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药学版 > 临床药师
编号:12104370
过度输液问题根在哪儿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1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7.21
     □ 王树平

    感冒,输液;拉肚子,输液;咳嗽,输液;牙痛,输液……时下,无论是大医院或社区诊所,医生对患者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多数选择输液,输液已经成为临床主要的用药途径。据权威人士透露,2010年全年中国人用了104亿瓶输液,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临床上,有人将多种因素引起的过度运用超出疾病诊疗根本需求的诊疗手段的过程,称为过度医疗。其基本特征有:诊疗手段使用超出疾病诊疗的根本需求,不符合疾病规律和特点;采用非“金标准”的诊疗手段;费用的超出与疾病对基本诊疗需求无关的过度消费;超出当时个人、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再加上与国际输液使用平均水平的比较,在我国输液“过度”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在我国的临床用药中,普遍存在输液“过度”呢?杏林园中一棵树枯萎了,那是这棵树的个体有病,如果一园子的树都枯萎了,则应该是土壤和环境问题。笔者认为,我国“过度”输液现象的产生大致有如下原因:
, 百拇医药
    在前几年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由于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和财政体制处于转型阶段,国家对医疗事业投入不足,补偿机制又不到位,医院走向市场化道路。于是“医院需要赚钱养活自己,赚钱就要扩大规模,扩大规模要有资金,资金要靠贷款,还贷款就必须赚钱”。而医院赚钱的办法就是要卖药,多卖药,这中间就包括了输液。换言之,是体制、机制把医院推入了“过度”输液的歧途。

    我曾经问过一位基层医疗机构的大夫:一般感冒需要输液吗?答曰:输。又问:为什么呢?答曰:症状改善快。又问:用口服药不行吗?答曰:现在的人时间多宝贵啊,吃口服药需要耗几天才能好,这样还有谁找你看病啊。这确实是大实话,市场化因素导致医疗机构之间争夺患者的竞争愈演愈烈,选择输液用药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也是医疗市场竞争的一个手段。另外,医生是人,不是神,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劳务收入与医疗创收挂钩的情况下,“大处方”、“过度”输液也就有了由头。

    如果单单把“过度”输液的原因归结为医院“利欲熏心”,显然有失公允。在很多患者眼里,输液成了好得快的代名词,很多时候患者会主动提出要输液。前几天,遇到一个家长带孩子来医院看病,说孩子这几天咽喉不适伴咳嗽,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希望能通过输液快点好。于是接诊医生就按照家长的意思开了输液。在当前医患关系中,信任危机已成社会病。患者担心医生不负责任,医生害怕患者“找麻烦”。很多医生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尽可能把病情说得严重一些,把检查开得全一些,把药用得多一些,以便在“举证倒置”时处于主动。在这种医患双方都带着“自我防范”的氛围下,输液怎能不“过度”?
, 百拇医药
    一方面医院临床路径还处在倡导期,大多数医院还缺乏合理的临床流程和诊疗常规来规范医疗活动;另一方面,疾病治疗效果存在不确定性,不仅仅受医生行为和用药合理性的影响,也取决于其他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因此,即使出现“过度”输液问题,也很难界定。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健全,第三方制约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中缺乏对就医行为的合理性审查,政府和社会缺乏对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合理性的监管、审查机制,医保部门对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的制约机制也不完善。所以,“过度”输液室因为没有“度”的限制,才出现了“过”。

    当然,任何规则的制定与坚守,有赖于人的道德与品性。我们不能指望人人自律,所以才需要制度约束。可是反过来,制度的实施需要所有参与者恪尽职守。白求恩曾经说过:“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面对渐次展开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对种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我们医务工作者们格外需要像白求恩那样,崇尚荣誉和道德,才能守住医疗的“度”。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