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肌疾病 > 病毒性心肌炎
编号:12228990
解毒益心化瘀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733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因嗜心性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临床以心律失常(心悸)、心前区不适(胸闷)或隐痛、短气为主要表现。现代中医常按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心痹”、“心悸”、“胸痹”、“心痹”等范畴。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长期从事温病研究,根据本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认为本病属“温病”范畴,是在正气不足或邪毒雍盛的情况下,温热邪毒舍心所致。

    张师认为本病初起邪毒从肌肤或口鼻而入,侵淫肺卫,内舍心经心脉,故临床除表现为胸闷隐痛、心悸外,常见发热、鼻塞、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夹湿邪则可损伤脾胃,出现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此时,若失治误治,或邪毒雍盛,留而不去,内伏于心,蕴久则化热,既能损伤心体,导致心气阴两伤;又可与血搏结,导致血脉瘀滞;表现出心悸、胸闷、心痛、脉律失常,或迟或结代或数或细弱。严重者,邪毒扰动心神,出现心烦、谵语、神昏。气阴损伤严重则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表现为厥证。恢复期主要是气阴已伤,邪毒未尽,血脉不和。

    张师还认为,在病变过程中,痰湿是重要病理产物。因心主血,津血相关,血不利则津停为水湿,久停则化为痰。水湿既泛溢肌肤,又可内停于心肺,还可壅塞血脉,加重血脉瘀阻,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加重,表现为虚里应手无力、唇青紫、呼吸困难、喘促不能平卧、肌肤肿胀。
, http://www.100md.com
    分期辨治

    张师基于其中医病机之毒、虚、瘀,主张治疗当以解毒益心化瘀为总则,根据病理演变分期辨治,临床常分为邪在卫气、邪毒舍心、恢复期三个阶段和变证论治。

    邪在卫气

    本证为初起证候,证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身疼痛、口渴、胸闷心悸、短气,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结代。夹湿者,腹泻、恶心欲呕、舌苔黄腻。

    治以解表散邪为法,方药用清解七味饮(经验方)加减:生石膏30~60克,葛根、薄荷、柴胡、金银花、黄芩各10克。热甚加连翘、赤芍、丹皮,口渴甚加天花粉,咽喉疼痛加马勃、山豆根、玄参,胸痛加赤芍、丹皮、丹参。夹湿者用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加减。

    邪毒舍心

    本阶段主要是心肌损伤,分为热毒舍心和痰热内结两个证候。
, 百拇医药
    1.热毒舍心 证见发热、胸闷、心前区疼痛,心烦、心悸,口渴、汗出,舌红、苔黄干,脉数或促。治以清热解毒化瘀为主,方药用白虎汤加大青叶、丹参、丹皮、赤芍、金银花、连翘。夹湿者,脘闷腹泻、恶心纳差,舌苔黄腻,合用葛根芩连汤;热毒雍盛而谵语、神昏、舌绛者,加生地黄、玄参、水牛角;热盛伤阴者,口渴甚、咽干,加沙参、麦冬、石斛。

    2.痰热内结 证见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心烦失眠、寐则多梦,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痰为主,方药用黄连温胆汤加丹参、瓜蒌、丹皮、赤芍。心烦失眠加竹叶、磁石、朱砂,热甚加鱼腥草、金银花,气阴伤加沙参、石斛。痰热上扰而谵语、神昏,加石菖蒲、郁金。

    恢复期

    本阶段可分为正虚邪恋、正虚血瘀、心脾两亏三个证候。

    1.正虚邪恋 证见胸闷胸痛、心悸、短气乏力,低热、自汗或盗汗,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或结代。治以益气补心、养血活血为法,方药用四参安心汤(经验方)加减:西洋参(或太子参)、玄参、苦参、炙甘草、炒酸枣仁、生山楂各10克,麦冬、丹参各15克,桂枝6克。胸闷加全瓜蒌,气短汗出加炙黄芪、五味子,低热加地骨皮、白薇,胸痛加桃仁、红花、三七。
, http://www.100md.com
    2.正虚血瘀 证见胸闷胸痛、心悸怔忡、心慌气短,舌黯、苔白,脉沉涩或结代。治以益心活血为法,方药用三参荣心汤加减:太子参、玄参各12克,丹参、麦冬、炒酸枣仁、生山楂、桑寄生各15克,炙甘草10克,桂枝6克。胸闷加全瓜蒌、薤白,气短汗出加炙黄芪、五味子,胸痛加桃仁、红花、三七。阳气已虚,四肢不温、脉结代,加制附子、薤白、淫羊藿、鹿衔草。

    3.心脾两亏 证见胸闷或隐痛、心悸怔忡、心慌气短,动则尤甚;自汗、神疲乏力、头晕、面色无华,纳差,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或结代。治以健脾补心、益气养血,方药用归脾汤加生山楂、丹参。纳差加炒麦芽、鸡内金,胸痛加桃仁、红花、三七,胸闷加瓜蒌、薤白。

    变证

    病毒性心肌炎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以致水饮内停,心气衰竭,产生心水和心厥两种变证。

    1.心水 证见心悸怔忡、肢体浮肿,心慌气短、自汗、咳嗽气喘、动则尤甚,少尿、大便溏或腹泻,舌淡或黯、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治以益气强心、活血利水为法,方药用真武汤加桂枝、丹参、生山楂、炒酸枣仁、白茅根、细辛、益母草、鹿衔草、牛膝。气短、自汗加黄芪、人参。瘀血甚用桃红四物汤益母草、赤芍、丹参、山楂、桂枝、泽泻、牛膝。若水湿化热,用四参安心汤加茯苓、益母草、白茅根、泽泻、牛膝。若水停生痰,咳吐痰涎,加瓜蒌、半夏、葶苈子。
, 百拇医药
    2.心厥 证见心悸怔忡、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肢体厥冷、脉微欲绝。治以益气养阴、回阳救逆为法,静脉滴注生脉饮,汤剂用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汤加减。

    病案举例

    病例1

    李某某,男,10岁,1992年5月30日初诊。患者1年前因“病毒性心肌炎”在西安某医院住院治疗40余天,多次心电图检查示“心律不齐”、“心肌损害”、“心肌供血不良”,病情时好时坏。刻诊:胸闷、心慌、乏力、纳差历1年,易汗出,大便干、数日一行。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心率89次/分,律齐,心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治以补益气阴、化瘀养心为法。

    方药用四参安心汤加减:太子参、丹参、玄参、苦参、麦冬、玉竹、鹿衔草、生山楂、炒酸枣仁、瓜蒌各10克,当归6克,炙甘草5克,三七1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 百拇医药
    服药6剂,症状有所改善,但神疲,原方加炙黄芪、薤白、茯苓各10克,续服。至6月19日,胸闷消失,精神好转,乏力减轻,但有时心慌,纳差,口淡无味,汗多,大便时干时溏,舌红少苔,脉较前有力。

    处方:太子参、麦冬、炒酸枣仁、白芍、柏子仁、茯苓、鹿衔草、瓜蒌、炒山楂、神曲、炒麦芽各10克,五味子、苦参各6克,续服。1月后诸症消失。

    病例2

    刘某,女,17岁,学生,1993年4月4日就诊。诉1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肢体颜面浮肿、胸闷心慌、气短,曾经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好转出院。1月前复因感冒而出现全身浮肿、胸闷心慌,经治无效。刻诊:舌淡、尖微红,苔中心黄,脉细数。心率96次/分,律不齐。

    证属水瘀互结、心经郁热。治以通阳化水、清热化瘀。

    处方:丹参、苦参、山楂、桑寄生、玉竹各10克,炒酸枣仁15克,茯苓12克,桂枝6克,细辛3克,白茅根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服6剂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改四参安心汤加减:太子参、丹参、玄参、麦冬、瓜蒌、炒山楂、神曲、麦芽各10克,炒酸枣仁12克,苦参、桂枝各6克,每日1剂。

    续服6剂后,胸闷心悸减轻,浮肿微消,守原方续服6剂。服药后症状减轻,眼睑微肿,守方治疗1月,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 http://www.100md.com(刘绪银 湖南省新邵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