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药业 > 观察评论
编号:11998427
中成药科技创新和二次开发成趋势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479期
     10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引导和中药科技进步的带动下,我国中成药工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已累计建设559个省部级以上的中药研究平台;拥有中成药工业企业2300余家,中药制造业资产总计2382.2亿元,中成药生产总值1871.5亿元;建成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20个,基地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企业179家,超10亿元的中药企业25家,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重点品种有208个,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为“十二五”中成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中药现代化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成药工业成地方经济新增长点

    自1999年我国中药现代化科技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科技部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先后批准建设了17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一批中药制药关键技术得到突破。

    目前,中成药工业的企业规模和效益也不断提升,一批中药及健康产品的企业脱颖而出并迅速成长,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队伍正在形成。涵盖中药农业、中成药工业、中药商业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日趋完善,现代中药产业规模进一步提高。
, http://www.100md.com
    可喜的是,目前广东、四川、吉林、贵州、天津、宁夏等省市已经把中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使中药有力地推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2008年,全国中成药工业总产值达1800亿人民币,占整个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4。中成药工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均高于或明显高于医药工业的平均水平,展现出了较强的发展态势。一个由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各方面的发展。

    创新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十五”、“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国创新型中药骨干企业崛起,中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以国内一批有代表性的中药骨干企业为例,如天津天士力集团、河北以岭药业集团、江中集团、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国内大型医药生产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现代中药产业研发的投资力度,初步建立了现代中药产品创新技术平台,强化了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形成了强有力的技术壁垒,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百拇医药
    而诸如葛根素注射液、戒毒新药福康片、奇正消痛贴膏、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药性恶性疟防治药青蒿素复方、西瓜霜润喉片、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方、薏苡仁酯、生血宁片、抗肝癌新药槐耳颗粒剂等中药新制剂相继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扩大了中药的国际影响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蒿素等研究成果为全球遏制疟疾提供了理想药物,促进了全球疟疾防治水平,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

    创新和二次开发成为趋势

    回顾近10年的发展,我国中成药工业虽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直从事中药产业研究的江西中医学院杨明教授认为,我国中成药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仍需提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中成药产业中优质高效的名优产品不足。
, 百拇医药
    第二,中成药整体工业水平较低,产业链尚待完善,缺乏标准化的专用制药工业装备。

    第三,中药产品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中药出口以原料为主和依赖老品种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

    第四,某些产品尤其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亟待开展。

    对此,杨明认为,未来中成药科研发展的趋势,将主要围绕创新产品、中成药二次开发和剂型改革展开。他表示,中药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借鉴国际天然药物的经验,建立高效、微量、准确、快速的中药有效成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科学数据阐明其药效和作用机制。

    同时,要加快中成药的二次研究与开发。对经过长期临床使用,已经证明具有良好疗效的产品,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筛选出疗效确切、市场前景好的品种进行重点开发。加快中成药剂型改革。借鉴化学药物的成功经验,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型辅料,研究开发能充分发挥中药药效的新剂型。, 百拇医药(向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