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186070
中医发展辨“隐”施治的探索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688期
     人类所患疾病多从无症状期→有症状期,甚至有的疾病本身长期处于“无症状”状态(“隐症”状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许多疾病还处于“隐”性阶段时就能被发现,但多不是去找中医辨“证”的结果,而是器械检查发现的。因而在当代大量的“隐症”面前,中医学必须由辨证施治发展为既能辨“显”证施治,又能辨“隐”证施治,使中医学发扬光大。

    辨“隐”施治新概念的提出

    大多数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均存在较长的无症状期。中医师历来重视辨证施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来诊治疾病。然而现在许多疾病处于下述情况:①有症状但无体征;②有体征但无症状;③只有个别症状或个别体征;④既无症状,也无体征,但有实验室检查改变。前三种可称为疾病的部分“隐”证状态;第四种则为疾病的完全“隐”证状态,在中医四诊面前可能完全暴露不出“庐山真面目”。

    因此,笔者提出的辨“隐”施治就是:对于部分“隐”证或完全隐症性疾病,中医学仍然需要探索结合传统四诊方法和现代器械检查结果加以辨“隐”得证或辨病的技术(包括辨识传统中医未曾关注或涉及的领域),进而合理有效施治的过程。
, 百拇医药
    四诊合参与五诊合参

    对于部分“隐”证或完全隐症性疾病或疾病隐性阶段必须打破以症状为重心的四诊格局而发展新的辨“隐”施治方法学体系——五诊合参(四诊加仪器),这是中医现代化的新的发展之路。当跨过辨“隐”施治的新台阶使中医学发展找到新突破口之后,又可以反过来在有充足症状和体征的疾病中探索四诊合参与五诊合参的比较研究,促进中医仪器诊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辨“隐”施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于中医辨“隐”施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笔者以原发性高血压病为例加以说明,并借此推而广之。

    中医辨“隐”施治的必要性

    由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患者为无症状性状态,必须经常体检才能发现,这些高血压病就中医辨证分型来说目前还是空白(经笔者检索结果)。因此,要打破中医原有辨证必须依赖以症状为中心的格局。就高血压病而言,对无症状性高血压必须探索只用体征和辅助检查(生化、代谢、影像等)作为辨证分型的依据,以完善中医对高血压病无症状辨“隐”施治的新体系,然而这就需要研究辨“隐”证标准、分型标准、如何命名“隐”证等目前空白的问题。这将对高血压中医辨证防治起巨大推动作用,也将促进中医辨 “隐症”新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 百拇医药
    中医辨“隐”施治的可行性

    中医辨证有症状的高血压主要来自于对症状和一些体征的阴阳、虚实辨证,而对症状、体征的阴阳属性主要来自对症状和部分体征(舌、脉象)的“取类比象”和按阴、阳、虚、实概念的分类归属。

    就无症状高血压而言,施以生化、代谢、影像学检查后与有症状高血压的异同在于:①无症状,因而缺乏对症状的阴阳属性判断;②有舌、脉象和其他体征可查,但这方面无差异可做体征的阴阳、虚实判断;③生化、代谢、影像检查结果为新的,暂无标准的既非症状、亦非体征的元素。

    由此可见:一是①项由于缺乏判断源可以舍去不用;二是②项相同是可以保留按图索骥的;三是③项是有待创新的;四是如何将②、③结合整体考虑也是有待创新的;五是如何制定③项所有结果判断标准也是有待创新的。

    于是,只要制定出每项检查指标结果的阴、阳、虚、实概念和标准,就能按中医辨证原则进行工作,因此,按阴阳五行学说要领对检查结果归类是可以做到的,因而研究可行,但必须在实践中反反复复验证和修正。
, 百拇医药
    辨“隐”施治的重要意义

    是对中医学的发展和突破

    面对现代社会,中医学辨证施治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良好地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尤其是现代化的检测人体生化、代谢、影像学等方面的技术;对于无症状性疾病,一向重点依赖症状的中医辨证论治将受到影响。即使有现代技术检测的生化、代谢、影像结果摆在面前,中医学目前尚不能对这些“隐性改变”自如进行辨“隐”施治。

    因此中医学要现代化,突破停滞的局面,就迫切需要解决辨“隐”施治这一问题,这应该是中医学发展必争的另外半壁河山,故研究无症状高血压利用单纯体征和生化、代谢、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辨证分型和标准的研究,进而观察不同疗法的效果,必定是有益的、有前途的探索。

    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创新

    中医学数千年辨证辨病的主要依据是通过病人的症状为中心,再辅以舌象、脉象进行的,随着现代疾病表现“无症状化”越来越多见,中医辨证分型就受到制约了,在这些缺乏症状的“隐症”面前,中医学辨证在过去和今天都是空白。因此,辨“隐”施治研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具有双重创新性,促进中医现代化。
, 百拇医药
    发展辨“隐”施治的途径

    一是中医体质学辨“隐”: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已经有初步的成果问世,但是没有结合到辨“隐”施治的新理论上面,有待今后大力推进。

    二是体格检查的中医辨“隐”:体格检查既是西医的技能也是中医学的内涵,在没有症状的疾病面前,中医辨“隐”施治相当于“从脉从舌”等等概念。

    三是生化、代谢检查资料辨“隐”:中医学对于这些资料缺少深入研究,需要参考时也只是带着西医的观点看问题,还没有独特的中医视角和理论来认识这些问题。

    四是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辨“隐”:这几个方面,传统的中医学是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的,相当于望、闻的判断,但是需要系统化结合到辨“隐”施治新理论上面来。

    五是影像学检查资料辨“隐”:这方面也是中医学认识的盲区,需要大力探讨。

    六是内窥镜下、腔镜下辨“隐”:在这些媒介下实施辨“隐”施治相当于中医学把望闻问切的传统技能通过内窥镜和腔镜架起的现代医学桥梁延伸到了以前不能辨识(隐匿性)的内脏中,可以大大丰富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范畴。

    七是手术中、手术切除物辨“隐”:同样,中医学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物所见来实现辨“隐”施治的升华。

    八是病史及家族史辨“隐”:如果患者现在没有症状,我们可以探索现在的体征结合患者过去的病史和家族史来进行综合判断。, http://www.100md.com(刘勇 四川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