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信息
编号:12236968
1000天影响一生健康 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5日 生命时报
80后育儿有新招
80后育儿有新招
80后育儿有新招
80后育儿有新招

    80后育儿有新招

    一起争吵锻炼推理 多玩泥巴快乐聪明

    初为父母的80后该如何教育子女呢?据美国“解密”网报道,下面一些做法可让孩子受益无穷。

    与孩子争吵。在80后的印象中,父母总是摆出一副“我是老板”的姿态,不容许犯错的子女做任何辩护,但是他们却愿意和孩子“争吵”。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孩子争吵提供了锻炼孩子推理、辩论、协商能力的绝佳机会。这项针对157名孩子历时两年的研究发现,学会为自己辩护的孩子也会在其他场合使用这一技巧。只要孩子的观点合情合理、态度平静,就可以一直陪他谈下去。

    经常发点糖果。每个人都知道吃糖损伤牙齿,还容易让孩子变胖。不过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一项为期5年的调查发现,经常分给孩子适量的糖果反而使得他们更健康。研究人员对1.1万名2岁至18岁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一组每天摄入4克糖果,另一组根本不吃糖。研究结果表明,吃糖的一组变胖的几率比另一组少22%。此外,研究还发现,吃糖果的孩子患心脏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也相对降低。这项研究想要告诉大家的道理是,在营养均衡、经常锻炼的前提下,长期、适量地给孩子吃一些糖果对他们的身体有好处。
, http://www.100md.com
    让孩子们玩泥巴。户外的细菌并没有人们想象的恐怖。其实,孩子们玩泥巴可变得更聪明,并能驱赶抑郁情绪,预防疾病。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泥土中含有一些分支杆菌。实验证明,分支杆菌能让人反应更快,更灵敏,同时还会刺激大脑分泌更多快乐激素血清素。即便接触没有分支杆菌的泥土,孩子们的免疫力也会得到增强。孩子2岁前接触的病原体种类越多,哮喘、心脏病和神经官能症的风险就会降低。

    允许他们偶尔玩危险的游戏。没错,每年都有一些孩子会因玩危险的游戏受伤。不过,跌倒或从高处摔下一般会造成皮肤淤青或骨折,而且不会持续很久。挪威理工大学的心理学家表示,受伤是孩子心理与生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爬高或者高速骑车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克服生活的恐惧。的确,从孩子们掉下梯子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知道这不是世界末日,梯子看起来也不再那么恐怖。▲

    (冯国川)

    
, 百拇医药
    5S新生儿止哭法(育儿好帮手)

    英国专家为新手父母推荐

    对新手父母来说,新生儿宝宝的哇哇大哭会让人惊慌失措,甚至垂头丧气。怎样才能安慰初到人世的宝贝呢?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刊出了让宝宝停止哭泣的方法,《最快乐的宝宝》一书作者哈韦·卡普博士总结了止哭“5S”法:包襁褓(swaddling)、让宝宝侧躺(side-on),发出嘘——声(shushing),轻轻摇晃宝宝(swinging)和让他吸吮奶嘴(suck)。

    约翰·哈林顿博士受到5S理论的启发,在维吉尼亚州“国王女儿儿童医院”进行了实验。哈林顿博士发现,喂糖水的宝宝在打针后哭泣的时间超过2分钟,而大多数接受5S安抚法的宝宝在45秒后就停止哭泣。他说:“几乎只要1分钟,所有的哭声都消失了!”

    肯定许多家长都想赶紧试试这个新方法,不过卡普博士说,必须要多练习一阵,做对了才有效。比如,“嘘——”一定要是持续不断的流水一般的声音,而包襁褓一定要裹紧一点宝宝才会觉得安全。卡普博士最后指出,随着宝宝年纪增加,5S法的效用会慢慢减弱,比如对4个月的孩子就没有2个月的孩子那么有效。▲
, 百拇医药
    (刘昂)

    

    别问“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孩子长大后容易自我中心、投机取巧

    以往的大家庭里,兄弟姐妹们为了博得父母的疼爱,往往暗自努力,希望表现自己。可如今,这样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孩子成了“稀缺资源”,长辈们开始纷纷“争宠”、“邀功”。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几个家长争相给孩子买礼物或零食,然后追着孩子问“喜欢爸爸还是妈妈”、“爷爷对你好还是外公对你好”,或者诱惑孩子“要是周末陪奶奶,就买新衣服”……长辈们的话也许是开玩笑,可孩子心中可能已经埋下不当的种子。
, 百拇医药
    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受到成年人的言行影响。首先,长辈们的相互比较,会让孩子变得傲慢自负,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我膨胀和自我为中心思想,导致日后的人际交往中,不能正确定位、甚至不断碰壁。其次,这种比较,会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在利益之间进行投机选择。甚至有研究发现,从小就会讨巧的孩子,长大了在婚姻情感中也会过分强调利益,更容易出轨、花心。最后,过度的关爱和给予,会让孩子轻视别人的付出,不懂得感恩和珍惜,更不懂得照顾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尽力保护孩子的纯真。单纯和诚实,是孩子学习所有美德的基础和起点。如果希望孩子做什么,不要以礼物等物质诱惑,而要通过情理说服孩子。

    此外,家人之间态度要一致,不能互相埋怨、说坏话。如果发现孩子被其他长辈“争宠”又不方便明确劝阻,则要及时参与进来,引导孩子用公正、合理的方式来做选择。比如告诉孩子“爷爷和外公都很想你,我们可以轮流去看望他们”,同时让孩子明白,不能把礼物贵贱当成评判人的标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岳玲)
, 百拇医药
    

    玩摇摇车有4不

    喜羊羊、灰太狼、小叮当、小坦克……只要一投币,它们就能一边摇晃,一边欢快地歌唱——不管是在游乐场还是临街的小卖部,摇摇车都很受小朋友的喜爱。但是,最近的一则事故却让人们对摇摇车的安全产生了顾虑:上海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在乘坐摇摇车时,手指竟然被挤断!不少父母开始担心,怎样保证孩子坐摇摇车的安全呢?

    不坐破损的车。事故中的宝宝,就是把手伸进摇摇车底部的破洞,导致手指被机器绞断的。摇摇车通常采用电动模式,若有破损,最容易发生的意外就是触电。其次是机械性的伤害。特别是投币口、钥匙孔、外露的螺钉等位置,都是最常被人触摸,磨损最严重的地方。所以玩之前,家长一定要检察一下摇摇车的整体是否有破损。
, 百拇医药
    不坐室外摇摇车。摇摇车往往制作简易,因此在室外的风吹日晒下,更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安全隐患最多。

    3岁以内不要坐。通常摇摇车提示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乘坐,但实际上,3岁以内的孩子因身体、心智发育不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差,无法及时应变,一旦发生危险,难免受到伤害。所以,只要孩子乘坐摇摇车,家长一定要在旁监护!切忌不可大意,有时危险只在一瞬间即可发生。

    不要选择声光电一体机。通常商家会把摇摇车的音量调至最大,灯光也夺目地闪个不停。这些对于成人都会有伤害,更不要说听力、视力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儿童了。还有的摇摇车,前面会有个简易屏幕,让孩子坐在不停摇晃的车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这同坐车看书容易引发近视眼一样,会损害孩子的视力发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护师 陈建军)

    
, 百拇医药
    宝宝睡觉有四宝(生儿育女)

    草席、荞麦枕、小肚兜、毛巾被

    炎炎夏日里,天气闷热、蚊虫叮咬,不只大人睡不好,很多宝宝也哭闹不肯睡。可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怎样让他们每天都能睡上安稳觉呢?

    睡前有四宝。第一,草席。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弱,躺在竹席上容易着凉。家长不妨选用蒲草、灯心草、马兰草等编织的草席,材质柔软、凉度较低,非常适合婴幼儿。但使用前最好暴晒,反复拍打几次,用时也可以垫一层薄薄的棉布吸汗。第二,荞麦枕。很多宝宝是“蒸笼头”,脑袋爱出汗,就算睡着了也会抓耳挠腮。准备一个透气性良好的荞麦枕,可以让头部始终保持舒爽,符合“足暖头凉”的原则。第三,小肚兜和田鸡裤。这两种衣服的优点在于,宝宝的四肢裸露在外很凉快,而肚皮和躯干却被包裹起来,特别是肚脐处,起到消暑护身的作用。第四,毛巾被。哪怕天气再炎热,也要给孩子盖一层薄被,以免胃肠道受凉。而薄毛巾被可以紧贴宝宝的皮肤,既不容易滑落,又能及时将多余的汗液吸走,是度夏的不错选择。
, 百拇医药
    睡中四注意。有了以上宝贝,宝宝们的睡眠就有一半保证了。家长可以提前开一会空调,等房间里的温度低了就关掉,然后挂上蚊帐,给宝宝洗个澡,穿上干净、吸水性强的纸尿裤,保持房间里的空气流通,宝宝基本就能进入香甜的睡眠了。

    但是,睡眠过程中,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首先,无论是风扇还是空调风力都要柔和,不要固定朝一个方向吹,更不能直接对着宝宝吹。其次,白天睡午觉最好拉上遮光窗帘,既能帮助挡住室外的热气,又能使房间内的光线变暗。再次,睡前不要让宝宝剧烈活动,也不要吃得过饱,否则宝宝太兴奋,装满食物的胃还不断刺激大脑,不仅难以入睡,睡着后也容易惊醒。最后,如果宝宝不喜欢被蚊帐遮着,可以选用橘红色灯泡或将橘红色玻璃纸套在灯泡上,用光线驱赶蚊虫。▲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儿科主任 刘丽晓教授)

    
, http://www.100md.com
    1000天影响一生健康

    我国首份儿童营养报告发布

    5月31日,卫生部首次发布关于儿童营养状况的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致死率为13%,低体重率为3.6%,生长迟缓率为9.9%,消瘦率为2.3%,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2岁以下儿童贫血严重,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逐步显现,营养状况存在城乡和地区差异等,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2岁以下儿童贫血最严重

    报告显示,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其中,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2—3岁儿童贫血患病率是一个平台期,3岁以后逐渐下降。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妇幼营养室荫士安主任表示,6—24月龄是宝宝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的过渡阶段,若辅食的质量和数量不够,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北京协和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王丹华补充道,在宝宝6个月后,除了母乳喂养,应逐渐添加辅助食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辅食要含有动物性食品,因为其中含铁量比较多。如果只是吃一些谷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太少的话,容易造成贫血。家长一旦发现宝宝面色不好,不像以前那么活泼,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 http://www.100md.com
    怀孕到2岁是关键期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秦怀金司长表示,科学研究证实,早期的儿童营养会影响人一生的状况,甚至可以说,儿童的营养状况影响着整个国家人口素质的基础。

    “国际上医学专家和营养专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证实,提出生命早期1000天的理论。生命最初的1000天,即从怀孕到2岁期间的母婴营养影响人一生的健康。”这一时期的营养不良,给儿童带来的近期和远期危害是不可逆转的,并且不可弥补。近期危害表现为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远期危害表现为智力发育滞后,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增加。目前,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尤其是早期营养状况,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卫生部专家批配方奶粉

    “奶粉广告的宣传,确实干扰了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儿童处处长曹彬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婴幼儿奶粉宣传分成1、2、3阶段,第一阶段往往看不见。在她看来,这会对父母产生误导,影响纯母乳喂养率。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除了能满足孩子需要的全部营养素以外,还能传递给孩子精神上的营养,这是奶粉实现不了的。”曹彬解释道,在妈妈抱着给宝宝喂奶的动作和环境中,我们强调要“三贴”,即胸贴胸、腹贴腹、口贴着乳晕,这种亲密接触和交流是母乳替代品无法替代的。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宋树立最后补充道,在母乳替代品标志上,相关规定要求标签应有提示,对于0—6个月的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 (江大红)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