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12068894
四招让你更乐观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2日 《生命时报》 2011.03.22
     四招让你更乐观

    当杯里的水不小心倒掉一半时,你会怎么想?有人会说“糟糕,只剩半杯水了”,还有人则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

    这也许就是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看待事物的区别。美国梅奥诊所的一项为期30年的追踪研究也告诉我们,态度影响认知。他们发现,乐观的人不仅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很少得抑郁等疾病,而且还能延年益寿。与悲观的人相比,乐观的人长寿几率增加20%。而总是消极、悲观看待世界,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积极乐观呢?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心理专家史蒂芬妮·A·摩尔博士告诉大家一些简单的小窍门,可以给生活增添更多“乐观元素”。

    第一,起床表达感激之情。清晨,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美好的。起床后,试着感激你所看到的美好事物。会给一天带来美好的开端,让希望和快乐持续一整天。
, 百拇医药
    第二,没有“问题”,只有“挑战”。不要将生活中的障碍看成问题,而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挑战。你会发现,办法其实没有那么难找,任何困难也都将迎刃而解。

    第三,多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人都会受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与笑容可掬的人在一起,乐观情绪也会传染你。

    第四,睡前想点快乐的事。一天中总会有些小惊喜和欢乐时刻。试着一边回忆这些快乐的小事情,一边进入梦乡,一定是种非常惬意的享受。▲

    (徐 澄)

    

    别让治病耽误生活
, 百拇医药
    每个人都会变老,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机能逐渐衰退,开始发白齿落、步履蹒跚,甚至眼花耳聋,各种疾病也趁虚而入。

    这时,人们往往变得对衰老和疾病格外敏感,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苦恼。很多老人惧病怕老,好多事都不做了,把全部精力放在求医问药、养生保健上。他们觉得,只要找到好大夫,有好的药物、保健品,自己的健康就会有保障。

    事实恰恰相反,这种做法会给自己一种消极心理暗示:我的身体不好,必须找到高招。这种思想,反而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正常生活。

    人老了,一些病症找上门来是一种自然规律,是正常情况。如果一个老人,一点点毛病都没有,反而有些奇怪了。

    因此,老年朋友没有必要追求绝对的健康,带着症状快乐生活,照样能让生命放出光彩。特别对于那些短时间内无法治愈,甚至可能伴随终身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与其对着这些“抹”不去的症状郁郁寡欢,倒不如顺其自然地快乐生活、坦然接纳。要知道,生命的质量不仅在于它的长度,更在于厚度和内容。
, http://www.100md.com
    “心宽一寸,病退一尺”,我们大可与病共舞,把它当成伙伴。抓紧时间完成我们觉得有意义,又想完成的事,让生命充实快乐。▲

    

    挨批评该怎么办

    挨了批评,每个人都会很难受,可这又没办法避免。《哈佛商业评论》告诉你,该怎么应对批评。

    第一,不要急于辩驳。耐住性子,不卑不亢地听完对方批评的理由。这样做,对方不会小看你,也不会觉得不尊重,同时情绪得到了发泄,为你日后“反击”占领先机。

    第二,控制情绪。挨了批评,人们会感到气愤和委屈,但这些情绪会影响你的理智和判断力。不要突然发火、更不要眼泪鼻涕一大把,换取别人的同情心。从大局出发,在精神头上超越对方,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 百拇医药
    第三,敢于认错。美国总统林肯曾被下属大骂“笨蛋”,但他没有回击,而是反思自己的错误,承认下属骂得有道理。接受批评也许会“伤自尊”,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今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做到韬光养晦,不断改进。▲

    (尹 璐)

    

    女人凑一块容易闹别扭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发表在《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女人跟女人呆在一起,的确更容易闹别扭。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伊曼纽尔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异性朋友相比,女人对待同性朋友更缺乏忍耐力、反复无常,容易因为小事,比如朋友违约等,给彼此感情“降级”。
, 百拇医药
    人类学研究专家乔伊斯表示,女人通常会对女性朋友投入更多感情,因此对朋友的要求更高,连一点儿微小的错误都不允许别人犯;而对男性,则会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当然,这一点也会使女人在职场上互相监督,积极促进。▲

    (陈涓涓)

    

    年轻人丢了欣赏力

    多读点书就能提升内涵

    社会心理学家鲁鸣教授写过一本《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书中,软能力的缺失,将使20年后中国年轻人不仅丢失非专业能力等软能力,而且专业水平等硬能力也会下降。
, 百拇医药
    欣赏能力就是这样的一种软能力。现代社会,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商业的需要、快餐文化的盛行,使人们的认识和判断准则频繁切换。年轻人无暇静下心来,思考和探求什么是真善美,更没有工夫谈古论今、品味高雅艺术。

    另外,喧嚣的社会风气、急功近利的氛围、程式化的高效工作,使得年轻人普遍缺乏耐心。他们难以抽身,捧一本古书,体会文化的价值;找一处风景,感受自然的静谧;甚至很少有人想过,隐藏在华丽都市背后的,也许有更值得探寻的厚重。

    事实上,欣赏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的产物。十几年前,圆珠笔被认为会“败坏”写字笔锋,不允许学生用。而如今,中小学生已经习惯了圆珠笔、签字笔的简单快捷;洋洋洒洒、吐露情怀的书信,已被几句话的电子邮件取代。这样的环境,欣赏能力从何谈起?

    因此,在给年轻人挑刺之前,我们不妨首先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让他们从小学会欣赏;此外,对快餐文化适当加以限制,添加内涵,而不是单纯“选秀”。比如,阿联酋的《百万诗人》节目,比的就是吟诗作赋、文学才华乃至思想境界,引导和提升观众的鉴赏力,带来艺术享受。▲
, 百拇医药
    (河南省精神病院副主任医师张玉娟)

    

    提意见先说“我觉得”(沟涌艺术)

    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沟通的需要。”要想良好沟通,表达意见前,不妨先说句“我觉得”。

    “我觉得”是陈述的说法,能直截了当地摆明个人观点和立场,避免含混不清、引发歧义。从对方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只代表想法、而不是决定,会让人觉得受到尊重。还能在语气上有所缓冲,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在争论问题时起到情绪稳定作用。

    当然,除了提意见,含有“我”的句子不要用太多,否则会让人觉得你太过自我。▲
, 百拇医药
    (安莉)

    

    不和大家吃饭会伤同事感情

    职场人士一天中至少1/3时间在办公室度过,如何与同事交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可是,如果不注意细节,很可能“伤人于无形”,使同事关系大打折扣。

    第一,不参与讨论。工作累了,大家可能会谈些琐事,能缓解压力、交流感情。如果从来不参与这种讨论,时间一长,工作上的事情大家也想不起跟你说了。

    第二,拒绝零食。带点小吃、特产相互分享,或者获奖了请客,是表达友好的重要途径。要是因为“正忙着”、“不想欠人情”等拒人千里、或表示不稀罕,人家也会觉得你曲高和寡、难以相处。
, 百拇医药
    第三,行踪诡秘。不要老在单位“玩失踪”,告诉领导和同事你去哪里是尊重,会让彼此产生信任和责任感,还能帮你处理急事。

    第四,不分享好消息。知道了一个好消息,认为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就不说,这样很容易错过一起高兴的机会。好消息不怕迟,更不怕重复,多鼓掌庆祝也就多了快乐。

    第五,常和一人“咬耳朵”。对待同事一定要平衡,不要对某一个人特别亲近或疏远。若是总和同一个人说悄悄话,也许你们两个亲近了,但却很容易疏远了更多的人。▲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医师尹璐)

    

    说到做不到就是想偷懒(心灵探索)
, http://www.100md.com
    专家建议:每次只做一步,定好最后期限

    我们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每个人都想说到做到,可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事与愿违。

    事实上,很多事情的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写材料,讨论时妙语连珠,可真正动笔谁都写不出来,真是“人人嘴上有,人人笔下无”;计划好锻炼,可周末醒来,想想还是呆在家最舒服……想法跑出十万八千里,行动却原地踏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美国心理治疗师布鲁若分析了几点原因。首先,无法忍受挫折。要做的事虽然很重要,但却很可能遇到麻烦,因此,我们更愿意做那些开心的、不费脑子的事情。其次,担心做不好。有时我们之所以迟迟不肯开工,说到底是怕自己不能胜任。因此,只要不做,就可以避免失败。最后,懒惰是人的本能。我们有太多的人和事必须照顾周全,工作、家人、朋友,还有许多忙也忙不完的琐事。面对这些义务和责任,只有想办法“偷偷懒”,才能暂时忘掉烦恼。
, 百拇医药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执行力,让我们说到做到呢?美国心理学家尼尔·菲奥里在《战胜拖拉》一书中,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第一,设立小目标。一定要把大而复杂的工作,转化为小而简单的详细步骤,每次只专注眼前的一步。第二,规定最后期限。《我要更专心》一书作者,精神科专家凯瑟琳·纳多表示,给自己一个必须完成的时间,才能激发动力。第三,列个清单做好安排。哲学家贝尔纳认为,清单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让人得以学会科学分配任务。最好先了解各种事情大概需要多久,然后排出轻重缓急、逐一解决。第四,厌恶疗法。时刻提醒自己,拖延可能带来的后果。必要时可以在手腕上戴个橡皮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就用它弹一下自己,起到提醒作用。▲

    (河南省精神病院副主任医师张朝辉)

    
, 百拇医药
    微博,让人欢喜让人忧

    想说就写,三言两语,或记现场,或发感慨,或晒心情,以140个字为篇幅限制的“微博”,就这样成全了所有人想“说”、想“听”、想“知道”的愿望。

    微博正在给中国公众带来崭新的话语空间。刚刚过去的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注册用户数量达到1.2亿,增速高达837.5%,创下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之最,预计未来两年还会进入爆发性增长。

    多起公共事件当中,微博平台越来越呈现出影响舆论甚至制造焦点的力量。2010年4月,玉树地震,中国平面媒体第一次借助微博,在闭塞偏远的灾区也让消息传播。2011年春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网友与公安部门、媒体等社会力量结合,迅速解救了数名儿童,微博“打拐”为兔年春节涂抹了一层人文的亮色。无论事大事小,微博对于现实的反映可见一斑。寥寥几句,不仅有最及时的传达,最真实的现场,最具“原生态”的民意表达,更有群众智慧和精神的迸发、集聚,这正是微博的力量所在。
, 百拇医药
    没有人会对微博的作用视若无睹,然而,透明的“现场直播”,难免导致个人信息的大量流出;碎片式的信息传递,更是为虚假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还有人提出担忧,只言片语的表达方式,会不会让我们的思考习惯变得过于简单,造成国人文学水平的下降,以及对传统经典的遗弃。究竟要怎样借助微博“发声”,怎样有效合理运用微博“力量”,如何保证其公信力和真实度等,都有待我们在未来去思索、去考量。▲

    (作者为媒体评论员)

    @开微博 赶上潮流

    这年头,没个“围脖”(微博的谐音),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如今,“在你微博里看到……”都快替代“吃了吗”,成为年轻人最常用的打招呼用语。

    与电视的13年,互联网的4年相比,微博仅用了14个月,就达到普及。无论普通大众、明星学者纷纷开微博;政府部门将它作为沟通民意的渠道,各大企业也忙着用微博聚集商机。
, 百拇医药
    “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模式,让每个人都有话语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体现,很容易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分析说。但是,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的研究发现,很多人注册微博后,马上把它丢在一边。对于他们来说,开通微博恐怕仅仅是为了跟风赶时髦,或者害怕落伍,被人看成“异类”,甚至被朋友孤立。

    事实上, 赶潮流无可厚非,但若明明不喜欢凑热闹、却勉强逼着自己和他人保持一致,就有些难为自己了。毕竟,微博只是一个工具,它应该成为生活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写微博 发泄压力

    “微博不用正襟危坐地噼啪打字,它很便捷,随时想随时发。”被称为“微博女王”的演员姚晨说。的确,哪怕是没有学过语文的人,只要会发手机短信,就能写。

    一方面,一两句话的碎片化写作,摆脱了作文格式的束缚,也降低了人们发出声音的门槛,满足了人们与生俱来的“传播欲”。另一方面,写微博能非常直接地得到认可和赞扬,几秒钟的时间写上寥寥数语,就可能有人关注,满足了自尊的需要和成就感。因此,关注自己的人越多,越爱写。根据统计,微博的力量是博客的200倍,一条微博发出后只要30秒,就可以得到微博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目击”。
, 百拇医药
    此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何燕玲表示,微博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使人们有机会随时表达情绪和感受。新浪网的一项的投票也显示,关于写微博原因,“感情发泄”占到了53%的比例。特别是在现代强大的社会结构面前,人们很容易感到自身的渺小,从而更加需要表达、张扬自我。因此,只要心有感触,大家都喜欢加上点评,发到微博上。▲

    @沉迷微博 引发焦虑

    微博的火暴,衍生出“围脖控”、“格子控”等流行词,特指那些对微博极度喜爱、欲罢不能的人。就像白领邓林所说的,“微博让我又爱又恨,泡在微博上开心又充实,一扎进去就不想出来;可是,生活和工作也饱受影响,上班时心不在焉,女朋友也数落我。有时,我想关掉电脑和手机,可没有它全身难受。”

    过度依赖微博,成了心理学家关注的话题。有的人每天要发几百条内容,上个厕所也要微博“广而告之”,他们会反复打开和刷新页面,若发现没有评论或转帖,就会有失落感,感到不舒服。专家表示,这是极度渴望关注、希望被崇拜的典型表现。他们可能比较追求完美,内心得不到满足,希望通过不断发布信息、展示自我,得到关注和追捧。
, http://www.100md.com
    但是,这些微博内容很多都是“垃圾”信息或者牢骚话,时间长了反而影响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形象。因此,如果一旦发现“围脖”变成解不下的枷锁,就要警惕。可以试着用其他兴趣爱好来替代,必要时要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看微博 多交朋友

    上微博做什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73.5%的人选择“了解最新资讯”,66.6%选择“参与感兴趣的话题讨论”,52.1%选择“了解朋友动态并保持联系”。可见,看微博,也就是网友们所说的“围观”,是玩微博的重要理由。

    首先,看微博带有一定的娱乐性。你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轻松看一眼,就能了解世界发生了什么、大家关心什么,为聊天交友源源不断地提供“素材”。其次,拉近人际距离,分享心得和感受。多数微博是以普通人的生活小事为内容,比如在“同学网”上,一个“中午吃什么”的话题,就聚集了上千人热议,让人觉得“知音”无处不在。最后,还有一部分人属于“自娱自乐”。他们习惯了默默品味自己感兴趣的微博,却很少发表评论。通过关注他人,进而审视自己、解读世界。
, http://www.100md.com
    专家指出,微博盛行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远。对此,提醒大家,微博重在发表主张、传播信息,最好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最理想的交流或交友平台,对各种信息保持客观、理性的判断,不要轻信。▲

    @不玩微博 也是自由

    有网友表示,现在有了新的人类二分法:玩微博的和不玩微博的。

    有一些人,对微博保持冷眼旁观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微博的未来不置可否。他们之中,有人是因为对网络或电子信息不感兴趣;有人是为了特定独行、彰显个性;也有人对微博提出了思考和警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教授于长江认为,过于依赖微博会让人变得思维简单、观点偏激,陷入简单的感性认识,不去深入思考,最后失去判断力。还有人说,微博可能在商业营销、明星效应有推动作用,但对普通老百姓就是个抒发情感的小工具,没必要神化。

    因此,有专家提出,微博可能更适合娱乐化的语境,而不是所有公共话题。此外,对于“爆炸”新闻,务必多方求证,不可盲目放大。最后,尽量不要发表语言过于尖锐、甚至危言耸听的信息。特别是本身言行偏激的人,可以适当少接触微博,或者在发微博前先打草稿,删除不恰当的语言。▲
, 百拇医药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徐李燕采访整理)

    

    艺考不是一条捷径

    录取率不足1%,明星梦炒得太凶

    日前,艺术类专业招生,也就是俗称的“艺考”落下帷幕。今年的艺考依旧“高烧”,成千上万的考生奔波在各个院校间赶考。据报道,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现场报名人数达3700余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报考4392人,而录取率不足1%。

    除了百姓精神文化需求增加外,艺考的高温不降,恐怕还与现代人渴望成功、希望走捷径的心理有关。首先,曲线圆大学梦。艺考对文化课要求比非艺术类专业要求低得多,是读大学的捷径。其次,“明星梦”的宣传。孩子们看到年纪相仿的人迅速走红,难免跃跃欲试。涉世不深的他们,以为有漂亮的脸蛋就能当明星。最后,寻求生活“跳板”。还有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考上艺术院校,即使不能出人头地,也容易与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打交道,将来可以嫁得好。
, 百拇医药
    事实上,年轻人越来越希望一夜成名,是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30年前,年轻人都希望踏实当律师或医生等,而现在,多数年轻人则梦想成为奥斯卡奖得主或者流行歌星。明星表面的光鲜、一夜成名,给很多中小学生造成假象,让他们心浮气躁,不愿脚踏实地学习。

    我们有必要意识到,成功没有捷径可走,不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梦想就只能是虚无的肥皂泡。家长和孩子不要让暂时的名利蒙住了双眼,用一生去赌不可预知的梦想。最后,年轻人更要摆正心态,把兴趣和特长放在人生规划的首位,而不要盲目跟风。▲

    (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医师陈贵兵)

    

    好朋友也有标准
, 百拇医药
    哭泣时递来纸巾 吵完架主动找你

    谁是真正的好朋友?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没有固定答案。小时候,好朋友是和你分半块红薯的孩子;长大了,好朋友是分享你梦想的听众;工作了,好朋友是跌倒时伸手扶你一把的人;老了之后,好朋友或许就是能和你一起打发孤单的人。

    一首英文诗里写道:一般朋友到你家会很客气,而好朋友想吃什么就拿什么;一般朋友没见过你流泪,而好朋友的肩头留有你的泪水,并给你递上纸巾;一般朋友不知道你父母叫什么,好朋友会保存你父母的电话号码;一般朋友睡觉时接到你的电话会不高兴,而好朋友会赶紧问“怎么不早点打电话?”一般朋友争吵后就不怎么联系了,而好朋友吵架后,会主动找你。

    好朋友就是这么简单的几条吗?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还表示,好朋友是一种随时间发展,会日益亲近的关系,至少具有两条特点。第一,真诚、透明地交往。这不是指无话不说,而是能说心里话。比如,对方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生气得说了他几句,好朋友会知道这是你的真性情,不会怨恨在心。第二,积极关注对方。好朋友会主动去关心、在意你,观察你的喜怒哀乐。想一想,如果一个朋友好几年没见,还能记得你喜欢吃红烧茄子,而另一个每天见面的朋友却不知道你不能吃辣,谁是真正的好朋友自然显而易见。
, http://www.100md.com
    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离不开好朋友。也许最值得做的,是更加珍惜身边的好朋友。▲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精神心理科任峰)

    

    女人口才胜过男人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都说女人爱碎碎念。但事实并非如此,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女性要比男性善于沟通,而且说的话也不比男性多。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谈论新闻时事等严肃话题,还是说说家长里短,男人在社交场合使用语言的能力都显得要比女性差。他们可能会不断重复一些多余的、不包含任何新信息的礼节性语言,并且反复使用同样的字眼。即使赞扬他人,那些话听起来也显得没有什么诚意。而女性正好相反,她们在称赞别人时,语言更加具体,听起来更加真诚。

    此外,研究人员还打破了女性爱唠叨的传统观点,他们总结了56项类似的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平均说话的数量要比女人多。▲

    (方留民)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