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方药解析
编号:12126303
读方与用方(16) 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626期
     读方与用方(16)

    清代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之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考寒、热二邪皆为无形之邪,必赖有形之邪始可互结。有形之邪为何?

    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指出:“夫痞之为病,皆由表邪乘虚陷里,与胸中素有之湿浊交相互结所致……然邪既互结于胸次,必郁而为热,所谓痞坚之处,必有伏阳……”论中所说仍拘于外感,实符合内伤痞证之成因,即在中焦虚(寒)的基础上湿浊化热,壅滞成痞。

    清代医家张璐在《伤寒缵论》中指出:“泻心汤诸方,皆治中风汗、下后表解里未和之证。其生姜、甘草、半夏三泻心是治痰湿结聚之痞。方中用半夏、生姜以涤痰饮,黄芩、黄连以除湿热……”在湿浊的基础上又提出痰饮。

    刘渡舟教授在《伤寒论诠解》一书中写道:“古方治痞,早已公认无疑。但古人认为本方证是属痰气痞,其内是否有痰,昔常疑之,不甚信服。后经治某司机,因其素嗜饮酒,患心下痞,并见时时恶心呕吐、大便不调,脉弦滑、舌苔白等证,遂辨为酒湿生痰,痰浊成痞。服本方一剂后,大便泻下白色黏液甚多,心下痞塞之证即十去其七,凡四剂而痊愈。由此方信痞证多挟痰,痰去痞则消之说。”

    聂惠民教授在《聂氏伤寒学》中载一案:“患儿,5岁,男。1986年11月初诊。其母代诉:自幼体质虚弱,消瘦倦怠,易患外感,厌食尤甚,时时欲呕,腹胀不适,夜间更甚,大便日行1~2次,稀便且有不消化食物。经某医院化验检查,确诊为缺锌,故要求服中药。查体:发育尚可,营养不良,面色萎黄,头发焦枯,脉细数,舌质尖红,苔厚,淡黄。证属脾胃虚弱,小儿食积致痞。治以和胃消痞为宜,用半夏泻心汤主治。处方:清半夏8克,淡干姜3克,黄芩3克,黄连2克,党参8克,炙甘草2克,大枣3枚,焦三仙各6克,炒苡仁6克,茯苓6克。3剂,水煎去滓,日分3次服用。药后诸症皆有减轻,大便成形,守方共进8剂,诸证皆除,后调理脾胃而收功。”

    本案方证中,有形之邪为食积。

    可见,在内伤病中,半夏泻心汤多用于在中虚的基础上,寒热借有形之邪互结于心下之痞证。有形之邪或为痰积,或为湿浊,或为食积,当然也可见两种或三种邪的并见。

    考有形之邪,无论痰积、湿浊或食积,三者有一共同表现即是舌苔腻。根据邪积之轻重,表现为或薄或厚。同时,根据合并寒邪、热邪的多少,可表现为或白或黄,临证多见黄白相兼。笔者在病历记录中常写“苔薄腻黄白”或“苔厚腻黄白”。为此,曾被一老师训教:黄就是黄,白就是白,哪有黄白色的?但笔者至今仍如此记录,因为看到的确实是“舌苔黄白”。

    笔者临床上使用半夏泻心汤,多用于内伤病,辨证时主要抓住两点:一是舌苔腻,二是病位在心下(或以心下为主),疗效较好。, 百拇医药(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