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
编号:12069593
阴性艾滋病究竟存在否? 心智健康才是健康个体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510期
     阴性艾滋病究竟存在否?

    5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发布了其对“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的研究结果。10日,卫生部对此回应表示,该研究成果和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总体上一致,这类人群没有感染艾滋病——

    建议不再使用“阴性艾滋病”

    “我们认为,钟南山院士的研究成果和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这类人群没有感染艾滋病,这是肯定的。国内外权威机构检测结果,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新的病毒或者未知的病毒,所以建议媒体不要再用‘阴性艾滋病’这个词了。”5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回应钟南山团队的研究成果时首先强调了这一点。

    据悉,钟南山团队对受检人员进行的艾滋病抗体初筛试验和白细胞HIV核酸荧光PCR检测显示,60名受检的自述疑似艾滋病病毒感染人员HIV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 http://www.100md.com
    该团队对受检人员进行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和人类疱疹病毒4型(EB)6种病原体的核酸荧光PCR检测显示,总检出病原体阳性患者数为48人,占到80%, EB病毒最普遍,检出阳性共33人。

    是否由EB病毒引发需论证

    “EB病毒是不是导致这一人群发病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病毒学、性病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方面的专家,还需要做进一步论证。” 邓海华表示。

    邓海华说,钟南山所在的研究所提到的发现了这个人群EB病毒感染检测率达到了55%,这个和他们发病有没有联系,来自长期从事EB病毒研究的权威专家曾毅院士的意见是,EB病毒是健康人群中很常见的一种病毒,3~5岁儿童的感染率达到90%以上,而且以后是终身携带,一般不会引起这个人群所说的这些病症。
, http://www.100md.com
    除了EB病毒以外,健康人体中还存在一些其他常见的病毒或者细菌,比如这次提到的巨细胞病毒。亚洲人和非洲人几乎百分之百感染有这种病毒。疱疹病毒人均感染率达到80%~90%,而大肠杆菌感染率达到了100%。微生物在人体内可以广泛的存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致病。

    没有证据表明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

    卫生部表示,他们所开展的六个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通过虚拟空间走到一起的人群,不构成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会对其他人构成健康的危害。

    卫生部再度重申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没有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

    同时,卫生部也不否认这个人群每个个体都可能有这样或那样身体上的不适,建议他们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
, http://www.100md.com
    链接

    “阴性艾滋病” 事件始末

    这一群“患者”自认为感染了一种“未知病毒”,可通过唾液与血液传播,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患者会出现淋巴肿胀、皮下出血、舌苔生绒毛等症状,但临床报告却显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3月24日,新快报以《他们,到底得了什么病?》为题报道了这个阳光下的“怪病”,受到了卫生部的重视。针对此,卫生部迅速启动了京粤等6省市调查,纳入流行病学调查的各省疾控中心在多个地方采集的59个患者血样,送往美国的化验室进行检测。至3月31日,对1/3的样本检测表明,没有发现新的病毒。

    3月25日,钟南山致电新快报记者,请新快报代为招募“患者”,抽取血样进行检测研究。当晚,新快报记者即通过电话和QQ与多名“患者”联系,1小时左右已有多位“患者”有意参与此项研究。
, 百拇医药
    4月5日,就阴性艾滋病一事,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阴性艾滋病”在网上已经炒了好几年了,实际上是一些人“恐艾”症状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新的未知病毒,不必恐慌。

    5月6日,钟南山在广州市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针对60名“阴性艾滋病患者”的研究结果。60名“患者”中,48人病原体检测呈阳性,33人检出EB病毒,12人检出沙眼衣原体(CT),7人检出淋球菌,8人检出巨细胞病毒,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未发现未知病毒。检测结果与卫生部基本相同。

    钟南山强调:“阴性艾滋病”说法并不准确,建议取消。所谓的“未知病毒”大部分为EB病毒,非常常见,公众的兴趣集中在“未知病毒”的探寻,而非疾病本身的治疗,恐慌被放大。 (黄心)

    
, 百拇医药
    心智健康才是健康个体

    在一个从众的时代,你能否在大家抢购食盐的时候纹丝不动,你是否在“阴性艾滋病毒”蔓延前依旧坦然;在一个浮躁的年代,你可否漫不经心面对“超级月亮”带来超级灾难,在“核辐射”灾难面前淡然微笑,这完全取决于个体差异。有些人面对谣言可以坦然面对,但有些人却耿耿于怀,寝食难安;前者可以说是许多人的榜样,但后者也不能说他无能,毕竟性格决定了一切。本文也无意整齐划一所有人的性格,只是在你无措之际,给你一点“抗体”。因为,集体无意识的悲剧往往可以溯源到每个个体,个体心理康健才是阻抗谣言的根本所在。

    很多人的理解:身体没有缺陷,生理上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过去传统的定义也是这样认为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今天,这个认识已经过时了。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曾经给“健康”重新定义,现在我们把它称为:健康新概念认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而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处于完好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心理暗示对身体的影响很大,就拿普通人来说,有时候心里觉得不舒服,身体就会感到特别累。
, 百拇医药
    这次“阴性艾滋病”恐慌,就是不少人不健康的体现。根据专家初步解释,他们得了一种心理病叫“费滋病”(而不是传说中的“阴性艾滋病”),该病与艾滋病的症状相似,但艾滋病检查却为阴性,无生命危险。这种病也叫假性艾滋病综合征,就是由于病人强迫认为自己是感染者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类似艾滋病感染的神经官能症状,其实并非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这些怀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的人群,往往整天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在长期忧虑紧张的情况下,特别是长期的神经紧张(如恐惧、着急),极易引起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腹泻、口干、无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状的产生。

    克服这样的心理障碍,才能强化自己的分辨能力,比如,分辨网络“传播”信息的真伪能力,在QQ、手机等媒体信息的蛊惑面前按捺内心的能力,精神状态不受公众煽动的能力。一个个健康心理的个体犹如一块块坚实的花岗岩石,由此垒砌的大堤可以抵挡所有的谣言和病毒侵蚀。 (林克)

    
, 百拇医药
    科学传播是最好的杀毒软件

    “阴性艾滋病”事件,传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检讨环节。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传播手段日新月异,这本来是好事,可伴随着喧嚣和浮躁,导致科学的传播越来越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怪象。

    科学诞生于西方,就是分门别类的学问。中国人接受科学这个舶来品的百年历程,也是一个科学普及的过程。

    科普究竟是什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提法是“讲解科学知识”,80年代的提法是“公众理解科学”,当今的定位是“科学传播”。

    科学的传播在当今亟待加强。而且,公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受的受众了。科学经费依靠国家投入,公众作为纳税者,有权利知道为什么要做,怎么做;科学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公众有权利知道科学好的方面,坏的方面。公众不是单纯的受众,也不是唯一的受众。从事特定领域研究的科学家也应该接受科普。他们也是人,思想也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不会天然地具有科学精神,因此也要接受科学的洗礼。还有,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在各类非科学、伪科学层出不穷的今天,在信息过剩面前,获得真知灼见成为迫切,在泥沙俱下面前,能够去伪存真成为首选。这些,只有科学传播才能完成。
, 百拇医药
    尤其在各类“病毒”般的谣言、流言肆虐之下,科学传播还是最好的“杀毒软件”。这次“阴性艾滋病”蔓延过程,主管部门科学的传播是可圈可点的。不仅及时做出反应,还及时发布检测结果;不仅反应、跟进,还主动介入,动态监测,及时引入第三方权威实验并再次及时通报。这样的传播辅之于科学手段,就能够有效地杀死各类“病毒”。

    构建这款杀毒软件,最根本的就是要传播科学的精神。有关专家认为,近几年频率越来越高的以讹传讹、谣言四起,屡屡引发公众情绪的集体失控。弥补这一国民素质的短板,不仅需要科普知识的“补课”,也需要注重培育国民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也就是要传播科学的精神。

    科学的传播将科学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准确传达到公众那里并与之形成互动,是屏蔽各类“病毒”的有效手段;学习和适应独立思考,则是构建“杀毒软件”的核心所在。对外界信息,善于甄别,减少依赖,强化依靠个人决策做出独立的判断,减少“从众”和“跟风”,增强思考和质疑,是防范“病毒”入侵的良药。(九木)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性传播疾病 >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