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漫谈
编号:12334669
欢喜是养生术中最上乘者 忘老忘病你就不老不病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22日 当代健康报
健康专家何以英年早逝

    忘老忘病 你就不老不病

    ■ 释净空

    编者按 佛门大德净空法师,以八十五岁高龄,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地讲经说法,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逻辑缜密;50年吃素,丝毫不存在营养问题,是名符其实的健康老人。从上期开始,我们撷取老法师健康养生的有关内容陆续编发。希望大家走出传统科普画地为牢的认识局限,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精神养料。

    我保养身体的方法就是爱,就是感恩。

    你要问我什么原因不容易衰老,告诉你,这个世间什么事情我都不知道,你们知道的事太多了,"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不认识人,也不知事,你就会保持住不容易衰老、健康长寿。

    要放得下,样样放得下,让你的心永远保持清净,身永远保持轻松,无论什么环境,决定没有紧张。紧张,身心都受重大伤害。很轻松、很愉快,若无其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何必那么认真?
, http://www.100md.com
    病是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言行产生的。

    好的相一定是好的思想波动,好到极处无过于念佛。你念得容光焕发,光彩夺人,让人一见就生欢喜心,你念佛功夫就表现在外面。相随心转,你心善,相貌就善,心美,相就美。天天念阿弥陀佛,"老"忘记了,"病"也忘记了,你就不老也不病了。

    要好好善待自己,身体是物质,物质是法性,每个细胞都有见闻觉知,你妄念太多,妄想、分别、执著太多,每个细胞反应都不好,所以,你会老化、生病、死亡。你善待自己,心善良,思想善,行为善,每个细胞反应都良好,都变得很美,它不会衰老,你会一年比一年年轻。

    糟蹋身体最严重的是你的情绪、你的心理,"忧能使人老",过分欢乐也会减损寿命。心没忧喜,身没有苦乐,佛法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是心地清净。如果对外境动了念头,动了感情,生起喜怒哀乐,身体就有损害,这是生命缩短的原因。

    我们的身体跟地球一样,喜怒哀乐都会让生理产生不正常的震动,发怒是最严重的震动,大地震;欢喜,是小地震。一分钟的大地震,要三天身体才能恢复正常,要常常发脾气,永远不能恢复正常。所以寿命短促。
, 百拇医药
    养心,心要定,心要静,心要虚,心要空,心里不能有东西。心虚、心空,这个心就灵,就生智慧。把妄想杂念统统放在心上,心的灵性死了,永远保持心空虚,你心自然就灵敏,自然就生智慧。妄想、分别、执著太多,你的心不灵。

    养身,身要动。身要不动,就坏掉了。身要动,心不能动。现在恰恰相反,身要舒服、要静,心里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完全颠倒,怎能不生病、不短命?

    拜佛

    作为一种动作,本身就是很好的运动,可以净心,可以强身,修定又修慧。拜佛的人,心是清净的,身是运动的。不要怕流汗,流汗好,身体里的毒素脏东西才能排出去。排出去,就不会生病。特别是关节炎、风湿病,是尿毒排不出去,积在关节里发炎的。

    最殊胜的"动",是为众生服务,一切利益众生的事要干。把身心整个放轻松,一天忙到晚都不累。紧张就累,紧张时一身都不自在,身心负担很重。心里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身体放轻松,就很自在。一般人,患得患失,得失心很重,这很累,生活苦。
, http://www.100md.com
    欢喜是养生术中最上乘者

    ■ 释净空

    欢喜是身体最好的养分,什么样的营养都比不上欢喜。佛教导我们要生活在欢喜之中。法喜充满,精神百倍;愈欢喜,愈有精神、愈有体力。常生欢喜心,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你就不会老,不会病,你就健康长寿。“一切法从心想生”。人的种种病痛也都是从心想生。为什么多病?想来的。天天找医生、找补品,就是想病,那是病根、病源。

    一个人身体很健康,如果他怀疑“我这个心脏有病”,常常想心脏病,少则一年,快则六个月,他一定得心脏病,为什么?心想事成。

    想恶,灾难就来了;想善,福报就现前。常常想年轻就不老。老了天天想老,老得非常快。

    心地纯善的人,他不会生病!为什么?纯善的人没有“我”,有“我”,我才会生病。“我”没有了,谁生病?病来了,找不到着落。所以,一定要把自私自利、把“我”放下、丢掉。
, 百拇医药
    一切听其自然,自然是最健康的

    知足长乐。人生在世,要快快乐乐过一辈子,何必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愁苦是病态,容易催人老。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不要挂在心上。人不为外物所累就会长寿、健康。天天为身体健康打主意,反而会生病。不为它操心,它自己就正常。“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转境,头一个转我们的身。你一念心善,相貌就善;喜欢时,面孔好看。一念恶,相貌就难看,发脾气时很难看。所以你要善待自己,常生欢喜心。以不善心对人、恶意对人,人家受害只有十分之三,自己受害十分之七。“相随心转”。大心一发,你的相慢慢就转成佛相了。大心是佛心,佛的相多好!心里常存众生善,口里常赞叹众生善,就心善、行善、语善,相貌就善、身体就善,没一样不善。如果常存恶心,专找人麻烦、专看人缺点,我们的心恶、行恶、言恶,相貌、身体也恶。跟别人有意见、闹对立,首先破坏自己的身心和谐,其次是破坏宇宙的和谐。
, http://www.100md.com
    今后不再糟蹋自己,不跟一切人事物对立;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假以时日,健康自然就得以恢复。外面没人破坏你,是你自己在破坏自己。外面人毁谤、侮辱、陷害我们,只要不接受,什么事都没有。“求长寿得长寿”,是向自性中求,从内心里面求,不是向佛求。怎样转短命为长命?把业力转变成愿力就长寿了。怎么转?以前念念为我,念念为我是业力;念头转过来,念念为众生。“我”没有了,就是乘愿再来。以前业力的生命告一段落结束了,以后是乘愿再来,在这个世间随意自在,愿住多久就住多久。愿力做主了。

    编后 佛门大德净空法师,以八十五岁高龄,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地讲经说法,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逻辑缜密;且50多年吃素,丝毫不存在营养问题,是名符其实的健康老人。我们撷取老法师健康养生的有关内容在此编发,旨在启发大家走出传统科普画地为牢的认识局限,从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精神养料。

    
, http://www.100md.com
    健康专家何以英年早逝

    黄建始教授

    ■ 微音

    去年8月16日,著名健康管理专家黄建始教授因患多发性骨髓瘤,经大剂量化疗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8岁。

    此前,我们的社会英年早逝了不少人,每当发生类似不幸事件,专家媒体总要反复劝告人们:要引以为戒;要多学点健康知识;要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黄教授去世半年了,除网上个别人通过博客披露报道外,主流媒体处理此事非常低调,以至于许多关注黄教授的人至今不知教授已经去世。

    论健康知识,放眼中国,没有多少人比黄教授知道得更多;论管理健康,黄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更没有几个人比他内行。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让我们的专家和媒体内心纠结、低调处理罢!
, http://www.100md.com
    去年下半年,当代健康报编辑出版《从生活中找健康》丛书,时任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山东省干部保健局局长的康永军同志为丛书作序,说了一段非常平实的话———

    我们的社会有许多营养专家,但营养专家中的百岁老人却不多;我们的社会有许多百岁老人,但百岁老人中的营养专家也不多。获取健康不仅需要知,更需要行,而且要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道出了健康养生的真谛。

    事实上,岂止是养生,干什么都需要知行合一。然而,或许是人类的固有弱点作祟,知行分离的问题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且由来已久。从孔夫子对弟子颜回“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的赞叹,到《中庸》为学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提出,可以窥知,早在两千多年前,知行分离就是知识分子的通病,同时也是圣人教化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之一。

    问题是,古圣先贤前赴后继,谆谆教化了数千年,六道众生禀性难移,习性不改。大家依旧说归说,做归做,奈何?
, 百拇医药
    当代高僧净空法师谈及佛陀的教育方法,说佛菩萨大慈大悲,智慧圆通,可以根据众生的根性选择最易于收效的教学方法。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是也。并指出,佛菩萨的教学手段不拘一格,既行言教,也施身教;宜于正面教则正面教,适于反面教则反面教。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建始教授是大菩萨。针对时下人们知行分离且呼唤不醒的现状,教授以自己英年早逝的事实,从更深层意义上启示大家———

    健康养生,既要明理,更要真干;

    健康之理,专家从实验室得来的结论,不见得比老祖宗从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更管用。

    愿大家从教授英年早逝的悲剧中悟出健康养生的真谛;感恩菩萨慈悲施教;祝教授英灵在天国一路走好。

    
, http://www.100md.com
    精神衰老甚于年龄衰老

    建议退休老人学会聊天

    ■韩长绵

    有的人刚退休时还身板硬朗,没过一两年就弓腰驼背、老态龙钟,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为什么?主要原因就是不能适应生活环境与接触人员的改变,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孤独寂寞,身体未垮精神先垮了。精神一垮,身体抵抗力下降,于是,百病丛生,彻底不行了。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精神上的衰老比年龄上的衰老来得更快,更残酷,更可怕。

    孤独寂寞是加速精神衰老的魔鬼,是人到老年的大忌。经验告诉我们,消除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最有效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帮助他尽可能多地接触人,多与人聊天。即使是性格内向与生俱来的孤僻者,也要帮他自觉地突破精神围城,主动走向人群,走入热闹,走进活跃。

    聊天,虽然只是天南地北海侃神聊,但也需随时动脑筋才行,否则就唠不到点子上,插不上嘴,只有当听众陪着傻笑的份儿了。动脑筋思维,有利于调动脑细胞。特别当唠到兴头上,激情澎湃,内心世界获得极大的满足,这无疑会激活脑细胞,并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延缓大脑的衰老;而大脑的衰老是人老化的重要标志。聊天还能畅通信息渠道,增加知识来源,什么国家大事、小道消息、人间万象、奇闻异事等等。不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帮人扩展心胸,怡情养性。尤其是与青年人或者娃娃们聊天,还能使人忘忧忘虑,忘年忘我,使自己仿佛回到了当年,年轻不少。

    总之,聊天是激励精神,活跃神经,消除孤独寂寞的有益选择。如果老年人每天都坚持聊上一两个小时,且持之以恒,其效用将优于任何营养品和药物,有效遏制衰老的进程。

    编后 净空法师让我们少接触外边的人和事,韩长绵同志让我们通过聊天多和外界沟通。二人的主张看似矛盾,实质不矛盾。养生的原则一致,方法因人而异。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