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271725
“中医进校园”是件大好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745期
     点开百度搜索,我发现人们对于“中医进校园”一事的反应大多是一片质疑、反对或否定之声,似有被“围剿“之势。如说什么“中医进校园”是对中医文化与科学推介失当,“增加学生负担”,“权力又在瞎折腾”等,就是同一篇内容的文章,在不同的媒体或网站上都换了标题,但都含批评或否定之意。

    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当前,来一个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大普及,从小学抓起,从小学生开始,北京市开了一个好头,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目前中医在国内的现状是发展迟缓,人才匮乏,医疗阵地萎缩,明显“西化”,缺少话语权,在科学主义的强势挤压下已有被边缘化之势。因此中医亟待复兴,回归它应有的地位。中医要发展,必须要有全体中国公民的重视和参与。要振兴,首先就要从宣传上抓起,提高人们对中医的正确了解和认识。

    我认为,传承中医要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中灌输中医基本知识,使之对中医药有所了解并树立起信仰,乃至于消除社会上某些人对中医的误解等,都很有意义。所以,凡是关心和支持中医事业发展的人,凡认同中医是国粹、关乎国计民生而亟待传承的人,都应该为“中医进校园”而鼓掌叫好。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部分,不仅学中医者需要学习,凡是中国人都应当有所涉猎,因为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中医文化的最大作用和终极目的就是“化人”即“教化人心”。这对于刚入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学子们来说,无疑是一泓滋润心田的甘泉。

    目前在社会上即使对中医还存在着争议,如有人说它科学也罢,有人说它不科学也罢,但其治病、养生、防病的确切效果是有目共睹、不容否定的。至于说到所谓“进校园的中医文化,大致是些‘道人仙方疗骨伤’等故事”,这个话其实真不该作为取笑中医文化的例子。因为这个道人并非虚构,而是一个有名的骨伤科医生,即唐代医僧蔺道人。他著有《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在正骨手法及治疗骨折、脱臼等方面多有贡献。我们不能因为这里有个“道、仙”二字就大惊小怪。中医“神奇”的地方还多着呢!

    徐炳涛先生在《中医进校园值得期待》一文中说得好:“中医进校园目的不在于培养小郎中,而是让这门国粹取得广泛的受众基础,同时普及健康养生知识,提高祖国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因此,我建议,该课程的老师可在中医院、中医药大学或民间老中医中聘用,因为他们毕竟是专业从事这一行的,对中医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讲解起来也更生动。

    总之,中医兴亡,吾侪有责!当前中医的式微与落寞,应当引起更多中国人的关注。北京市推行的“中医文化进校园”课程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应当算作是国内有关部门基于中医实情,为传承和发展中医所做的一件大事和实事,当然也是一件好事,决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多余的事。

    中医文化进校园,将使学生们终生受益。, 百拇医药(王昆文 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