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116407
《温热论》学术渊源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叶天士在温病学上贡献最大,其学术观点集中体现于《温热论》一文中。对叶天士《温热论》的学术思想渊源,有如下几种说法,值得进一步探讨:一是认为是叶天士自己的独创,口授于门人顾景文,并经唐大烈诸人润色;二是章次公先生考证认为源于日人宇治田云庵《医学辨害》一书;三是姜春华先生认为叶氏之说源于明末高邮人袁体庵的《证治心得》。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说,毫无例外地是在前人研究成果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继承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的。《温热论》作为温病学说的奠基性著作,其亦是在叶氏广泛汲取前人学术经验,并结合自己躬身实践的基础上成熟发展起来的,这我们可从叶氏一生的经历及《温热论》的内容中窥见一斑。

    叶天士出身于世医之家,少时昼则从师习儒,夜则从父学医。十四岁时父殁,乃从学于父之门人。据《清史稿·艺术传》载:“先世白歙迁吴,祖时,父朝采,皆精医。桂年十四丧父,从学于父之门人,闻言即解,见出师上,遂有闻于时。”叶氏既承家技,又博采诸家,凡有擅长医术者,无论远近均上门以执师礼,相传10年之间,从师凡17人。可见叶氏谦虚好学。在叶氏著述中,充满着对前贤学术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即或间有采摭日人宇治田云庵、明人袁体庵之说,文中论述有所类似,亦不能凭部分证据,即判定《医学辨害》或《证治心得》即为《温热论》之蓝本。
, 百拇医药
    叶氏著述更多方面的内容在《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及其他前人医著中可寻找到其脉络,故姜春华先生亦认为“叶氏关于温热之邪由口鼻而入,伏于膜原之说,脱胎于吴又可(《温疫论》);热分三焦来源于罗天益(叶氏称宗河间,可能误记,罗著《卫生宝鉴》有热分三焦篇);冬温伏于少阴肾,来源于喻嘉言(《尚论后篇》),治法则多自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何况即使顺传、逆传等说皆由袁体庵的《证治心传》而来,叶氏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高下自有不同。如对风温的认识,袁氏说:“风温其气近燥,多犯上焦,致有身热咳嗽,胸闷气促之症,法宜清宣轻剂。如薄菏、牛子、桔梗、杏仁、大贝之类。久延失治、转入营分,误用辛温成法,多致血咯血,甚则成痨。”又说:“时值初春,严寒将退,风木司权,其气善升而近燥,多犯上焦,故多身热咳嗽,微恶风寒者,以黄芩汤为主方,随症加减、如薄、桔、荆、防、杏、苏、翘、贝、桑、菊、牛、蝉之类,取其轻清之味,清肃肺卫,若失治久延,渐入营分,有逆传、顺传之候。近世市医不知者,多徒守仲景六经成法,辄投辛温解表散,耗液伤阴,或变神昏鼾睡,厥逆瞀瘈,或咳嗽失血,延成痨瘵。”叶天士对风温的病因,更明确提出了外感温邪致病的观点,他说:“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较袁氏风温之邪“其气善升而近燥”之论更为明确。叶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更提纲挈领地揭示了外感温邪的感邪与传变规律,而且认为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更将提纲范围推广及湿温、积燥,自然而然高出袁氏一畴。至于其总结出的“初用辛凉轻剂”治疗大法、辨舌验齿的诊断方法等等,更是其毕生经验的总结。
, 百拇医药
    叶天士平生忙于诊务,鲜有亲笔著述。《清史稿》言其“贯彻古今医术,而鲜著述”,《叶氏医效秘传》吴金寿序言其“当时为十全之医,四方求治者,户履常盈,惜其著作甚少”。世传叶氏著述,除伪托者外,多为其门人和淑者或后裔所辑。故《医学辨害》所附叶天士跋,不排除作者欲借叶天士之名抬高自身著作价值而作伪的可能。何况章次公先生亦说:“叶氏跋文中所说穷取其义,是指‘辨害’卷四‘心包’、‘三焦’两篇文字而言,这两篇文字,多据《内》、《难》及元明以来医家的话的。”焉知叶氏所述不是亦据《内》、《难》及元明以来医家的话来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叶氏温病学说,是在传承家学,并善取各家之长,勤于临证实践,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和补充了前人的学术成果,绝不是简单地囿于一家之见,窃其余绪,草率成文。, 百拇医药(周益新 山西省大同新建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