便胆汁能由腹部流出,存在塑料杯里。每天提取胆汁2~3次,每次30~160毫升。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无管引流”技术。这种技术并不采用“异物”制造瘘管,而是用取自黑熊腹部内的组织造瘘,被视为更加“熊道”的替代方案。1996年,国家林业部规定,必须使用“无管引流”技术采集熊胆。然而,“无管引流”技术仍然会对熊造成巨大痛苦,仍然会导致黑熊病变。
, 百拇医药
    由于动物保护等原因,1993年,林业部坚决表示,不再批准新建养熊场;1994年,又在全国范围内对养熊场进行了一轮严厉整治。目前我国经过注册的养熊场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80多家下降到68家,存栏黑熊数量大约7000只。

    熊胆入药源流及作用

    据媒体报道,早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尝试熊胆入药,公元7世纪熊胆被正式载入医书,并随着传统中医传播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据记载,熊胆味苦、性寒、无毒;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痉的作用;用于治疗热黄、暑泻、小儿热盛惊风等证;外用可治痔疮、目赤云翳。

    现代研究表明,熊胆中主要含有胆汁酸类以及胆固醇及胆色素;胆汁酸主要为去氧熊甘胆酸,水解则生成牛黄酸及去氧熊胆酸,以及主体异构体去氧鹅胆酸、胆酸及去氧胆酸等。这些胆酸通常与牛磺酸、甘氨酸结合, 并形成钠或钙盐存在, 如牛磺去氧熊胆酸及牛磺去氧鹅胆酸, 前者系解痉的有效成分。

    药理研究显示,熊胆有健胃、镇静、镇痛、促进胆汁分泌等功效;去氧熊胆酸具有促使疲劳物质的分解与排泄,增加维生素B1及B2的吸收作用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