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信息
编号:12186146
@微博·中医药(20120209-20120418)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687期
     @微博·中医药

    @般若心公馆:

    一切皆在辨证而治,离开了辨证任何一种补泻都是错误的,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忘记电影《二子开店》里的陈佩斯给他老父亲买了人参吃,老父亲吃后下着雨在外面围着一个磨盘转圈,当时笑晕了。可是时隔这些年学习了中医懂得了为何下着雨在外面跑了。

    @傅延龄:

    总是感叹古代圣贤智慧的伟大:人体是小宇宙、小社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正常、要和谐、要无外敌入侵,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这样人体就安宁了。心为君主,肝为将军,肾是肺的远亲,脾是胃的近邻……

    @王力群:

    感叹现在的80、90后对中华文化了解甚少,尤其是国学和中医。作为中国人,对全世界最大的贡献不是四大发明,而是中医。“治未病”是中国人诠释健康最高的理论。砭石治病称为砭术,砭术是中医的六大医术之一,砭、针、灸、 药、按跷和导引。砭术则是利用砭石将人体内垃圾清除到体外。
, 百拇医药
    @中医传承郭振峰:

    有个腰痛的患者咨询如何针灸,看到QQ群里有朋友顺口便说“腰背委中求”,于是我回复了下面的话:腰背委中求,有时能求到,有时求不到,这是为何,何时能求到,何时又求不得呢。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做任何一门学问我们需要的是严谨和不断的求索。向着真理靠拢。

    

    @微博·中医药

    @甘肃刘维忠:

    与美国专家座谈甘肃中医药标准化,加快甘肃中药出口步伐。我提出一个观点,外国对中药的认可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疗效好;二是标准化;三是对外国药品市场形不成冲击或中国与美国一样经济足够强大。要缩短甘肃中药出口过程就要发展甘肃中医生态养生旅游产业,把甘肃变成外国人选择中医医疗的目的地。
, 百拇医药
    @端虚主人:

    发展中医药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中医的突出优势是其系统论的哲学思想和整体的生命观,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中药多来自天然植物,不仅成本相对低廉,也符合现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在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发展中医药更加有独特价值。

    @郑俊谦中医儿科:

    中医的发展需要中医的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以治愈疾病的标准和我的几十年临床实践来看,中医治疗急性病和慢性病效果都很好!目前是人们的认识和中医医疗人员医疗水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宣传中医,并且努力培养中医临床的高级人才。

    @王冰鑫:

    中药一旦要用西医的标准来做,肯定比不上西医西药。还是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原来自己的优势才是正道啊!将人力、财力投入重心放在中医药的发掘继承发扬上才能有出路。
, http://www.100md.com
    

    @微博·中医药

    @中医萝卜会:

    任何事物都有其经济学属性。萝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价格便宜,垂手可得。人参、鹿茸、冬虫夏草固然是好,可是有多少人用得起呢?只有萝卜,才是属于广大市民的,而这也正是中医应该具备的。中医,应当回归民间,应该还原于生活,而不是置于高堂之上或成为一种清谈。

    @蔡德亨杏林:

    中医治病从来不会一个模式,现在动不动就争论轻灵之剂是中医之魂,而有人又争敢下重剂才是中医之魄;针灸取三两个穴位是高手,又有人发论敢扎多、扎重是天才医生;实际没必要争,关键看疗效,疗效高才是真道理。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病情,根据个人地域生活习惯,根据个人体质,治法须知常达变。
, 百拇医药
    @甘肃中医药生态养生旅游:

    中西医合璧之针刀疗法:针刀疗法用一个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应该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它是将东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学的手术解剖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在中国古代九针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

    @每天学点中医学: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董洪涛__选择中医:

    不少肿瘤病人,在选择了手术以及放化疗之后,正气极度衰败了,才想起中医来,要求扶正保命。大概不少人心中都存想着同样的观点:西医是治病的,中医是保命的。一般来说,只要肾气不败,胃气尤存,则有希望。阳虚则用四逆汤、阴虚则用炙甘草汤、全身虚损则用薯蓣丸之类,配合对症治疗或可挽回造化。
, 百拇医药
    

    @微博·中医药

    @甘肃刘维忠:

    省联村联户汇报会,卫生厅干了10件事:600名干部联系600多户;28名干部驻村一个月;每人捐一个月工资,含厅直单位可捐1000万左右;开展“扶志扶业扶思想,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建设村卫生室;与农林旅游联合发展中医生态养生旅游药膳中药树,种中药材等;给村医培训中医适宜技术。

    @京都岐黄:

    北京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签订委托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协议。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将分3年选派60~100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委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安排至北京地区国家级或者市级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单位进行培养,促进宁夏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 http://www.100md.com
    @邓飞:

    迪亚拉,非洲马里人,皇室后裔。20年前来中国学中医,成为一个中医外籍博士。之后留在我国西部作志愿者,救麻风病人、教乡村医生,被选为“昆明好人”。云南红河洲三千乡村医生爱他敬他,但无一人选他,因为那里网络不通。幸好我们有微博!

    @国奇书画8高真大道:

    现代人一讲养生就吃补药、补食,但是人却越吃越虚,疾病也越来越多。人要补充能量必须经脉通畅,五脏六腑能正常加工代谢;在消化吸收没问题的情况下,补药、补食才真的能补益身体。否则补药、补食大多滋腻之性,极难消化清除,久而久之反成体内垃圾。

    @中医心灯:

    刚刚听到外面一前台服务员说:“一般都是西医看完效果不怎么好的才看中医。”听后有点无奈。在此提醒大家,虽然中医有独特的疗效,但最好不要经西医一顿猛治后疗效不佳再找中医。因这在《伤寒论》中属于误治,为逆,甚至是重症,会为治疗加大难度,故要慎重选择医疗手段。
, 百拇医药
    

    @微博·中医药

    @江南医者:

    关于医院加号的问题,大家提了不少建议,小结如下:1.仁心仁术,适当加号在所难免。2.不能太累,保重身体才能更好服务。3.实行预约挂号制度。4.医院不是靠一个人看病的,应带出更多的好医生,带出团队。5.适当提高专家诊费,着重看诊疑难疾病,年轻医生则便宜收费,多临症。

    @伯骏-复旦医者:

    国内顶级大学北大、清华都设有中医学社,中医的复兴与发展定将注入更强劲动力。坚定经典,中西汇通更是我们不可绕过的使命!复旦中医学社将继承海派中医中西汇通传统,引领同学立足经典,开展开放、国际、多学科交叉的中医研习活动。
, 百拇医药
    @玄雨素素香袅袅:

    如果中医诊所遍地开花,大家就不用蜂拥着去大医院了,只要是真正的中医大夫,头疼脑热就在家门口解决了,多好!

    @般若心公馆:

    药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方剂的成效,应坚决杜绝次药、假药。自己曾经也在重病疾痛中苦苦挣扎了数年,其中滋味真是只有病苦之人才能体会。每一次好的评价都激励着我,使我有更足的信心看待中医,看待自己。

    

    @微博·中医药

    @甘肃刘维忠:
, http://www.100md.com
    定西市卫生局根据疾病谱排序前十位的病(腰痛类、颈椎病、胃脘痛、哮喘、偏头痛、失眠、面瘫、小儿伤食、妇科病等),制订了10种预防和食疗方法、10种中医治疗方法: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熏蒸、蜡疗、药浴、埋线、针刀、正骨等。即:“三十计划”。疾病谱排序终于与中医结合了。希望全省推广。

    @中医纪元:

    中国古代有“秦医和缓”,中药在古代苍术要土炒,枳壳要麸炒,半夏、陈皮用陈年的,都是制其燥烈之性,以求药效缓和。但是现在人都想速效,特别是为通过国家药品审批的实验,更是觉得指标改变得越快越好,于是中药材什么都用生的,药性越燥烈越好,岂知这样伤生已经在其中矣。

    @王敬刮痧 :

    《黄帝内经》说:“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故导引按硚者,亦从中央出也。”中医最早六种治法中,五种都是非药物疗法。中医学原本是仁术,请多用非药物疗法来保健治疗,少用动物药,少些杀戮;少用植物药,少些破坏环境。莫以善小而不为。
, 百拇医药
    @段氏脏腑按摩:

    中药、针灸、按摩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三大治病祛疾方法,现代人只认识到中药和针灸的疗效,而把按摩只看作一种缓解疲劳和享受的方法,悲哀啊!阅《黄帝内经》,按摩疗法乃是优于药物和针灸的更高层次的良方,仅凭一双手就可疗百病祛顽疾,不高明吗?不为按摩正名,传统难真传统也。

    

    @微博·中医药

    @每天学点中医学:

    至今人们还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颂医家高尚的医德医风,用“杏林高手”赞誉技艺精湛之良医,用“杏林佳话”述轶事、“杏林春秋”载医史,至于“杏林春满”、“杏林春风”等,更是岐黄世家及中药店堂之常用联语。
, http://www.100md.com
    @清的茶:

    “药王”孙思邈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还在于他是最早的中医医德规范制定人。《千金要方》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伦理学的基础。当然,他在发展传染病学、内外科诊疗技术提高、妇儿分科、丰富针灸技术、提出卫生保健、营养学说概念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雪域藏药官博:

    藏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藏传文化密切相关。例如藏医医德中“做好事,善良的心”即藏传佛教中的“菩提心”;例如为了保证药物疗效,各种药物的采集,每天的服药时间等等都是很讲究的;同于中医药学的辨证、天人合一的思维等,这些都反映出藏医药学是经过千年文化沉淀,融诸多学科于一体的文化瑰宝。

    @太极正骨陈启锋:

    遵循自身规律、保持中医特色,才能弘扬中医优势。中医药学是成熟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医学,可以应对各种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认为新出现的疾病(如sars、艾滋病、禽流感等)。不同文化产生不同的医德,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百拇医药
    @树的阳光:

    最近看了几集香港新拍的医学片,了解了许多西医方面的东西。我想,什么时候能有一部专门讲中医的片子,既有专业的中医文化,又有引人入胜的剧情。一部好的连续剧,对普及中医可以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或者,有那么一天,这个想法由我自己实现。

    

    @微博·中医药

    @甘肃刘维忠:

    在王国强同志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调下,以甘肃中医学院副院长郑贵森为团长的甘肃省中医药代表团正在访问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将与韩国釜山大学韩医学院、新西兰中医学院、澳大利亚康平社区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甘肃省药品企业代表团将赴新西兰举办甘肃中医医疗设备展销会。
, http://www.100md.com
    @王氏妇科:

    又是新的一年,基层中医院为生存不得不制定业务指标。中医药“简、便、验、廉”创收少,故板子总打在中医人身上,如此下去中医事业能发展吗?基层中医院不西化能行吗?基层中医院盼医改能有好的措施出台。

    @后向荣:

    当年披着一身青涩来到相当于乡卫生院的中医院,二十多年飞逝而过,医院己从几十个工作人员发展到今天的六百多人,我也从小姑娘变成了中年妇女,见证着医院成长的每一个脚印。

    @怪手堂彭一峰:

    现在中医院的正骨可以说二把刀的比较多,不能说没有好的,但如同大海捞针,在中国好的正骨没有多少人,只有碰运气。为什么我一直在呼吁国家搞一次擂台赛呢,就是看看还有多少真正的能人,中医留下来的真正的根到底还有多少个。
, 百拇医药
    @京城浩子哥:

    今天早起去中医院给孩子排队挂号,手续比较复杂。第一次看病,要先排队办卡之后再排队挂号,真是麻烦!一进门就有人问要专家号么,中间有很多插队的,保安视而不见。希望相关部门能出面治理!

    @甘肃仲景国医馆:

    我国古代医籍与儒、释、道诸家著作中记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病养生方法。其中有些方法属于中医“心药”范畴。病者只要合理运用这些养生方法,就能起到调情志、养五脏、和气血、平阴阳,防疾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微博·中医药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纪元:

    没有形成真正中医思维的人,研究中医的方法很多都是简单的类比。比如把中医的五脏简单类比为西医解剖的器官,把糖尿病类比为中医的消渴等等,然后从古籍中寻找相对应的治疗方案,这必然会导致很多错误出现。

    @中医传承郭振峰:

    近年总有人过分夸大脉学应用,近来读《叶评伤寒全生集》有段话较妥,现分享与大家:人之脉道,乃气血之会,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俱现于此,察脉对证,理所当然。临床常有脉证不符者,又岂能执脉执证呢,古仲景至今又岂有凭脉不凭证抑或凭证不凭脉之乎。今人执脉只此全息解剖之论对中医辨证似乎无多少益。

    @王氏妇科:

    中医刊物太现代化啦,基础中医药人员越来越看不懂了。内容多是科研题材、小白鼠试验、各种理化学药物分析,而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辨证施治的内容及医案医话中医学术方面的内容则越来越少。中医的根在基层,我们期待中医刊物多出适合基层中医人员阅读的好文章,为提高基层人员学术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 百拇医药
    @刘长喜教授:

    凡是符合人体生命自然规律的运动就是生态运动,生态运动是意、气、形三者兼练,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阴阳互根,是最适合人类养生需要的有氧运动。所以,为了健康长寿,一定要选择生态运动!

    @红白草莓814:

    每次看大夫都是学习的好机会。今看一中医,诊后捧读其方良久,惊为异人。该医手写处方一丝不苟,所有剂量都以汉字标注,末尾以汉字注公元及农历两个日期,病历中多有“双脉……月汛……或迁延……素除经期外……寐梦多”等古字。处方后还特别标注“除大枣外单位均为‘克’”。让人读后顿生对中医之敬意。

    
, http://www.100md.com
    @微博·中医药

    @成都泰坤堂的微博博: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誓为良医:

    小儿推拿简单易学,绿色疗法、效果显著。推荐有宝宝的年轻父母都学习学习。我觉得“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好,该派只取左手,小儿常见病基本都能治。

    @a506a506088:

    建议福建应用山地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八闽大地,风景独特秀丽,奇山胜水,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中草药因地制宜采摘较为便宜;而且中草药副作用低,深受医生和广大大众的喜欢。
, 百拇医药
    @中医课:

    ●“有人认为煎药之水仅仅属于溶媒,只是通过煎煮,使药物(溶质)中的有效成分煎出。然而,煎药用水,看似简单,实有至理。水,既是溶媒,亦是药味,需要趋利避害合理选择。《本草纲目》记载天水、地水共十余种,集药用水之大成。”

    ●中医的“五运六气”、“子午流注”、“天干地支”是先人千万年观察和实践的积累,医学的发展和目标本来就不应该是“以病为本”。“以人为本”的个体化医疗保健将致力于使人与多维空间的“时空动态”达到和谐与平衡。”

    

    @微博·中医药
, 百拇医药
    @甘肃刘维忠:

    接待瑞典专家时,与兰大副校长景涛谈到在国外办孔子中医学院的事。兰大现在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办了孔子学院,我们商量与甘肃中医学院和甘肃中医学校在这三个孔子学院办孔子中医学院。景涛校长表示可以向国家汉办共同申请。听说西北师大也在国外有孔子学院,这几天我协调一下。

    @傅延龄:

    录制广东卫视的节目,讲食物动风的话题。人们知道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其实我们身体里也有六气。体内正常的风是温煦、柔和、顺畅的风;有些食物,有些人吃了以后,会导致体内的风变得强烈、硬猛、散乱,这就是“食物动风”,皮疹、瘙痒、眩晕、哮喘、头面浮肿等,都是动风的表现。

    @清艾轩中医学堂:

    古人佩戴香囊,不仅仅是用来妆饰,也可以盛药物,有很强的实用性。《月令》:“春分后宜服神明散。其方用苍术、桔梗各二两,附子一两,乌头二两炮,细辛一两,捣筛为散,红绢囊盛之,一人佩戴,一家无病。若染时疫者,取囊中之药一钱,新汲水调服,取汗即愈。”
, 百拇医药
    @中医萝卜会: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说:知行合一,有知未必有行,但有行则一定有知。生活方式属于行的范畴,在它形成之前势必有着对应的思维方式,即知。用这种方式工作和生活,心态恬淡从容,身体中正平和,心少挂碍,罕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或得涅磐。

    @传统中医-唐略:

    正如“看山是山、不是山”一样,早年看病是病;老成以后,会看病不是病,而是人,是什么人就会生什么病。

    

    @微博·中医药
, http://www.100md.com
    @京都岐黄: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开展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鼓励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使用中草药单方、验方治病;指导农民种植、自采当地地道药材,降低医药成本,缓解农民“看病贵”问题;普及中医药知识,美化环境。已在房山区、延庆县建立首批3家示范基地。

    @吴延兵医药营销: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王承德说,“在倡导文化建设方面,中医药行业其实是走在前列的,我们比较系统、完整地保持了中医药文化体系,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取得了显著成绩。”

    @东阿阿胶北京:

    肩负着阿胶行业第一责任人重任的秦玉峰呼吁:“道地药材是中医药的精髓,弘扬中医药文化,要从尊重道地药材开始。无论是从传承弘扬中医药精华的角度,还是从中医药的发展而言,都是时候并且不得不让中医药重归道地,对此,我们愿意先从阿胶行业开始。”
, http://www.100md.com
    @王氏妇科:

    切除以药补医毒瘤,还杏林一片春天。倡导精方简药,让中医药返璞归真。学习中医经典,呼唤中医思维理念的回归。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让中医后继有人。加强学术交流,使中医不断创新发展。传播中医药文化,让中医事业根深叶茂。

    

    @微博·中医药

    @中医纪元:

    中医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对大多数疾病都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学习中医,只要熟记这些古人形成的医疗方案,在临床上能够正确判断病人属于哪种情况,对应的治疗方案是什么,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足可以成为一方名医。但还可能说不清楚其中的道理,如果被追根问底只能无言以对,这是中医发展的障碍。所以,要振兴中医,第一,一定要做得好;第二,必须把中医的核心理论提炼出来并普及之。
, 百拇医药
    @慢中医:

    英语不是完全没有用,对毕业后从事科研、西医的同学,还是很重要的。但如果真正从事中医工作,英语真的没什么用处。而现状是,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了英语,但毕业后大部分人连一句英语也没说过,一篇英文文献也没看过。

    @树的阳光:

    当代中医药的发展和教育,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一方面,到期末的时候埋怨考试;另一方面,在平时又不注重专业的学习。我认为,当前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个人而不是制度,专业课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重要,在没学好专业课前,就看各种各样的书,急于求成,最后得不偿失。

    @熙华国学堂:

    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的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设立校正医书局、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设立惠民局、和剂局、安剂坊、养济院、福田院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医药卫生之进步。
, http://www.100md.com
    

    @微博·中医药

    @中医传承郭振峰: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崇高理念和精神。这也是现在好多朋友学习的“微式针法和微式手法”的精神内涵和核心理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兵法中所讲的“不战而胜”理念在中医临床中的充分体现和应用,更是武学文化中“借力发力”理念的充分应用。

    @杏林后学: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是修炼的三个层次。历代无数中医大家都是练功家,孙思邈、刘完素、葛洪、陶弘景等这些大医家都是练功家。能够在学中医的同时,修炼自己,就能到达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好地服务大众!
, 百拇医药
    @太极正骨陈启锋:

    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布2012年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事项,取消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大纲中的西医内科学内容。这是中医的喜事啊!

    @中医萝卜会:

    《医学衷中参西录》真是宝贝。读张锡纯先生此书拍手称快,例如石膏阿司匹林汤,让我眼前一亮,心有所悟:中医西医,非以药分,当以理别。

    @王氏妇科:

    中医是一壶营养丰富的老汤,温火慢炖才更有滋味,很养人,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不可大火快煮,急功近利则适得其反。学中医要有信心,坚持不懈,才能领悟中医,才能品味中医之博大精深。

    @中医纪元:

    如果一个中医在不知道你已经检查出肿瘤的时候是一个方子,得知以后又用另一个方子,那么,这个中医水平一般。
, 百拇医药
    

    @微博·中医药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

    2012年,甘肃省将联合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养生、文化、管理等多方面力量,促进中医药产业、养生保健和中医药生态养生旅游事业全面发展,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参与、全社会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格局。

    @菡菡的天台:

    好的中医就是最有力的活宣传。所以,培养一名好中医,应该是比中医科研创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而好的师资又需要有好的临床,真是一环扣一环。文化的断层和中医的高等教育又让中医的传承严重受限乃至缺失。故能潜心学问和临床不易,摸索自学的中医人更不易。
, http://www.100md.com
    @陈陈陈小舒:

    中医或是中药,若经论证安全有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能更广泛应用,让更多人受益。说到底,还是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论文不少,却常有设计漏洞;文献问题颇多;而论文的结论,几乎全是有效,叫人如何信服呢。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实在很有必要。

    @传统医学养生修心那些事儿:

    现代中医应是精英教育。它是传统医学的经验传承,更是现代医学找到突破的前奏。有花甲之年的杰出医者语重心肠地诉说着曾经的摸索和奋斗,提出现代中医精英教育的必经之路:分享、传承经典,密切关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要视角宽阔,要厚积薄发。

    @平平_静静:

    越做科研越觉得靠谱的还是中医哲学。

    
, http://www.100md.com
    @微博·中医药

    @甘肃刘维忠:

    12日中午和李存文副厅长陪交通部纪检组长、原省委组织部长杨利民去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家看望了76岁的裴老,在裴老家吃了面条,非常可口。裴老治愈了不少胰腺癌、白血病患者,他可是甘肃的宝贝,肿瘤医院给他装修了工作室。

    @厚朴中医学堂:

    最大的医德是什么?是给病人吸痰?是免费送药?是天天无休?是自己家庭破裂?这些都是道德,无关医德。最大的医德是用自己的高超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同时自己得到了应有的报酬。

    @tiger素食素心:

    今天幸运,见到我梦寐以求的国医大师朱良春。96岁,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得老先生问诊,心中感动无以言表。 老先生本身就证明了中医的价值,先生写药方的手,稳健有力。 最感动还有二点,先生送我们出门,见我们穿裙子,叮嘱我们要穿厚。后去换方,先生电话叮嘱服药事宜。
, http://www.100md.com
    @传承中医5:

    在校行医录:一女生连续额头痛4天,夜不能寐,求助于我。我根据程莘农院士在《中医针灸学全书》中对头痛的辨证,诊断她是阳明经受风导致的头痛,取其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和内庭穴,留针10分钟。后来问她怎么样?答曰已愈。

    @桂枝中医堂:

    十二时辰与人体经络运行,不单单是针灸临床指导的方向针,更是人本养生的最根本的循行规律,子午流注的顺序包含着气血阴阳的各种不同变化,值得重视。

    @慢中医:

    书店买书,偶遇一大姐,因病自学中医,现已经能给亲友调理。问我学方剂看何书,我推荐了《王绵之方剂学讲稿》。这几年认识了好几位自学中医的人士,他们大多因病学医,越学越入迷,最后干脆放弃了原有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理想中去。
, 百拇医药
    

    @微博·中医药

    @微观医改:

    博鳌直击: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医疗和旅游结合相得益彰,丰富了旅游内涵,带动了医疗保健等相关产业。中国发展医疗旅游正遇契机,但面临诸多挑战。如“医疗旅游”的权益保障有待提高;医疗旅游后续服务不完善;语言沟通存在障碍;本国(本地区)医疗资源的平衡等。

    @中西医防治疼痛 :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43种疾病可以针灸治疗。包括: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儿童近视、单纯性白内障、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急慢性咽炎、食道痉挛、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慢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菌痢、腹泻、便秘、肠麻痹、头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轻度瘫痪、早期小儿脊髓炎后遗症、美尼埃综合征、遗尿、肋间神经痛、颈臂痛、网球肘、腰痛、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
, 百拇医药
    @郭巧英123:

    吕英老师认为:中医人具备的资质:明性,中医之本;明心,中医之根;明理,中医之魂;明法,中医之道;明方,中医之路;明药,中医之剑。明心明性是根本,道法自然最高境。

    @中医纪元:

    中医现在最缺的是用简明的严密逻辑语言阐述核心理论体系,以现代人能够理解的学术体系来重新整理经典中的医学原理原则,才可能让更多的人明白中医是什么,否则,中医仍然会不死不活。

    @慢中医:

    在我们的大学,对一位教授的奖赏,就是提拔他当处长;对一位处长的奖赏,就是给他评教授。假如某一位既是处长又是教授,就让他获得课题。

    @潘学才:
, 百拇医药
    医患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医患互信是起点,普遍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制度的根本改变。具体到个体,惟有从己做起,点滴推进。

    

    @微博·中医药

    @甘肃刘维忠:

    “中医不科学”的阴影象一座大山压在中医从业者和官员心中,17日恰逢“国医节”,综合了多名专家特别是林中鹏先生的意见,连夜写了篇9000字的长文。除了纪念国医节,也试图从根源上解决这个“不科学”的问题。

    @禅意境:

    “中国国医节”源于中国上海。1929年,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俞云岫要求取消“旧医药”,遭到中医药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和抗争。为了保护和弘扬中医药学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 百拇医药
    @中医纪元:

    学中医完全靠自己,我就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没有拜过老师,全凭自己看书自悟。学校给你时间和大量的书籍,提供的学习条件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拟的,但要看你自己想不想学。拜师也有很多局限,若落入门户之见,也是很难贯通医理的。

    @李宇銘中醫博士生:

    一些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这说法本身语义含糊。假若经验指的是中医重视医生的经历、体会还情有可原(难道西医不重视?);若是指中医只有经验性的知识而无系统理论,则大谬矣。

    @熙华国学堂:

    自古中医就有“五劳所伤”的说法,也就是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安排“五劳”,并养成良好习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养生功效:以坐养神,以立养骨,以看养血,以卧养气,以行养筋。
, 百拇医药
    @传统中医-唐略:

    疾病源于并不适合我们自身的生活方式。所以,当你觉得生活得不开心、累、不自然、不自在的时候,疾病的种子就埋下了。种子埋下了,并不是马上发芽,要等很久,等它发芽了,我们还可能不在乎,要等它壮大、生根、长成大树了才重视,到那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微博·中医药

    @甘肃甘培尚:

    中医医院准绳:达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年评估方案要求,即贯彻国家中医药政策、中医药人员比例、中医科室设置、中医专科建设、中药药事管理、中医文化建设、中医治未病和中医护理等八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其他方面不排斥,如引进现代设备、开展手术等也要得到较好发展,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医院。
, 百拇医药
    @王淑军微博: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要求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和现代诊疗设备。前者指满足中医临床需求,服务专科发展;后者旨在积极应用和借鉴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成果,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为中医临床服务,并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技术相结合。

    @刘力红

    仲圣十二字薪传: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关键在中间一句。对患者呈现的诸多脉证,医者一定要去探究它的“逆”之所在,逆之所在也就是问题所在。是逆在太阳还是逆在阳明,抑或逆在三阴,知道逆所在之后,再根据六经的次第顺序而为,这便是“随证治之”。不知逆在何处,即处判方药,此为医门大忌!

    @董洪涛__选择中医:

    读古贤医著,观其文笔,皆晓畅顺达。甚者如《内经》,文旨精微,且颇有韵脚,朗朗上口。因此知善中医者,必是善作文者。再反躬自省,文采有不及、医术亦未达,颇觉心中汗颜。知前贤境界之高,远愈于吾辈。由是益增进取之心,觉人生短暂,不可于糊涂中蹭过一日,唯需于清醒处努力不懈。
, 百拇医药
    @同有三和中医-高圣洁:

    部分人对手法治疗有误区,以为手法越重越好。实际上手法的轻重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手下有没有“东西”,并且一直保持“感觉”存在,就是力度欠缺一些,疗效也一定有,患者也能感觉得到。当然,力度恰如其分更好,那需要的就是功夫了!

    

    @微博·中医药

    @汪卫东doctor:

    2006年世界中联成立了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经过5年的发展,中国的中医心理学已经异军突起,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中联的认可,荣获了推动学科单项奖。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已经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也是重点专科。本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必更发展!
, http://www.100md.com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杨向东:

    我们经长期实践证明:外科手术并不能完全解决便秘!手术做得好,但术后便秘的并发症太多了!尤其是继发有精神障碍的患者。手术后必须配合中医药,而且要有高水平的熟悉腹部外科特点的中医师才能彻底帮助患者最终康复,有的患者术后康复过程甚至要累以年计。

    @风平浪静水中游:

    山西省将完善公立中医医院服务体系,建设100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继续开展“治未病”工作,创建省级“治未病”试点单位、省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争创一批国家级先进单位和示范单位,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挖掘、整理和研究民间中医优势诊疗技术。

    @赵进喜大夫:

    前夜杂梦纷纭,昨日诸事纷乱!教育部要来参观临床教学查房,药监局要来检查临床试验基地,北京中医管理局通知经方讲课,“中德代谢病会议”催要简历与报告,国家重大新药专项伦理研究课题要开专家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评审结论出来,事多呀,忙得连跑带爬,手脚不着地。真可谓“不容易”!
, 百拇医药
    @李宇銘中醫博士生:

    从中医来说,临床处方的严谨态度,应该是“能用两味药治好病则不用三味”,这除了是看病的准确性外,也有节约医疗资源的考虑。那么在中西医之间,假如能单纯用中医治好病,则不需要用西医,即所谓“能中不西”。

    

    @微博·中医药

    @吴培涛Dr:

    中医发展面对的阻力是:中医西化及存废问题。前者并不是指懂得西医的中医,而指披着中医的衣裳却不懂中医、运用现代医学理论使用中药及其他中医疗法、在实际工作中中医诊疗术使用率低者。
, http://www.100md.com
    @三鹤药业:

    中医药衰落,是两岸中医药界都面临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做足“中”字文章。很多中医院虽然挂了中医的牌子,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过度发展经济效益显著的西医诊疗服务。中医人才的匮乏,也造成中医院中药使用率低下、中医特色技术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中医院在医疗市场中逐渐萎缩,停滞不前。

    @韩密:

    说吃中药不知晓,实际上是医生查房时讲得不明了,简单说一句要吃中药,不管你是否愿意。这也难怪医生,有的医院为了满足上级检查的“中药使用率”,不得不出此下策,所有病人都要喝汤药,是否真的管用,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医生护士能解释清楚,我想,病人是能理解的。

    @中医刘可:

    我研究西医十多年,针对疾病来说,西医的确容易把握,但是西医只治病不治人,人是活的,疾病也是活的。中医治的是病人,是活人,当然治疗方法也是活的,虽然在诊断和治疗上是对从医者的一种考验。但是中医的理论是真正科学的,所以我选择了中医。
, 百拇医药
    @董洪涛__选择中医:

    中医治病,非常讲究体质与辨证。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病症,亦会出现不同的处方。有人说,这就是中医的不科学性,因为不能重复。我的观点正好相反,这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中医的个体差异性与不能重复性最显出中医的以人为本思想,也最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发展中医,就是要按中医的规律办事才行。

    

    @微博·中医药

    @甘肃刘维忠:

    “药品回收”,但愿是厂家为防止药盒散落民间造假药,但愿药店不会配合假药犯罪分子收集药盒。有人曾经建议卫生厅出台政策,鼓励医院收集每盒100元以上的药盒,防止散落后,让人收集造假药。甘肃哪个医院先试点一下?我们会在全省推广经验。
, 百拇医药
    梁全龙大夫 这几天在兰州、白银免费治疗200多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今天早晨6点多就有不少人来宾馆找他看病。其中一人5点多就来敲门,开门见是一个小伙子带着老父亲看腰椎间盘突出,梁大夫被这一孝心感动了。今天治疗70人,梁大夫的手都肿了。

    @武医刘合斌 :

    2月20日下午三点我与正骨圣手梁全龙一起到兰州大学一附院拜见甘肃名老中医刘东汉老师。刘老师1937年出生在中医世家,讲起中医滔滔不绝,还亲自体验梁全龙老师的手法,探讨针灸用法!非常高兴能见到这么多医学界、武术界的高人,甘肃人才济济!

    @乔中医:

    昨天老中医跟我感叹,为什么人们去那些大型综合医院花几万,几十万治不好一些病,认为是应该的,可是到中医这里让他们花上几千元就能治好,他们却认为太贵,我深以为是!这可能就是人们的观念和心理原因吧。
, 百拇医药
    @太极正骨陈启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没有见到民间中医治病,百姓就不能理解真正的民间中医怎样治病。民间中医用药可治现代医学治不好的一些病,民间中医还有很多不用药只用双手就能治百病的。高人在民间,能治病的人也在民间。

    @中医萝卜会:

    我平时性格比较粗大,但是跟医有关就相对谨慎。我练针时,在把针扎进自己身体之前,按书上说的先用黄抄纸练了一段时间。一叠纸厚四五公分,因为针细,用力不均很容易弯,所以练习还是需要的。那段时间我没事就练,因为针尾是铜丝缠的,练得多了,不仅指腹磨得疼,拇指根部也有些脱力。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