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信息 > 正文
编号:13077646
我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6日 中国卫生部网
     一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2009年起,各级财政对全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按照人均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其中中央财政对各地区按照不同比例予以补助,其余部分由地方财政配套。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79亿元,补助农村孕产妇2726.6万人。

    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村住院分娩率,促进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的持续改善和城乡间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住院分娩率从2008年的92.3%提高到2011年的98.1%,接近2011年99.56%的城市住院分娩率,其中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农村住院分娩率平均增幅达41.0%。201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26.1/10万,婴儿死亡率为12.1‰,分别比2008年降低了23.7%和18.8%,农村降幅大于城市。农村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之比从2008年1.24:1降至2011年1.05:1,已基本接近。

    通过项目的实施,降低了农村孕产妇经济负担。各地将农村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与新农合政策有机结合,统筹资源,明确限价标准。北京、内蒙古、上海和陕西将孕产妇补助人均标准提高到600-800元,河北、内蒙古、江西、河南、广西、海南、陕西、宁夏和西藏实现了农村孕产妇在乡镇和县级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平产免费分娩。

    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强了产科培训和监管,规范了住院分娩服务内容和流程,基层产科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广大群众逐步享受到了免费的、有质量的基本服务。陕西、河南、湖南、陕西、甘肃和重庆加强产科质量管理,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控制剖宫产率,其中陕西省农村孕产妇剖宫产率由2008年的32%降至2010年的26%。

    二是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为全国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在孕前3个月和孕早期3个月免费增补叶酸,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农村生育妇女出生缺陷防治的意识和能力,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2亿元,有2356万名农村生育妇女免费服用了叶酸。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加速下降,中国农村地区群体推广免费补服叶酸的措施已初见成效。2009-2011年,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年均下降速率达16.6%,明显高于2000-2009年十年间全国年均6.6%的下降速率;其中农村地区年均下降速率达17.8%,明显高于同期城市年均下降速率。2011年,项目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下降速率达21.4%,其中农村地区下降速率达22.4%,仍高于城市地区18.5%的下降速率。

    通过项目提供主动的服务和宣传,明显提高了育龄妇女对叶酸的认识和服用率。抽样调查显示,东中部地区叶酸服用率达到93%以上,西部地区也达到70%以上,95%的被调查妇女认为有必要服用叶酸,并会向准备怀孕的朋友推荐叶酸。项目的实施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各地区间服务可及性的差距,明显改善育龄妇女增补叶酸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已逐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2009年开始,卫生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分别为全国1000万和120万35-59岁的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55亿元,共有1169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接受了宫颈癌检查,146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接受了乳腺癌检查。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农村妇女常见病得到及时诊断,促进了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减少了农村妇女死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09-2011年,项目地区共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等阳性病例16313例,检出率为141.56/10万,其中属于早期发现并诊断的为14963例,早诊率达91.7%;同时还检出子宫肌瘤、生殖道感染等疾病475万人。同期,共确诊乳腺癌631例,检出率为48/10万,其中早诊率达69.72%。

    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农村妇女对“两癌”检查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从项目初期接受率不到50%,到现在广大农村妇女愿意接受并主动寻求服务,健康意识明显改善。抽样调查显示,98%以上的妇女对“两癌”检查项目感到满意,认为有必要进行检查。同时,各地都建立起了卫生、妇联、人口计生等多部门合作机制,以及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制度,初步构建了农村“两癌”防治网络,大大提高了基层机构和人员的“两癌”检查服务能力。

    项目的实施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引起了全社会对妇女健康的广泛关注。一些地区主动增加投入,扩大项目覆盖面,北京、重庆、宁夏将目标人群扩大到城乡所有适龄妇女,使更多的妇女受益。2011年起,新农合将“两癌”救治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补偿比例达到“两癌”治疗限定费用的70%左右,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补偿比例可达到90%以上。全国妇联还设立了“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对患病的贫困妇女给予救助。这些措施保障了“两癌”患者的治疗,较好的解决了“查而不治”的困境。

    四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通过为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筛查、咨询指导和相应的干预服务,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儿童的艾滋病新发感染。2010年起中央财政投入从8266万元增加到每年8.39亿元,项目内容扩大到预防艾滋病、先天梅毒和乙肝等母婴传播性疾病的综合防治,项目覆盖面从2009年的453个县扩展到31个省(区、市)1156个县,惠及孕产妇640万人,占全国孕产妇总数的44%。2009-2011年,共为1700万孕产妇提供了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为8094位艾滋病感染产妇分娩提供综合干预服务。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项目实施前的34.8%下降至7.4%,减少了2100位艾滋病感染儿的出生。同时,还为850万名孕产妇提供了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服务。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有助于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大大减少了儿童艾滋病新发感染,体现了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普惠性。2010年联合国组织提出了到2015年“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先天梅毒”的目标,我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2年,该工作被联合国2012年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选为最佳实践。

    经过不懈的努力,4项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完成了2009-2011年三年医改任务目标和要求,对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国务院《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2年2月17日,卫生部印发了《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描绘了妇幼卫生改革与发展蓝图。其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项目,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项目,同时将针对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研究增加新的重大服务项目。3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对下一步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卫生部将继续通过项目的实施,逐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改善妇幼卫生公平性,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