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89366
“中医伪养生”为何偏爱老年人?(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百姓生活·下半》
     最近几个月,家住江苏徐州的心洁心急如焚。

    心洁的外公外婆每天都会去小区附近一家营养早餐店吃早餐。

    早餐就是一小杯糊状物,而每个月他们在这里的花费要3000多元。

    30余名老人密集地站着,让这间只有20余平方米的房间显得甚为拥挤。他们大多头发花白,衣着朴素。在一位身穿白大褂的中年女人带领下,老人们时而伸出双臂上举,时而竖起手掌前推,嘴里配合发出“嘻”、“嘿”的声音。

    这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一间名为“精正福源堂”的保健品店,老人们正在练一种名为“六字诀”的养生术,他们被店方告知,只要坚持练习,并辅以店里销售的保健品,就可以远离疾病。

    圈套无处不在

    62岁的李秀兰(化名)家住海淀区,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三个月来,她每天上午都来这家保健品店练功。不久前,李秀兰花了两千多元买回一堆颗粒胶囊、保健枕和保健鞋,她认为,这些东西能治各种常见病。儿子刘志勇说,“其实她并没有什么病,体检显示她身体很健康。”那些保健品和器械被买回来后,不久便被束之高阁,但这并不影响她对此痴迷。
, 百拇医药
    年过60的齐先生也是这家保健品店的常客。老伴去世后,他独自居住,因为收入不多,生活颇为节俭。患有肝病的他在三个月前被邻居拉来学习“六字诀”。“他们说要治好肝病得内外兼修”,为了“修内”,他一次性购买了1400多元的“精正方剂”。而在小区里,他为了买两块钱的水果也会与小贩一再砍价。

    最近几个月,家住江苏徐州的心洁心急如焚。心洁的外公外婆每天都会去小区附近一家营养早餐店吃早餐。早餐就是一小杯糊状物,而每个月他们在这里的花费要3000多元。

    “价钱贵不说,关键是外婆的身体,她得了20多年的糖尿病,但早餐店的人却告诉她,吃营养早餐后就要停服胰岛素。现在外婆的血糖含量是正常人的三倍以上。”气愤的心洁去“早餐店”理论,店里的“老师”告诉她,他们的产品来自美国,不仅能修复人体细胞,连癌症都能治。对方还递过来—张报纸让心洁看,说国内某媒体还做过报道。

    因为各种原因,中国目前沉迷于养生消费的老人不在少数。在1928个接受调查的家庭中,有近六成老人买过保健品,而在这之中,有三分之一以上老人的消费数额在1000元至5000元之间,有五分之一老人的消费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
, 百拇医药
    除了购买各种保健食品、用品外,不少老人还遭遇过“免费旅游”、“试住老年公寓”、中介欺诈、投资理财等骗局。他们面临的危险,涉及生活中与“钱”有关的几乎所有领域。从免费体验到慷慨解囊,这是很多生活节俭的老人所经历过的“养生”之路。

    “老人就跟孩子一样,特别好哄,你要把他哄开心了,他也不缺那几个钱,存了一辈子的钱了。”一家保健器材销售公司的负责人透露,通过与老人“交心”,一步步攻破老人的心理防线,“老人体验时,要殷勤地整理床铺,时时刻刻嘘寒问暖,陪老人聊天,同时还要对老人‘洗脑’。”

    所谓“洗脑”,就是用各种方式来对老人进行心理暗示与强化。唱歌跳舞喊口号都是可利用的手段,“某某某(保健品名称)天天见,一天不见就想念”、“蹦蹦跳跳每天一小时,所有药物不用服”,老人们在店员带领下,每天唱诵这些口号。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对老人进行心理暗示,见面就问“阿姨,今天是不是好点儿了?”经过几次这样的暗示,老人总有一天会点头称是,进而在心理上认可,最终化为消费行动。
, 百拇医药
    除了“情感营销”,面对老人的生活习惯,商家还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诱销”方式。他们在社区里发展老人来做产品的“托儿”,建立“社区营销网络”,通过“熟人发展熟人”的模式来进行“病菌感染般”地传播。

    此外,一些商家还会在社区里搜集老人的详细资料,哪些老人有钱,哪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他们便成了商家的重点目标,店里“老师”会经常上门拜访,陪老人聊天,帮他们检查健康状况,直到实现让老人消费的目的。

    媒体推波助澜

    “通过各种不良手段,从老人身上渔利的现象一直都有。但近几年来,无论从方式、规模还是复杂程度等方面,都是以往所不能比的。”央视一位长期从事产品质量调查的记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老人本身状况(包括老人数量、居住环境、心理状况等)发生变化、不良商家对老人的虎视眈眈愈趋猖狂外,社会上的很多力量也在不经意间“助纣为虐”,把老人推向了危险边缘,“尤其是广播、电视等媒体,皆难辞其咎”。
, 百拇医药
    “在某种程度上,这与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认知习惯有关。在他们的成长背景中,媒体一度充当政府的代言人,是具有公信力的传播机构。但现在市场环境下的媒体鱼龙混杂,老人在匆忙之间难以扭转自己对媒体的认知,从而轻信那些虚假夸张的宣传内容。”他说。

    从2009年秋季开始,广电总局曾接连发布禁令,打击虚假电视购物广告,在那之后,保健品等电视购物开始收敛。但2010年初,一些地方频道在其所制作的“养生”类节目中,爆炒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在赢得高收视率的同时,所请“专家”、“学者”也红极一时,咨询费暴涨。与此同时,养生类产品开始转战广播平台,众多老年人仅仅在收听广播里的“专家”讲座后,就甘心掏出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购买“专家”推荐的产品。

    家住北京惠新西街的郑女士今年50岁,工薪阶层的她第一次来“精正福源堂”便购买了1400余元的“精正方剂”。她说在广播上听“岳奇峰老师”的讲座已经两个月了,“每次岳老师一讲完课,就有很多老年人打进热线电话,一听就很真实,肯定不是托儿。”

    但“精正福源堂”的“岳奇峰”算是一个神秘人物。在店内显著位置,挂着的多幅锦旗称“岳奇峰”为“中华第一易医”、“赛华佗”。据说他是该店“内外兼修法”、“八卦点穴术”等一系列养生理论的创始人。但迄今为止,人们似乎只在广播里听过他的声音,连店里的工作人员“都没见过岳老师”。

    而在河南等省的广播里,“精正福源堂”的主讲人换成了“清代四大名医”的后人李佩钧(音)。据他们的工作人员透露,这位“李老师”是“岳奇峰”的师妹。“李老师”嗓音洪亮动听,同样吸引了大批老年“粉丝”。, http://www.100md.com(王灿)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