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269681
郎景和:一个医生的哲学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22日 北京晚报
郎景和:一个医生的哲学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郎景和是公认的妇产科领域的大家,是妇科肿瘤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腹腔镜的应用、盆底重建外科的推广与研究等诸多方面的开拓者和领军人。从医五十年,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奖、何梁何利奖、全国医德楷模……2011年, 郎景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结缘妇产科

    “能够到协和工作是幸运的,能够在林大夫身边工作,更是幸运的。”

    小时候,母亲多病。镇上的郎中随叫随到。每次出诊都会拎个黑色皮包,问过情况之后从包里拿出一个装有注射针的盒子,用上药后母亲的病情便有所缓解。“酒精的味道给我一种特别神奇、向往的感觉,对医学的神秘感让我难以释怀。所以我选择了医学,尽管当时酷爱文学。”

    事实上,很多人对男性妇科大夫是心存困惑的。在中国大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性妇科大夫较少。郎景和曾做过调查,中国大陆妇产科大夫中男性人数不到15%。那么,郎景和是如何和妇产科结缘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林巧稚大夫,一位被称为“万婴之母”的人民医学家。
, 百拇医药
    “当时新进的住院医生需要报两个志愿,我喜欢外科,觉得刀起刀落比较解决问题,第一志愿就报了外科,第二志愿报了妇产科,觉得它也属于外科系统,不大不小,既动手又动脑。”

    由于受欧美观念的影响,时任妇产科主任的林巧稚大夫会在每年新进毕业生中挑选一名男大夫。而郎景和恰恰符合林大夫的愿望,就这样,郎景和就成了林大夫钦点的妇产科大夫了。

    “林大夫实际上是我的祖师奶奶那一辈,当然她是我们的师长。那时,妇产科就30多个大夫,指导的机会多,更重要的是,林大夫最后的十年,我做她的学术秘书,陪着她出门诊、开会、出访及编撰文章等,得到了她更多地直接指教。”

    医学是人学

    “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学医之前,郎景和通过文学作品对人、人性有过很多感悟,从医之后,他始终用这种人文关怀指导医疗实践,把每一次治病当作是和患者的一次合作。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被引入之后,很多人觉得去医院看病和大夫之间的沟通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硬的仪器和一堆堆的化验单。
, 百拇医药
    “医生不是工程师,不是纯科学家,应该比其他职业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理念。病人到医院,不是躺在一个冰冷的流水线上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应该得到温暖与友善的关怀。仪器只是帮助认识疾病的手段而已。”

    郎景和认为,作为医生,首先要关爱患者,然后才是诊治她的病痛。尤其是妇产科医生,面对的是女人,集为人妻、为人母及家庭责任于一身。诊治一定要考虑病人的意愿,因为她的健康,不仅关系生命,更关系到生活质量、家庭幸福等问题。

    在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是一个相对高发的疾病,每五个成年女性就有一个肌瘤患者。在治疗上,子宫切除和肌瘤剔除是处理这一疾病常用的方案。

    “病人长了个肌瘤,或者多发肌瘤,如果病人很年轻,还没有生育,我们只是剔除肌瘤,就像一个苹果哪儿烂了,就把烂的部分抠掉,苹果还是可以吃的。事实上,子宫切除是破坏,肌瘤剔除则是建设。”

    说到这,郎景和曾经为一位子宫肌瘤患者,先后做了三次手术,送给了一个女人完美的人生。第一刀,当时患者24岁,是广州文工团的演员,患子宫肌瘤找到郎景和,考虑到患者没结婚,没生孩子,虽然肌瘤很大,郎景和采取的是肌瘤剔除术。术后二三年,她怀孕了,郎大夫给她做了剖腹产手术,因为肌瘤剔除后,子宫上有瘢痕,最好是剖腹产。产后五年,她又长了肌瘤,比较多、比较大,子宫已经完成了生育的任务,与患者磋商,又做了全子宫切除。
, 百拇医药
    “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考虑病情,是科学原则;又考虑人情,是人文原则。将病情人情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治疗,这就是医生的责任。”

    最喜欢叫他“郎大夫”

    “院长、院士、主任、教授、专家……各种称谓,我最喜欢大家亲切地喊我‘郎大夫’。”

    目前,协和医院妇产科共分为普通妇科、妇科肿瘤、产科、生殖内分泌科和计划生育科等五个专业组。除了专业齐全,技术雄厚,梯队建设也很完善,共有221张床位,107名大夫,其中正教授24名。

    2011年,一份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所公布的医院排行榜,在国内医疗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在妇产科领域,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排名全国第一。作为掌门人的郎景和说,近一二十年,协和医院妇产科发展迅速,得益于林大夫对整个学科建设的周密布局,以及连大夫、吴大夫历届主任及前辈们的进一步发展建设。
, http://www.100md.com
    “林大夫很有远见,在她那个年代已经把妇产科的几个亚专业进行了很好的设想。当时,宋大夫研究妇科肿瘤,连大夫、吴大夫搞妇科,姜大夫搞生理产科,尤大夫搞病理产科,葛大夫搞内分泌,孙大夫搞遗传,唐大夫搞妇科病理,这个布局是发展妇产科的基础,我只是发展壮大这个科室而已。”

    从1964年毕业踏入协和医院妇产科大门,郎景和一干就是近50年。上世纪90年代,时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的郎景和,受当时妇产科主任吴葆桢大夫病危之际所托,递交辞呈,回科接手妇产科主任一职。

    “在吴葆桢大夫去世之后其实我还兼任了半年的科主任,但后来觉得不行,就把院长辞了。其实我自己主要还是一名临床大夫,看病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郎景和就一心扎入临床研究,与吴葆桢教授等一起,深入系统地研究卵巢癌的发病机理、转移规律等。郎景和说,作为死亡率最高的妇科癌瘤,常用两个70%来形容它的可怕程度,由于筛查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7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而且70%的患者生存率不超过五年。1982年,郎景和和吴葆桢教授一起,最早在国内施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并把这项技术推向全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郎景和开始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提出了“在位内膜决定论”阐述内异症的发病机制,以及“源头治疗说”,制订了规范化诊治方案。郎景和经常告诉年轻医生,医疗是主体,科研和教学是翅膀,没有这两者,临床工作就不能高飞远翔。
, 百拇医药
    科普是责任

    “保健靠自己,看病找大夫。”

    从医近50年,郎景和救治的患者千千万万,直到今天,每周看一次门诊,几乎天天上手术,为患有疑难杂症的妇女服务。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郎景和说,一个大夫每天面对患者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广大公众对健康防病知识的渴求却是无限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郎景和在林巧稚大夫的指引下,走上了医学科普宣传之路,包括撰写《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大全》、《女性健康全书》等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畅销书,如今出版各种科普专著近40部,500余万字。

    “科普是一个医生的社会责任,有时一篇好的科普文章可使千百万人受益,这一点也不是每个医生都认识得到的。”郎景和说,对疾病的防治,目前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事实上,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科普知识,学习各种健康常识,在对疾病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懂得如何预防。即使那些遭遇疾病的患者,在对该疾病有更全面、清晰地了解之后,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不至于过度恐慌。

    不过,郎景和提醒,“保健靠自己,看病找大夫”,科普知识不能代替医生,患者不能给自己看病,因为医学是一门高深的技术,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才能给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郎景和对文学的爱好始于青少年时代,此后从大学到工作,他从未间断过文学写作。虽然医疗工作很忙,却时有诗词短章见诸报端,竟然可集结成册。他不仅是科普作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可谓多栖多产之士,人称既有诗人气质,又有科学家风度,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他编著的《妇科手术笔记》成为全国妇产科医生喜爱的重要参考书,书中所展现的思想和意境已经远远超出了手术技术本身。, 百拇医药(缪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