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更多 > 升降散
编号:12141832
读方与用方(35)升降散治内伤病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648期
     升降散本为治疗温疫而设,治疗伏气温病、外感温病以及内伤病,俱属方剂的扩展应用。当代医家赵绍琴教授使用升降散不仅治疗温病,同时广用于内伤杂病,可谓善用升降散者。

    赵绍琴教授在《温病浅谈》中指出:“火郁当发。发,谓令其疏散也。重在调其气机,可用升降散、栀子豉汤之类,气机输转则郁开火散,切忌寒凉滋腻……升降散可宣全身之气机,使郁热多从大便而去。其加减变化,用于杂病亦效。曾治一人,女,年32岁,四末不温,心烦梦多,面色花斑,舌红起刺,苔腻脉弦涩,曾服四逆汤,附子用至两余不效。改用升降散去大黄加荆芥炭、防风、苏藿梗,服二剂大便泻下秽浊甚多,服十余剂四末转温,面色花斑亦退。”

    赵绍琴教授在《谈火郁证的治疗及体会》(见《中医杂志》1980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清代医家杨粟山制‘升降散’一方,载于其所著之《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中,传之于世,启迪后人。其方虽为温病而立,然用治外感及杂病诸多火郁之证,亦颇为效验。本人治火郁证每多师其法而加减化裁用之,得心应手,疗效甚佳。”

    笔者早期治疗内伤病见郁而偏热者,喜用升降散加减,或对证方中合用升降散方。临证较久,发现升降散方使用不合适,有使舌苔转腻之弊。究其原因,与方中大黄伤脾有关。其后,笔者在内伤病中使用升降散,每每在使用大黄或酒大黄时,配用厚朴或炒莱菔子,且大黄用量尽量偏小,或者去大黄不用,随证加用炒莱菔子、瓜蒌仁、桃仁、枳实、厚朴等一二味或二三味,虽于理不太恰和,疗效倒也满意。

    曾在皮肤科会诊一银屑病患者,一派血热见证,屡用犀角地黄汤类方及大剂量清热凉血解毒之品达数月之久,热象依然较甚,且脾胃无损。笔者认为热为标象,需要治热之来源,主张从郁热论治,合用升降散,且小剂治疗。虽然未被采纳,但至今深以为然。, 百拇医药(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