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访谈
编号:12067480
脑科手术,我们有“撒手锏”(天下名医13)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0日 《生命时报》 2011.05.20
     本报专访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许百男教授

    作为人体的“司令部”,大脑是人体最大的神经中枢。这里分布着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功能区交错重叠、错综复杂。因此,脑部手术一贯被业界认为“难度极大、风险极高”。但在解放军总医院,却有一群人,无畏求索,迎难而上,挽救了无数脑疾重症患者。这个优秀团队的灵魂人物,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许百男教授。

    治好一个病人,幸福一个家庭

    4月28日上午,在神经外科一病区,温暖的阳光洒在17岁小姑娘王淇洁的病床上。她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叔叔好!”见到有人来,她主动打着招呼,并拿出了她亲笔绘制的卡通狗给大家看。面对这位花季少女,有谁会想到,就在一周前,她还是个语言、行动存在障碍的脑瘤患者。

    20天前,正在冲刺高考的王淇洁,突然连续呕吐、说不出话,右手也不听使唤。突如其来的病魔,让她和整个家庭陷入了黑暗。
, 百拇医药
    辗转多家医院,许多专家都束手无策。淇洁的家长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许百男教授立即组织全科20余人进行会诊,病情很快锁定为左额叶占位病变,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且恶性程度高。因肿瘤位于左额叶,与运动、语言等功能区紧密相连,要想全部切除且不损伤神经功能,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生命。

    “主任,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她!孩子要是没治了,我和她妈今后可怎么过啊?”患者家长的期盼,让许百男和同事感到了肩上的重任:能否治好一个病人,关乎一家人的幸福。同样身为家长的他,对淇洁父母的心情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许百男组织了3次全科大讨论,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4月21号,手术顺利完成。3天以后,淇洁就能下床活动了,语言、右肢功能很快恢复正常。

    被其他医院同行视为禁区的手术,在许百男这里顺利解决了。“我们有自己的‘撒手锏’。”他风趣地说,术中磁共振系统和神经功能导航系统,帮助他们有效降低了致残率、致死率。
, 百拇医药
    “不怕时间晚,就怕工作懒”

    说起这个科室的“撒手锏”,许百男言语中满是自豪。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场强术中磁共振系统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临床应用的主流。但是对于系统性能的认知,当时国内还是一片空白。许百男利用出国参加会议、参观访问等机会,先后到欧洲、北美地区多家医院深入考察。终于,在2009年2月,国内首台高场强术中磁共振系统在总医院成功安家。

    在术中磁共振与神经功能导航应用与研究方面,许百男带领的团队起步并不早。但他们始终坚信,“不怕时间晚,就怕工作懒。”起步之初,许百男和项目组成员就立下铮铮誓言:“一定要在世界医学论坛上发出我们的声音。”

    随着病例的不断积累,每天进行磁共振扫描的患者有几十人,同时还需要完成各种功能结构分析及重建,任务十分繁重,加班到深夜,成为了这个团队的常态。
, http://www.100md.com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的辛劳,他们创立并完善了一整套安全高效的术中磁共振系统运行机制、建立了一个世界领先的病案数据库。无论病例数量,还是数据的详实程度,在亚洲,一枝独秀,其医疗及科研价值不可估量。

    下一个目标: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许百男的努力换来了全世界同行的肯定。

    “真没想到,这里的技术水平居然能超越我们,你们真的很了不起!”2009年4月,在总医院神经外科参观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皮特·布莱克情不自禁地赞叹。让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术中磁共振系统创始人如此折服的,正是许百男带领团队后来居上创造的业绩。

    今年4月12日,全球神经外科顶级会议——第79届美国神经外科年会现场,两位中国专家的论文发言一结束,2000多名与会人员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这两位中国专家就是许百男和同事陈晓雷。他们有幸成为此次会议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唯一的大会发言单位代表。

    同样的精彩,也在欧洲上演。在瑞士苏黎世,作为世界术中影像学会2011年会特邀代表,许百男做了半个小时的重点发言。

    如今,总医院神经外科声名远播。昔日走出国门学习取经,今朝国外同行前来进修。面对喜人的变化,许百男却显得格外冷静:“要想保持优势地位,把总医院神经外科打造成为同行业的领跑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朝着下一个目标,许百男和他的团队踏上了新的征程。▲, http://www.100md.com(本报特约记者 王继荣、罗国金、王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