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评论 > 分析评论
编号:12212361
救命“孤儿药”断货别重演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26日 中国医药报 2011.09.26
     救命“孤儿药”断货别重演

    □ 李 帅

    备受关注的“个案”

    只有一家企业在生产

    今年7月,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开始遭遇断货危机,近3个多月以来,在药监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新的一批药品即将于“十一”前后上市,市场供应有望逐渐恢复……

    “药荒”过去后,如何避免类似的“药荒”重演,这是必须深思的课题。

    备受关注的“个案”

    鱼精蛋白,全称为“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是一种碱性蛋白质,目前几乎90%的心脏外科手术需要依靠它才能进行。
, http://www.100md.com
    据专家介绍,心脏手术时需将血液引出进行体外循环,而为了避免血液凝固,必须使用肝素抗凝;当手术做完后,为了恢复血液的正常功能,就需要鱼精蛋白来中和肝素,否则就会造成大出血。因此,鱼精蛋白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且没有替代品。

    但就是这一“救命药”,却于今年7月在北京、南京、武汉等地纷纷遭遇断货危机,致使不少心脏手术在医院被迫叫停。

    截至9月中旬,杭州一些省级大医院的鱼精蛋白库存量仅够十几个病人使用,而在此之前,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阜外医院的鱼精蛋白早已告急,不得不从浙江省的医院调拨了部分药品救急。

    “救命药”的断货危机,一时引起国内媒体纷纷关注,并进行了大量报道(本报也于9月20日在综合新闻版关注此事)。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得到媒体关注的鱼精蛋白断货事件并非是一个特例,其他一些救命药也同样遭遇过断货的威胁。比如在心脏手术中用来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碱”和防止心律失常的“利多卡因”,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就曾出现过较严重的缺货现象。
, 百拇医药
    此外,在全国范围内,自2007年7月份开始,被血友病患者称为“救命药”的凝血八因子就曾出现断货,面对有病无药的尴尬,患者和医生都无能为力;同样是在2007年,癌症术后、烧伤病人和重症肝病患者的“救命药”——人血白蛋白也全线缺货。而更早些时候,曾有患儿家长跪在医生面前请求其给孩子打一针“新斯的明针”(一种治疗重症无力疾病的救命药),但医生却无计可施,因为这种药在当时已经销声匿迹……

    只有一家企业在生产

    目前,国内拥有鱼精蛋白生产批文的企业只有3家——多多药业有限公司、悦康药业集团北京凯悦制药有限公司和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但实际上,目前仍在生产的只有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一家,其他两家在3年前就已经停止生产了。

    而这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无疑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注定难以保证长期稳定供应市场。而此次鱼精蛋白的断货,也正是源自于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这家唯一生产商的一次“正常”的市场行为。
, http://www.100md.com
    根据“第一生化”方面公布的数据,2010年该公司共生产销售鱼精蛋白120万支,平均每月10万支,但今年1月~8月,企业仅向市场投放20万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料的改变。

    据了解,“第一生化”生产鱼精蛋白的历史已有几十年,其多年来一直从青岛一家供应商处采购原料,直到去年下半年,该供应商表示不再提供原料,“第一生化”便开始与原料上游公司直接接触,自行加工硫酸鱼精蛋白原料粗品。由于原料改变,生产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同时新生产出的药品也需要按规定进行一定时间的质量稳定性检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第一生化”自7月起开始被迫减产。

    但“第一生化”方面同时表示,“十一前后”以新原料制成的第一批9万余支新产品将全部投向市场。

    此外,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协调下,悦康药业重新开始生产鱼精蛋白,并且首批产品已经通过了北京市药监部门的检验,计划“十一”后上市,缓解目前的紧张局面。
, 百拇医药
    不同于“消失的廉价药”

    “廉价药消失”一直是业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些老的廉价药,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绝大多数实行的是政府定价,长期以来价格很少调整,近年来因其利润越来越薄,生产企业不愿再继续生产,致使这些廉价药逐渐消失。如甘草片、胃舒平、黄连素、酵母片等“常用价廉药”如今在医院和药店都难觅踪影。

    同样,鱼精蛋白似乎正属于此列。据了解,鱼精蛋白的定价近20年来没有变过,今天一支50毫克的鱼精蛋白售价仍仅为11元左右。但近20年来,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却无一不在上涨,利润越来越薄正在使鱼精蛋白的生产失去积极性。

    但不同的是,甘草片、胃舒平、黄连素、酵母片这些药品消失所产生的“副作用”,远低于鱼精蛋白短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没有了甘草片、胃舒平,还有其他的替代品,尽管可能贵了些;但如果没有了鱼精蛋白或凝血八因子,则患者可能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 百拇医药
    因此,相对于价格来说,保障这些“孤儿药”的供应更加重要。

    “行政部门是不是可以针对救命‘孤儿药’建立长效的干预机制,对其产量和市场需求进行监测,以确保供应?”一位业内人士建议。

    目前,根据药品注册法规,一个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继续生产这一药品,并没有相关约束性规定。换句话说,生产抑或停产都是企业的自由。对此,该业内人士建议,那些没有替代品的“孤儿药”,其生产不能完全让市场说了算,此次鱼精蛋白断货,实际上正折射出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首先应建立预警机制,该业内人士说,对“孤儿药”的供需实时监控,如发现产量明显下降,不能满足需求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应对措施;其次,“孤儿药”停产需报告,药企如果准备停产此类药品应提前申请,监管部门在评估后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第三,对“孤儿药”的生产企业进行补贴。对一些利润低的常用廉价“孤儿药”,监管部门按期设定最低生产限量,并根据生产量予以必要补贴或税收减免等;第四,制定合理的价格,保障利润空间,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生产,避免少数企业垄断制造人为“药荒”。
, http://www.100md.com
    定点生产的可行性

    “救命‘孤儿药’不能再断货,我建议国家实行企业定点生产的办法。”一位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一些特殊药品都是采取定点生产的方法生产,如国家免费供应的结核病治疗药物,还有麻醉使用的杜冷丁等药品。具体形式是国家与企业签合同,药品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企业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内不能擅自涨价。

    “这样做,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保障市场供应,”该业内人士说。

    但事实上,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孤儿药”一直实行定点生产、专门储备、统一配送和报废的管理制度。这些国产的“孤儿药”包括有治疗尿崩症的长效尿崩停、有机磷农药的解毒药氯解磷定等等。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药品行业的整体市场化,在没有完善的补偿机制的情况下,由于特殊病和罕见病发病时间和人群数量不确定,“孤儿药”的使用时间和数量也不确定,企业也不愿承担药品过期报废的风险,从而造成“孤儿药”的生产积极性大减,形成药品短缺的局面。
, http://www.100md.com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论证定点生产方案的可行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很多廉价药物也都在酝酿进行定点生产。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建立一套较好的激励机制,保证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上述业内人士说。

    另外,在定点生产选择企业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权力寻租衍生的腐败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探寻廉价药的出路

    青霉素、四环素、蓖麻油、阿司匹林、宝塔糖、鱼肝油酸钠注射液……这些曾经深受患者喜欢的耳熟能详、又便宜又有好疗效的老药已越来越少,现在大多很难买到——
, http://www.100md.com
    廉价药一直紧缺

    前不久,心脏外科手术必备药品、平均每支才2元多的廉价药鱼精蛋白在全国紧缺的状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其实,廉价药紧缺甚至断绝的现象一直存在。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就曾委托中国价格协会、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课题组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廉价短缺药品价格问题调研情况报告》。该报告显示,2002年1月~2007年6月,媒体和地方医疗机构报告的疑为短缺的药品合计为286个品种,其中14个品种已经没有经销,此外有6种药品虽有供应,但是靠消化库存维持,生产经营企业缺乏积极性,存在短缺风险。

    2009年底,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也曾在官网上发布通知,专门针对短缺和低价药品进行招标。在这份“短缺药品目录”上可以看到,除了血制品等老面孔外,维C银翘片、去痛片、红霉素等常见普通药品都纷纷上榜,鱼精蛋白和治疗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药“亚甲蓝”也都赫然在列。
, http://www.100md.com
    如今,1元多一盒的感冒通片、2元多一瓶(100片)的黄连素、1元1支的氯霉素滴眼液、几元钱一盒的氟哌酸、8元100片的牙周灵片等一些消费者非常熟悉的常用的廉价药,不仅在医生的处方里销声匿迹,在药店也难觅踪影。还有青霉素、四环素、蓖麻油、阿司匹林、金霉素眼药膏、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针剂、尿素软膏、宝塔糖、呋麻滴鼻液、曲克芦丁片、鱼肝油酸钠注射液……这些曾经深受患者喜欢的耳熟能详、又便宜又有好疗效的老药已越来越少,现在大多很难买到。

    在去年“两会”上,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戴秀英等全国政协委员在关于尽快解决市场上廉价药品短缺的提案中就指出,通过对国内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医院廉价药相当紧缺,缺口高达342种。其中211种药的价格在30元以下,130种药的价格在10元以下。而10元以下的短缺药中,5元以下的占69%,3元以下的占42%。

    媒体高度关注

    近年来,媒体纷纷高度关注廉价药短缺问题。以下是摘自部分媒体的观点:
, 百拇医药
    人民日报:保障廉价药供应,要有适当的补偿机制,比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招标倾斜等;要推进医药分开,给医生以合理收入,让药品不再成为医院创收的来源,改变药品流通的“潜规则”;要体现药品的合理价格,根据消费价格水平、原料价格水平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

    工人日报:“鱼精蛋白”的遭遇不是偶然发生的个案。百姓需要廉价药的美好愿望和企业追求利润的天然属性原本就是一对矛盾,为了调和这对矛盾,国家反复出台各种药品“降价令”、“限价令”,希望企业能够挤出利润空间将其恩施百姓。然而,相关部门似乎忘却企业不是慈善家,他们可以被限价,更有停止生产或者将药品改头换面的自由,为了实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良好初衷,相关部门仅靠一纸“限价令”远远不够。

    中国经济周刊:一位药厂的高管人员透露:这几年原材料价格猛涨,人工成本也在上涨,相应的制度却在一味控制药价,不允许市场价格上涨,利润空间被逐渐压缩,直至没有利润,甚至变成亏本生意,企业还怎么做?我们也曾申请适度提高价格,但是一直没有回应,违背市场规律的管制是行不通的。很多药厂都存在着低价竞标但并不生产相应药物的情况,都是赚个名头,打个广告,等到药物真正短缺的时候,相关部门又紧急召集药厂,要求必须生产,药厂为了应付差事就交一批药,等过了这段时间就停产,短缺又会发生。
, http://www.100md.com
    京华时报:经典廉价药的短缺,首先暴露出我国药价管理的不完善。我国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药物指导价是“药物最高限价”,称之为“药物的天花板价”,政府希望借此降低看病费用、缓解“看病贵”。但“天花板价”是把双刃剑,它在抑制了药价虚高的同时也对廉价药有杀伤力。救活廉价药,不能只靠应急生产的“强心针”,而要对“症”下药。只有实行药品动态定价,建立严格的成本监测体系,通过专家评估、行业评审等制度确定药品成本价,增强定价过程的公开化、民主化,才能既防范制药企业虚报成本,又保障廉价药物的合理成本,形成药品的合理定价机制。

    广州日报:对于生产廉价药的药企来说,既要让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又要防止其通过大幅提高药价来求生存,不妨采取国家补贴方式,让那些廉价的经典药能保持生产。换言之,国家对于那些廉价有效药要有个统筹计划,或是纳进基本药物目录,或是以财政补贴途径鼓励药企定点生产,而不能无视廉价药的“退市”。以国家统筹、财政补贴的形式,对廉价药进行价格保护和政策扶持,让药企愿意生产,这是患者的福音。至于哪些药可以被定性为廉价药,可借鉴基本药物目录,制订一个廉价药目录,并纳入医保,使廉价药的生产和临床能有效衔接。
, http://www.100md.com
    权威人士建言献策

    在招标采购上要采取多种形式,比如类似鱼精蛋白这一类的药品,探索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遴选一批企业定点生产。同时要建立一个动态的能够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及时反馈各地对一些短缺药品的供求情况。通过对短缺药品的信息收集,通过招标遴选一些企业进行定点生产,通过完善廉价药品的定价政策,通过国家药品储备能力的提高,来解决类似这些短缺药品的短缺供应情况,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

    ——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

    每次国家发改委降低药价,实际药价就上升一次,为什么?低价药利润一减少,药厂马上停产,取而代之的是大大提高价格后的新药或新瓶装的旧药。胃舒平片变脸胃舒平口服液就是一例。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没人考虑,还是明知故“降”。其实对低价的可替代的药品稍作提价,反而可能降低总体药物支出。

, 百拇医药     ——新加坡医学科学院院士陆嘉德教授

    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不变,高价药始终比廉价药受欢迎。目前在比较难让医药分家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通过尝试按人头付费或者按病种付费等方式,来切断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条,让药价回归合理,让药品回归其单纯治病的属性。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医改专家朱恒鹏

    药品的特殊属性在于,它的自主选择权基本掌握在医生而非作为终端用户的患者手里,大多数患者对于用药的专业性没有研究,而多数听从医生的建议。这使得药厂意识到,只要打通医生或者医院这个环节,药品就有了市场。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孟庆跃

    卫生部、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工信部四部委应该成立统一的统筹协调工作组,对目前经常紧缺的临床必需用药进行调查研究,并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建立长效机制才能避免类似情况的一再发生。首先,应保证供求信息的透明,做到及时的报告和反馈,有关部门应该先于媒体了解相关信息。其次,应及时解决紧急情况,要求厂家增加生产,加强配送。如果这些药供应短缺是因为价格偏低的原因,发改委应考虑调价,保持厂商的生产积极性。有必要时,可以启动政府补贴机制,以保证厂商的利益,从而保证药品的及时供应。
, 百拇医药
    ——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孙忠实教授

    防止廉价药紧缺,光从生产环节入手远远不够,需要社会从方方面面为廉价药开辟绿色通道。对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倒置的廉价药,政府要允许适当提价,甚至予以必要的补贴使药品维持现在的低价。另外,要为廉价药定目录,其生产和临床应用要有衔接,企业不能随意中止廉价药的生产。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教授刘豫阳

    公立医院把持着全国8成左右的药品销售终端,面对众多药厂和经销商,处于买方垄断地位,同时又垄断着处方权,双重垄断直接导致了医院对用药市场的垄断。因此廉价药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医院不愿进、医生不爱用,这样一来,廉价药自然就没有市场需求,药厂自然不愿意生产。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
, 百拇医药
    鱼精蛋白属“限价产品”,盈利空间非常小。仅考虑企业利润的话,生产鱼精蛋白“非常不值”。如果企业只生产鱼精蛋白,肯定是要亏本的,所以要靠做效益好的药才能收支平衡。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忠达

    保证药品的生产、供应、使用,需要有系统的政策性保障措施,而不仅仅只是管理价格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也要用市场的手段促使政策发挥出作用。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

    有些药品的紧缺也并非因为价格低廉。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多、小、散、乱现象仍未得到改善,现代化物流体系尚未建立,药品流通结构不合理。这些情况,导致招标配送的药品不能及时到位,造成区域性短缺。

    ——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
, 百拇医药
    观点集萃

    山东省聊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孙春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还是药品使用单位,当面对不能给其带来利润的廉价药时,选择让其退市是它们的权利。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及时进行调控。令人遗憾的是,政府该出手时没出手或晚出手,导致近年来廉价药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山东省五莲县读者李军:建立廉价特效药储备制度是一种很有效的调控方式,这不仅是确保廉价药稳定生产、经营、使用的必要手段,也是国外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方法。

    河南省内乡县食品药品监管局郭宗海:应在城镇、农村医疗保险中,加大对廉价药的报销比例。

    河南省巩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任艳丽: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廉价药配送管理办法,畅通廉价药进入医院的渠道,让廉价药占据医院药房的主导地位。

    吉林省通化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周继丽:为什么不在保证生产企业一定利润空间的前提下,强制医疗机构购进廉价药品呢?
, 百拇医药
    

    救命药喊“救命”拷问“招标缺陷”

    救命药喊“救命”,隐藏着现行药品价格管理制度的弹性不足。

    招标选药制度以价格为基本杠杆,且一杆插到底,“价低者得”。其单一且僵化的取舍机制,对药企起到了分化作用——“上”者,擅长公关,专走“上层路线”,与招标主持者合谋,最终实现“价高者得”,“价低者”出局;“中”者,偷梁换柱,要么改包装、改剂型、改规格,让低价药以高身价咸鱼翻身,要么偷工减料、牺牲质量以保利润;“下”者,以“死”抗争,当生产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成为“赔本赚吆喝”,又无力“曲线救国”时,也就只好接受寿终正寝之厄运。
, 百拇医药
    理想的药物管理路径,应该循照这样的思路,管理者当以人民健康为最高目标,以保障药品供给为第一要务,在对基本药物价格实行控制的前提下,适度增加制度弹性,以纠正制度之不足。对于需求量大、竞争充分、可以通过价格调节供需关系平衡的药物,不妨仍以价低者得,赋予更多市场色彩;而对于社会急需、量小价廉又容易出现“招标失灵”的药品,行政部门应予特殊保护政策,或组织定点企业生产,或通过税收优惠、政府补贴鼓励企业生产,并在招标时采取比较灵活的定价原则。 ——《广州日报》

    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必备药鱼精蛋白缺货,一时间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究竟是利润太低难以为继,还是行业酝酿涨价的冒险博弈,说法不一。对此,《广州日报》有评论认为:对于社会急需、量小价廉又容易出现“招标失灵”的药品,行政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和保护。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