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2104864
健康教育者不能丢了公益(健康时评)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2日 《生命时报》 2011.08.02
     要说现在老百姓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还真不少。比如,图书报纸、广播电视,还有走近百姓的各种讲座等等。然而,如此全方位普及的结果却是,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百分比仅为6.48%。原因何在?

    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某些健康教育者不负责任的宣传也难逃其咎。就像我们常常看到的,普及知识的“健康讲座”变成了药品、医疗器械的推销场;传授保健常识的健康教育者,变成了商家雇佣的“大忽悠”。过浓的铜臭味,已经让某些健康传播行为与公益性渐行渐远。有“专家”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引发公众的恐慌;也有“专家”甘做不良商家的“托儿”,故意误导消费者,骗钱误病。

    健康教育者不是不能谈钱,“健康讲座”也不是必须全免费,但“健康讲座”的公益性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这话用在健康教育者身上,也非常合适。因为只要屁股坐到了“钱”的一边,在讲座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插入“隐性广告”,或是帮别人一起牟利,或是为自己扬名。这几年,之所以“健康讲座”的声誉下降,就是因为功利性太强。因为丢了公益性,“伪讲座”大行其道;因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健康教母”之类的“伪专家”才会兴风作浪。

    虽说传播健康知识的人,只是动动嘴皮子,但他们过度追逐功利的一番言论,对社会的危害却相当大。由于公众对真假健康知识缺少鉴别能力,往往对专家充满期待和信任,他们会把专家的一言半语化作身体力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就如已被打下神坛的张悟本,一套生茄子、绿豆汤理论,不知被多少人奉为准则,并因此延误了正规治疗。

    健康教育这一工作是神圣的,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一位健康教育者,每次开口做讲座时,是否能摸着良心说:“我是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听者的。”▲

    (作者为山东学者), http://www.100md.com( 张铁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