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 信息1
编号:12236092
护心七重奏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27日 生命时报
7个好习惯减腰围
7个好习惯减腰围
7个好习惯减腰围
7个好习惯减腰围
7个好习惯减腰围
7个好习惯减腰围
7个好习惯减腰围
养血管,打败5天敌
养血管,打败5天敌
养血管,打败5天敌
4道关卡稳住心律
4道关卡稳住心律
4道关卡稳住心律
管好3个血糖指标
管好3个血糖指标
管好3个血糖指标
血脂2兄弟,一好一坏
血脂2兄弟,一好一坏
血脂2兄弟,一好一坏
血脂2兄弟,一好一坏
血脂2兄弟,一好一坏
每人1个理想血压
每人1个理想血压
每人1个理想血压
护心七重奏

     心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泵,只要生命不息,它就跳动不止。如果按每分钟70次的心率、70岁的寿命计算,一个人从生到死,心脏要跳动近26亿次。心脏也是所有器官中最有节律的一个。每一次强有力的跳动,都汇聚成一首优美的乐曲,为生命的脚步伴奏。遗憾的是,这首生命的乐曲有时也会出现走音跑调,不健康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就像一个个不和谐的音符,让越来越多颗心脏受伤。要呵护心脏,就必须远离杂音。

    稳定的血压、正常的血脂、和谐的心律、平衡的血糖、弹性的血管、苗条的腰围、防病的意识,就像7个音符,交相呼应、密切配合,才能奏出优美的生命乐章;而心脏医学领域的7位权威专家,犹如乐团里的7位“首席乐手”,带领我们共同谱写“护心七重奏”,让心脏健康跳动,让读者受益终生。

    
, 百拇医药
    每人1个理想血压

    编者的话:高血压被称为“沉默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健康。据统计,目前中国有2亿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预测2025年我国逾1/4成人将患高血压。本期我们特邀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孙宁玲教授教大家如何让血压平稳。

    专家小传

    孙宁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常务理事,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众所周知,120/80毫米汞柱(mmHg)是标准血压,过高过低都不好;但很多人都不清楚,其实每个人的理想血压不一定都是跟标准血压完全吻合的。

    人的一生中,血压本身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会老化,这就必然导致血压相应升高。所谓“理想血压”,是人体能耐受的最低血压,就是说人站起来不头晕、不会跌到时的最低血压。因此,衡量血压过高或过低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百拇医药
    通常,65岁以上的老人血压值保持在150/90 mmHg以下,就可以认定是较理想的血压了。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血压更要因情况而异。高血压病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舒张压降到低于80mmHg,收缩压降到低于130mmHg时才算正常。发生中风,一般都直接与血压升高有关,因此要注意平稳地控制血压,目标值设定为140/90mmHg以下为宜。发生过心肌梗死的病人,一般舒张压维持在70—80mmHg左右,因为冠状动脉主要靠舒张期的血压供血,因此当低于<70mmHg时,患者应当注意观察是否存在不良的心前区不适的症状。

    此外,还有一类人需要特别注意,在青年时的基础血压较低,如在90/50mmHg左右,步入中年血压也在正常范围。但可看出,他们的血压在20—30年间已经增加30mmHg,这时也要警惕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血压的改变可能已对身体某些器官产生潜在的损害了。▲

    吃得咸 坐得久 绷得紧 嗜烟酒

, 百拇医药     坏习惯升高血压

    吃饭太咸、久坐不动、精神紧张、吸烟酗酒……如果您有这些生活习惯,就要提防高血压了。除了需要注意测量血压外,还要坚决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食盐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已被医学研究证实,摄盐量低的地区,很少有人患高血压,而“口味重”地区的人往往高血压发病率也高。防控高血压首先就要少吃盐,三口之家每月用盐最好不超过250克。还要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如腌制品、动物内脏、蛤贝类、菠菜等。此外,还要注意“隐形盐”,比如虽然谷物中含钠少,但加碱馒头含钠高,吃250克加碱馒头相当于增加2克盐。还有,钾摄入过低也是高盐的“帮凶”,让人血压升高。补钾可多吃海带、紫菜、木耳、山药、香蕉、鱼类、西红柿等含钾多的食物。食用钠低钾高的“低钠盐”、“保健盐”,可起到限盐补钾的双重作用。

    除了限盐补钾,还要注意合理膳食五要点:一是每天喝1袋牛奶;二是每天吃250克米面等主食;三是每天3份高蛋白食品,每份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克瘦肉、100克豆腐、1个鸡蛋、25克黄豆、100克鱼虾或鸡鸭;四是“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是每天吃够500克蔬果。此外,还要需要注意饮食均衡,吃够红、黄、绿、白、黑五色食物。
, 百拇医药
    管住嘴的同时,也应该迈开腿。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应掌握“三五七”的原则:“三”指每天步行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5次以上;“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能保持有氧代谢。

    在高血压的众多病因中,人们容易忽视长期精神紧张这个因素。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又往往过大,这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从而引起心动过速。天长日久,血压就会升高。因此,拥有一份“快乐心”和“平常心”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远离烟酒。长期吸烟对血管和心脏伤害很大,烟草中的有毒物质会刺激全身血管收缩,使血管变硬,血压越来越高。酗酒会导致房颤,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有病没病都得关注血压

    很多人患高血压初期并不会感到有什么不适,大部分都是量血压时才发现的。但没症状不代表没危害,需要注意早防早治,其中密切关注血压就是击退“杀手”的关键一招。
, http://www.100md.com
    一般,健康人群每年体检时测一次血压即可,但有高血压家族史、长期吸烟嗜酒、吃饭口重的中老年人最好每年测两三次。已经查明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在家里备一台血压计,密切监测。很多人都担心自己测血压不准,其实这是个误区。

    家庭自测血压,第一步是选台适合自己的血压计。目前市场上的血压计大致分为水银柱式和电子式两大类。水银柱式血压计的优点是准确性和稳定性较高,但它需要用听诊器来听声音测量,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测量时容易出现误差。电子血压计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所以建议家庭血压测量选全自动电子血压表最宜。

    电子血压计按照测量部位来分,又有袖带式(也称“上臂式”)、腕式和手指式的,其中袖带式(见下图)适用人群最广,测出的数值也更准确。腕式和手指式血压计不适用于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这些患者的手腕、手指同上臂的血压测量值相差很大。

    第二步是学会正确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袖带松紧合适。袖带过紧会使血流不畅,过松会使血液振动不能彻底传递到袖带,测得数值不准确。袖带卷应以袖带与手臂之间能自由伸进一指为宜。其次,用袖带血压计时,袖带的底部应高于手臂肘窝约1—2厘米处。
, 百拇医药
    第三步是掌握测量频率和时间。血压控制平稳的人,可每周只测1天的血压。初诊断为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者,建议连续测量血压3—7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3遍,选择2次最接近的再取平均值。

    最后提醒,下次去医院别忘了带上自测血压记录,交给医生作为参考,这样更能真实反映出血压状况。▲

    高血压用药三大误区

    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耐心治疗,坚持服用降压药。但不少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都存在着误区,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一:有病不愿服药

    43岁的卢女士时常感觉头晕目眩已经半年多了,在3天前的体检中确诊了高血压,医生给她开了降压药,但她担心“一旦吃药,终身就离不开了”,所以一直没敢服药。

    专家提醒:当确诊为高血压病时,即使是无合并脏器损害的一期高血压,在单独使用非药物疗法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心理调适等未能使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就要进行药物疗法。一些患者讳疾忌医、视药如虎,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 百拇医药
    虽然高血压治疗往往是长期甚至终身性的,但这与某些精神药品的成瘾性完全两码事。要充分认识到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而且会损害全身多个脏器。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坚持认真服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140/90mmHg以下乃至理想水平120/80mmHg,同样可以有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误区二:不难受就停药

    汪阿姨今年68岁,患高血压已经20多年了,通过长时间的规律服药、饮食调节、运动健身等调理,近期几乎没有了眩晕、恶心等高血压症状,于是就想停药。

    专家提醒:有不少患者虽认可用药,但却以自觉症状来取舍用药,这也是十分有害的。临床上,一些患者正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检测血压有明显异常或进行有关检查时才知道心、肾、脑及血管已有程度不等的损害。有的甚至可以在“毫无察觉”时突发中风、心肌梗死等致残致死悲剧。这警示我们,血压升高及器官受损的程度、预后与患者的自觉症状可以不一致,等到忍受不了再去服药,就像亡羊补牢。这样不规律的用药,会造成血压波动特别大,加大对血管的冲击,加重动脉硬化。
, 百拇医药
    误区三:迷信新药、洋药

    66岁的廖叔叔患高血压10年,血压一直控制得很稳定,但近半个月出现了一些波动,有时还感到头晕。前几天,听老战友说他吃了一种美国产的降压药,效果特好,于是就嚷嚷着让在国外工作的儿子买。这几天,又看到街头发的传单上宣传有种新配方降压药特别神奇,能彻底治愈高血压,他又有些动心。

    专家提醒:降压药品种繁多,但千万别“乱投医”,迷信贵药、新药与洋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低、且经济实惠的国产降压药有依那普利、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以及美托洛尔、吲达帕胺、珍菊降压片及复方降压片等。长效制剂的降压药降压的维持时间长、改善血压的波动性但一些长效药物价格较贵。至于弃药不用,却去相信那些早已被医学证明无效的所谓“降压仪”、“降压鞋”之类,只能贻误病情。▲

    (本版文章由本报特约记者邱硕采写)

, http://www.100md.com     

    血脂2兄弟,一好一坏

    编者的话:血脂,常被人们与大鱼大肉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也有人将血脂偏高称作“富贵病”。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看来,血脂问题并非全是饮食导致,对于血脂,人们存在太多误区,而这可能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专家小传

    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血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而心脑血管疾病,正在以每年超过300万人的速度夺去我国居民的生命。此外,因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致残,进而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的负担同样非常沉重。
, http://www.100md.com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胆固醇状况在中国还不普遍,而如今,不到40岁肚子上就挂起游泳圈的人已经比比皆是,高胆固醇、血脂异常的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血脂异常患者已达到2.2亿,但公众对其却存在低知晓率、低检测率和低达标率的“三低”状况。高危和极高危患者能够降至1.8毫摩尔/升(70毫克/分升)理想值的更是非常少,但恰恰是这一群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

    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类脂。而胆固醇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俗称“好”胆固醇)之分。其中,“坏”胆固醇升高危害最大,它会在血管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就会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死、脑软化等病。如果这些斑块突然破裂脱落,更会迅速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俨然一枚枚埋在人们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血脂中会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坏”胆固醇过高,而与甘油三酯和“好”胆固醇关系不大。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显示,甘油三酯的增加未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
, 百拇医药
    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要目标是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实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这并非仅靠控制饮食就能达到。事实上,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基础,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但某些高危者因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高或同时存在多项危险因素,则需要进行药物降脂治疗。特别是已经出现血脂异常的患者,如果靠调整生活方式3个月仍不能有效控制的,就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而且全球患者20年左右的用药经验证实了其疗效和安全性。只是如今人们对药物的接受度不高,这将大大增加中风风险。▲

    苹果、洋葱、大杏仁

    降脂有三宝

    血脂高,不全是吃出来的毛病。比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代谢出现问题,也会引发高脂血症。不过,适当多吃有助降血脂的食物,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 百拇医药
    苹果。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75克苹果干的妇女,一年后总胆固醇水平会降低14%,“坏胆固醇”降低23%,而“好胆固醇”能提高4%。美国注册营养师杰西卡·夏皮罗博士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苹果肉中的果胶,犹如一把“天然牙刷”,可以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

    洋葱。它在国外被誉为“菜中皇后”。美国哈佛医学院心脏科教授克多·格尔威治曾指出,每天生吃半个洋葱,或喝等量的洋葱汁,可增加心脏病人约30%的“好胆固醇”的含量,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大杏仁。美国洛马林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杏仁有降低“坏胆固醇”的作用。胆固醇高的人每天吃20个大杏仁,持续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水平会下降9.4%,且体重不会增加。

    此外,豆制品、三文鱼、花生等食物,也都被认为是有助于血脂健康的食物,可在坚持低糖、低盐、低脂饮食的同时,适当多吃点。▲
, 百拇医药
    血脂达标因人而异

    不少人拿到血脂化验单,第一眼会看有没有显示偏高或偏低的箭头。如果什么都没有,多半会长出一口气。事实上,血脂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体化差异,不同人的“正常值”是不一样的。

    能反映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的血脂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通常,最关键的LDL-C的理想水平被认为要低于3.12毫摩尔/升。不过,这些化验单上默认的“正常值”,只是针对没有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的普通人群而言的。一个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越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的目标值则越低。如果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中风、慢性肾病,或是符合男性年龄≥45岁、女性≥55岁、肥胖、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在男性一级亲属中<55岁发生冠心病;女性一级亲属中<65岁发生冠心病)等条件,就应该将3.12毫摩尔/升的参考理想值相应下调。

    另外,现在人们太重视甘油三酯的数值,其实,导致甘油三酯偏高的原因很多,比如早上吃了过油的东西就会使其指标突增。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并不会因为外界干预轻易发生变化,在指导人们如何调整治疗方面,作用也并不大。有些人在抽血时,发现血液中油脂很多,就以为自己高血脂了。这是一个误区。“一管血半管油”的情况只能说明血中油脂很多,有可能是饮食造成的甘油三酯升高所致,不能轻易地将其与高胆固醇血症挂钩。▲
, 百拇医药
    4类人最易中招

    有人将高脂血症称作“隐形杀手”,因为它没有预警信号,常悄无声息地吞噬健康乃至生命。那这是否就意味着高脂血症无法预防了呢?当然不是。被这个“杀手”盯上的人群都有着一些共同特征,从中我们便可吸取教训,提高警惕。

    平日应酬太多的人。工作应酬常要大吃大喝,且饭菜得是大鱼大肉,酒要喝到宾主尽兴。所有这些都是维持血脂健康的大忌。四十几岁就大腹便便的所谓“成功人士”,很多便是从应酬酒桌,迈向高脂血症患病人群的。

    喜食动物内脏的人。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如100克猪脑的胆固醇含量就高达2000毫克,比美国心脏学会建议的每天300毫克多了近7倍;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368毫克,也已经超过了每日推荐的摄取量。

    不爱运动的人。现在的办公室一族,出入有汽车,上楼有电梯,平日所有事务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好了,走路、运动似乎成了没必要的事。然而,对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来说,坚持运动却是很好的方式之一。
, 百拇医药
    嗜酒的人。如每天都要喝半斤白酒的人。因为饮酒过多容易造成热能过剩而导致肥胖;酒精经过转化后,可能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所以,高脂血症病人最好戒酒。▲

    瘦人不会高血脂?血稠就是血脂高?

    关于高血脂的疑问

    不管是关于什么疾病,海量的信息中都存在真假混杂的状态。一旦被误导,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1.瘦人就不会高血脂吗?“血脂异常专找胖子”是误区。胖瘦和血脂异常虽然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必然。它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家族史,糖尿病、肥胖、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此外,绝经后女性和40岁以上的男性,也都属于高危人群。由于血脂紊乱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无症状,瘦人若误认为自己与高血脂无缘,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毫无节制,一旦出现症状就会比其他人更严重。因此,瘦人也应特别注意血脂。
, 百拇医药
    2.血稠就是血脂高吗?血液黏稠度从来都不是心内科医生判定血脂问题的标准,因为它与血脂高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一个受很多因素影响的物理指标。比如,同一个人,在天冷时血液就会变稠些;血糖高的人也可能血稠。

    3.控制住饮食,就能防得了高脂血症吗?如果你已经得了高脂血症,控制饮食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不是控制了饮食血脂就一定不会高了。人体内胆固醇的产生只有10%来自食物,饮食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一个体内代谢紊乱的人,只吃素食,也可能会出现胆固醇过高的问题。

    4.吃保健品能调脂吗?不能。各类补品、保健品多为“食”、“健”字号,没有治疗作用。商家所用的“调血脂”一词,最多只是有助于身体保健,希望借此降脂,几乎是不可能的。▲

    (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张芳采写)

    
, 百拇医药
    管好3个血糖指标

    编者的话:有人说,高血糖和冠心病就像“一枝蔓上的两个瓜”,由于有着相同的遗传背景、危险因素、突发急症,血糖异常人群往往也是冠心病高发人群。因此,要想远离冠心病,关注血糖是必做的功课之一。本期特别邀请我国内分泌科权威专家潘长玉教授为大家讲解,如何管好血糖、呵护心脏。

    专家小传

    潘长玉,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部糖尿病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参与国际多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陈经理6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偏高,他没在意,依旧每天忙于吃喝应酬。前不久再查血糖,已经高得吓人,医生说可以诊断糖尿病了。更令他郁闷的是,医生说他的心脏也有了问题,就是因为长期血糖高闹的。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潘长玉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2型糖尿病的高血糖常常比较隐蔽,不易被人觉察,久而久之由它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才会要人的命,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脑中风等。
, 百拇医药
    根据国际上的研究,单纯患糖尿病的人发生心梗的几率和单纯患冠心病发生心梗的几率是一样的。事实证明,70%—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梗等突发急症。因此,人们将糖尿病视作心脏病的等危症。通俗地讲就是,得了糖尿病就相当于得了心脏病。“中国心脏调查”的结果也反过来证明了冠心病与糖尿病的关系密切,此项研究的共同主持人潘长玉教授介绍说,在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有78.9%的人血糖偏高,40%的人就是糖尿病患者。

    为什么血糖高会“伤”心呢?潘长玉教授解释说,首先,糖尿病和冠心病有着相同的遗传背景;其次,这两种病的患者往往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再次,血糖过高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会增加,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斑块的形成,斑块一旦增大或脱落,堵塞了心脑血管,就会引起心梗、脑中风等严重后果;最后,糖尿病患者也是低血糖的好发人群,严重的低血糖会诱发心梗。

    因此,潘长玉教授告诉广大读者,要想保护心脏,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血糖,定期体检。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要把血糖控制住,主要控制3个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两三个月来血糖的平均水平,不受测试前饮食和药物的影响,因此更加客观。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冠心病风险增加11%;空腹血糖每下降1毫摩尔/升,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能下降20%。可见,把血糖控制住,心脏就会受益匪浅。潘长玉教授建议,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毫摩尔/升以下,餐后血糖8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老年人可以适当放宽标准。但是,对于高龄、一般健康情况欠佳或已经发生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应与医师密切合作,增加自我血糖监测频率,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放宽到7.5%—8.0%。▲
, 百拇医药
    血糖高,心脏须年检

    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20岁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据估计有9200多万,糖尿病前期患者估计有1.2亿,可以用“人群庞大、增加迅速”来表述。

    潘长玉教授指出,血糖异常者剧增,使得因心脑血管病致死致残的越来越多。糖友用于治疗并发症的费用占糖尿病总费用的2/3,经济负担异常沉重。因此,糖友护心刻不容缓,每年都要给心脏做“年检”。

    专家建议,无并发症的糖友每年应做一次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前者可以反映心脏有没有缺血,后者则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

    另外,糖友一旦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明显,并时常觉得心慌时,就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低血糖更伤心脏
, http://www.100md.com
    “血糖高会伤害心血管的健康,血糖太低,也会‘伤心’。特别是严重的低血糖,会诱发心梗、中风,直接威胁生命。有专家曾说,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让几十年降糖的努力毁于一旦。”潘长玉教授告诉记者。

    为什么低血糖对心脏的伤害如此之大呢?潘长玉教授解释说,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一种,就是胰岛素;而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很多,包括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可见,“造物主”对于低血糖的防范明显甚于高血糖。一旦发生低血糖,人体为了保护重要器官的运转,会本能地动员那些升糖激素去对抗胰岛素。可是,那些升糖激素除了升高血糖,还有升高血压、收缩血管的作用,于是会导致心脑缺氧,从而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可见,糖友一定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潘长玉教授告诉记者,一般人血糖低于2.9毫摩尔/升时,会出现心慌、手抖、出汗、饥饿难忍;而平时血糖较高的糖友,当血糖降到6—7毫摩尔/升,就会出现上述状况以及焦虑不安等,且血糖下降速度越快,症状越明显。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是身体在提醒你“快吃东西”,这时就要迅速补充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饮料、点心、糖块等。
, http://www.100md.com
    “要预防低血糖,一是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二是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要注意用药时间与进餐和运动的配合;三是不要盲目追求强化降糖,若经常发生低血糖,必须注意自我监测血糖,调整治疗。”潘长玉教授说。▲

    国人要查餐后血糖

    “依据我国大庆的研究,生活方式干预不但能推迟糖尿病的发生,对心脏的益处也非常明显。”潘长玉教授说,只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就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另外,下列7类重点人群要定期筛查血糖:

    1.年龄大于45岁,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大于24,以往曾有血糖异常的病史。

    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3.血脂异常的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0.91毫摩尔/升,或者甘油三酯大于2.75毫摩尔/升。
, http://www.100md.com
    4.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病的病人。

    5.年龄大于30岁的孕妇,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妇女,曾分娩过4千克以上巨大儿的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

    6.常年不参加体力劳动的人。

    7.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药物的人。

    潘长玉教授强调,老百姓一听说“查血糖”,通常想到的是“空腹血糖”,但中国人的特点是以餐后血糖高为主,很多空腹血糖正常的人,餐后血糖一查却超标了。因此,为了准确掌握血糖情况,及早预防和治疗,除了查空腹血糖,一定不能忽略了餐后血糖。▲

    糖友护心7项注意

    随着医学的进步,如今,即便得了糖尿病,寿命也已和人群平均水平不相上下,其前提就是正规治疗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 百拇医药
    潘长玉教授指出,糖友要保护好心脏,必须注意以下7点: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规律起居;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少食多餐;坚持运动,避免激烈的竞技活动;保持平和心态。

    2.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血黏稠度、体重等指标。

    3.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降糖药物,让血糖达标。

    4.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5.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严格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

    6.控制体重,将体质指数(BMI)保持在22—25。

    7.年龄在50岁以上的男性糖友、60岁以上的女性糖友应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 http://www.100md.com
    (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张彤采写)

    

    4道关卡稳住心律

    编者的话:如果给身体器官评选劳模,心脏肯定当之无愧。健康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多次,伴随着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可是,如果不善待我们的心脏,它也会偶尔发脾气、不安分,这时,就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何稳住心律,让心脏健康跳动呢?本期我们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教授为我们支招。

    专家小传

    马长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房颤诊疗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职。
, 百拇医药
    心律失常是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因心脏冲动的发生或传导异常,使心跳产生过快、过慢、不规则等改变,引起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它既可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可为独立疾病。

    心律失常的种类和分类方法繁多,临床治疗上大致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前者常见于各种心动过速,后者可见于各种心脏停搏、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此外,根据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可分为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主要用来区分不同的早搏和心动过速;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持续性、阵发性和间歇性心律失常等。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心律失常,以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等多见。此外,心律失常还和年龄、工作压力等紧密相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大量饮浓茶或浓咖啡、过量喝酒吸烟等都会影响心脏跳动;通常年龄越大、精神越紧张,发病率就越高。最后,一些药物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比如滥用某些抗真菌药及抗生素、中枢兴奋药、抗胆碱药、镇痛药及抗癫痫药、平喘药等。▲
, 百拇医药
    预防

    心律最忌贪

    对一些高危人群来说,心律失常就像潜伏在心脏里的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因此,生活中最好以防为先,不轻易给心脏“失控”的机会。

    第一,别贪“饱”。生活中应养成少吃多餐的良好习惯,避免过饥过饱,吃得太饱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平常应清淡、低盐,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蛋黄以及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等。

    第二,别贪“快”。有些人在吞咽食物3—6秒钟时可突发心悸、头昏,甚至昏厥,“狼吞虎咽”时症状更明显。因此,吃东西时最好细嚼慢咽,对胃肠道和心脏都有好处。同样的道理,在运动时也不要急于求成,突然剧烈活动或增加运动量。

    第三,别贪“玩”。在聚会、K歌等喧闹的环境中,人们容易“放纵”自我,尽情抽烟、喝酒等,直接刺激植物神经,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加上此时情绪激动,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玩乐也要把握限度,不可肆意妄为。
, http://www.100md.com
    第四,别贪“功”。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劳逸结合,为了争功名、业绩持续“高压”,经常加班熬夜,很容易使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增快,甚至诱发心律失常或猝死。

    第五,别贪“凉”。突然的冷热刺激,容易导致心律紊乱。心脏疾病患者不可贪凉,夏天不要对着空调直吹;冬天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另外,洗澡水也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鉴别

    七招鉴良恶

    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过心律失常的经历,偶尔感觉心跳快或心跳加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心律失常也分“良恶”,以下方法有助于自我初步判断严重程度。

    看既往病史和原发病。如果一直身体健康,偶尔出现心律失常多为非器质性的,可先观察。如果心律失常多次、反复发作,本人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则要提高警惕。
, http://www.100md.com
    看发作诱因。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大量饮酒、服用某些药物等后出现心律失常,可能是正常的;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检查。

    看伴随症状。这是判断心律失常轻重缓急的重要指标,如果发作时伴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大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冷、抽搐、昏厥等,提示病情急重,应立即就医。

    看起病快慢及持续时间。一般说来,如果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病情较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可进一步观察。

    看发作频率。如果发作不频繁,比如每分钟出现早博等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以上或更多,说明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看其他指标。在心律失常的同时,如果血压、血脂、血糖等明显增高,同时年龄又偏大,则要考虑心血管病变的可能,及早进行全面、系统检查。
, 百拇医药
    看心电图。经常发生心律失常,最好做一次动态心电图,持续观察24小时无明显异常,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质性心律失常;如果心电图发现异常,则要高度重视。▲

    治疗

    不能只靠药

    几乎每个人都发生过心律失常。那么,心律失常是否都需要治疗呢?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一方面要看其是否对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只要没有原发疾病,轻度的早搏、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另一方面,症状轻重也是重要的评判指标。如果伴有严重的不适感,比如头晕、心慌、昏厥等,也可以考虑通过药物等减轻症状。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方面。临床上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较多,比如洋地黄类、钙通道阻滞剂、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等,应由医生进行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切忌随便买药自行服用。非药物治疗包括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射频消融及手术治疗等。
, http://www.100md.com
    值得提醒的是,不少患者把手术当成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最后选择”,认为手术是有创伤的,能吃药就绝不介入手术。事实上,药物和手术如同治标和治本,比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以及80%的阵发性房颤、50%—60%的持续性房颤等都可以通过微创的导管射频消融术获得治愈,而且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肌病、心衰等发生率。尤其对很多恶性心律失常来说,越是拖延不做,并发症、不良反应就可能越多,反而影响了手术成功率。

    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房颤治疗指南指出,在经验丰富的治疗中心,介入手术可以考虑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案,非常适合那些药物治疗无效、发作频繁,或需要长期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作为首选。▲

    护理

    静养效果好

    心律失常通常发病比较突然,严重时可能引起胸痛、呼吸困难、肢冷汗出、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作为患者的亲友,有必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护理和急救常识。
, 百拇医药
    首先,营造一个清静、适宜休养的生活工作环境,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对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嘈杂声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最好不要在他们面前大声喧哗、吵闹,更不要播放一些节奏劲爆的摇滚、金属音乐,尽量少让他们去喧闹的公共场合等。

    其次,保持人际关系轻松和谐,尽量少攀比争吵,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乐观的情绪,不要轻易着急上火。遇到不顺利的事情,要及时宽慰他们,避免其情绪大起大落。

    再次,时常观察病人,注意其症状、血压、心率等。患者的衣服不要穿得太紧,特别是感到胸闷、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将纽扣松开。帮他们穿衣服、搓澡身体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加重病情。

    最后,掌握一些家庭自救方法。如果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除了马上休息,可以让其用力咳嗽、用筷子刺激患者咽部、头部尽量后仰或身体前弯等方法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部分心动过速;如果是室扑、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可以立即叩击患者心前区数下,利用撞击电流让心律恢复,或者让患者连续咳嗽4—5次以自救,同时立即拨打120求助;如果患者突发心动过缓,心率在每分钟40次以下,可临时服用阿托品或心宝1片,然后迅速到医院进行治疗。▲(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陈芸采写)
, http://www.100md.com
    

    养血管,打败5天敌

    编者的话:遍布全身的血管犹如住宅中的自来水、煤气管道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内壁就容易结垢、生锈。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更会让血管老化的速度加快。如何养血管,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有独到见解。

    专家小传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享受政府专家津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 http://www.100md.com     在血管“天敌”黑名单中,以下5个杀伤力最强。

    “四高”饮食堵血管。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四高”饮食,可以说是血管的头号“天敌”,它们增加了高血压的风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血脂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老熬夜累血管。长期熬夜,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如果连续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血压波动大,极易诱发中风甚至猝死。

    吸烟,血管易“中毒”。烟草是心血管健康公认的大敌。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形成血栓。

    有氧运动少,血管垃圾多。久坐导致体重增加,会让心脏负担加重,影响心脏血液循环,这些都会间接促发高血压,加重冠心病。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就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其实,哪怕是走路,受腿部肌肉收缩的挤压,血管的弹力都会增强。
, http://www.100md.com
    积蓄坏心情,血管没精神。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老生气、压力大,血管也容易变硬。实际上,不少心脑血管疾病都与情绪波动过大有关。要想有个健康的血管,保持良好心态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败这5大“天敌”呢?简单说来就是一句话: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吃动两平衡。

    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醋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均衡饮食,多吃蔬果,警惕“四高”食物。

    持续运动不偷懒。英国研究发现,长期、持续的运动,能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功能,甚至还能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很多心脑血管专家都是坚持锻炼的高手,比如胡大一教授坚持“日行万步”12年,在西藏阿里高原地区时也不间断。慢跑、快走等缓和的锻炼,适合大多数患者。
, 百拇医药
    每周两块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含有天然抗氧化剂黄酮素,能防止血管变硬,同时增加心肌活力、放松肌肉,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内积累,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功效。

    饮绿茶少喝酒。绿茶中的儿茶酚能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预防血管硬化。不提倡饮酒护血管。大量饮酒升高血压、血甘油三酯,导致心房颤动、酒精性心肌病、脂肪肝、肝硬化,严重时甚至引发猝死。▲

    眼模糊 走路瘸 胸发闷

    血管坏了,全身受损

    你能想象手指没有血液通过的后果吗?那肯定会导致组织坏死。没有健康的血管,人体就像一片没有水灌溉的庄稼,慢慢枯萎。如果血管出了问题,几乎全身都会有“警报”。

    眼睛模糊,可能是眼底血管。如果一天内看东西,频繁出现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的情况,就要高度关注你的血管是否健康了,很可能是眼底血管出了问题,导致对眼睛的血液供应不上,影响了视觉。严重的微血管栓塞,还可能导致一过性失明。
, 百拇医药
    腿疼跛行,可能是下肢血管。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出现过走一会儿路小腿就疼,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片刻。事实上,这很可能就是下肢血管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闭塞。其主要表现是“腿疼、走路瘸”,休息一会疼痛会减轻或消失。这种“间歇性跛行”,是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典型表现。

    胸痛胸闷,可能是心脏问题。如果体力活动中出现胸痛、咽部不适,不明原因、规律性的胸闷,很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是冠心病的症状。胸部不适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报”之一,要高度警惕。

    经常黑矇晕倒,可能是脑血管问题。年轻人偶尔晕倒可能是意外,但若是老年人经常晕倒,就可能是病理性的。不少晕倒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脑供血不足。▲

    好血管

    弹、光、畅

    血管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遗憾的是,很多人年纪轻轻,却早早地出现了血管老化,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中青年人越来越多。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才是好血管呢?专家给出以下3个标准:
, 百拇医药
    弹。血管一旦变硬变脆,失去弹性,血管内膜就会变得粗糙,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好的血管首先要有弹性,这就好比橡皮筋一样,失去了弹性,其功能也就随之减弱。胡大一教授曾呼吁全国人民聚焦血管,清理血管,恢复血管的活力,“共筑长城”,抵御高血压和高血脂对血管的“外患内忧”。

    光。如果将好血管和“生了病”的血管放在你面前,你会发现,好的血管看上去特别舒服,动脉血管富有活力,管壁十分光滑,看不到什么杂质,这种血管输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强。但“生了病”的血管,其管道内壁就被各种“垃圾”占据,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引发多种疾病。

    畅。这就如同自来水管一样。血管通畅,血液流量就越大,供应到全身各处的营养也就增多。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血流快,新陈代谢的速度也较快;上年纪后即便血脂稠,也比较不容易堵塞,被心脑血管疾病找上的风险更低;冬天更不容易体寒,手脚冰凉等等。有研究显示,经常运动的人血流通畅。▲
, 百拇医药
    血管堵了,怎么治

    如果血管内皮有损伤、体内胆固醇水平过高,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协同下,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形成粥样斑块。斑块过大,应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予以治疗。

    药物保守治疗。常用药物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调血脂的他汀类,和治疗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其他药物,如血压高的患者可加服降压药,血糖高的患者同时服用降糖类药物。

    冠脉支架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立竿见影。但许多患者过分迷信它的疗效,认为只要安了支架,就相当于上了保险,可以一劳永逸地治好自己的心脏病。其实,支架手术有适应证,并不是所有冠心病都适合。最适合做支架的是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虽然冠脉支架术解决了心血管的疏通问题,改善了局部心肌缺血的症状,但只是把斑块“挤”在支架之外,而不是把血管斑块“割”出来,不能改变整个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趋势,此外还存在长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病人如果术后不按时吃药,不戒烟,会导致病情很快复发,或出现新的病变。
, 百拇医药
    心脏搭桥术。如果是冠状动脉左主干或广泛的多支血管病变,搭桥是最好的选择。需要放七八个支架的,建议做搭桥术,预后好。▲(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江大红采写)

    血管年龄自测表

    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 百拇医药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测试结果:符合项越多,血管年龄越高。符合项在0—4项者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者比生理年龄大10岁,达到8—12项者比生理年龄大20岁。

    

    7个好习惯减腰围

    编者的话:一根小小的腰带,预示着身体的好坏。因为腰围大,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腰带越长,寿命也就越短。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近20年来,国人肥胖和超重率大幅增长,腰带变得越来越长。本期我们请来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给大家指点“减腰围”的秘诀。
, 百拇医药
    专家小传

    洪昭光,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原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很多人以为,和西方人相比,中国的胖人并不算多。但上海交通大学发表的研究显示,目前中国人肥胖增长的速度已经全球第二,仅次于墨西哥。《生命时报》联合搜狐社区进行的调查也显示,参与者中,90%多的人表示周围的胖人越来越多。其中,39.8%的人5年来腰围增长了1—2公分,31.7%增长了3—4公分,12.2%的人腰围增长了5—6公分,4.4%的人增长了8公分以上。更有不少人表示,5年之内自己体重猛增10斤左右。

    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腰围超标的界限。腰围增大预示肥胖,而谁都知道,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先遣兵”。肥胖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胆囊炎、关节炎等一系列疾病。早在1996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就指出:肥胖将会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敌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报告称,腰围每增加1英寸,患癌症的风险就增加8倍。世界心脏病联合会预言,肥胖有可能取代吸烟成为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最主要杀手。
, 百拇医药
    洪昭光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他曾接触过一个38岁的猝死病人,体重99公斤,解剖时找不到心脏,发现心脏外面有一层厚达3厘米的脂肪,把心脏全包起来,冠状动脉95%都被脂肪堵死了,腹部高度肥胖很危险。一般说,腹部肥胖经常合并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所以,减腰围,预防心脏疾病和其他代谢类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国人急需重视的健康问题。

    减腰围,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在采访中,洪昭光教授将“减腰秘诀”总结为7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好姿势

    挺腰直身收腹

    现在你正在用怎样的姿势读这篇文章呢?是半躺在沙发上,还是斜倚在办公椅上?在每天的行立坐卧之间,人们总是喜欢最舒服的姿势,但舒服的姿势不一定等于健康,特别对于腰围正在越变越粗的人来说。长时间保持“舒服”的姿势不仅会使肚子上的肥肉越积越多,肌肉和韧带发生劳损,甚至还会影响心肺功能。而长时间保持挺腰收腹的姿势,其实也在锻炼腹部肌肉,日积月累对减少腰围非常有用。
, 百拇医药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工作半小时一定要起身走走;走路时要抬头挺胸,双眼平视,脚尖向正前方,自然迈步,步伐一定要轻快;站立时下巴稍回缩,腹部微微收紧,重心稍微向前。

    好运动

    多做有氧运动

    运动分为有氧和无氧两种。虽然无氧运动能增强人的肌肉及爆发力,但其健身效果局限于塑造身形线条,总体上不如有氧运动。所以,想减腰围的人最好选择有氧运动。

    常见的有氧运动按照热量消耗排序可列为:田径、跳绳、骑自行车、慢跑、打篮球、打乒乓球、游泳、散步。其中,快步走、游泳、跳舞和骑自行车是美国“每日健康网”推荐的4种最适合心脏的运动,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还能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每次有氧运动不应少于30分钟,每周进行3—5次。要掌握好运动的尺度,应该让心率控制在接近而不超过“靶心率”。一般来说,“靶心率”等于170减去年龄。一旦出现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等现象,就表明运动过度。
, 百拇医药
    好食物

    一荤一素一菌

    合理膳食对每个想控制腰围的人来说都很重要,大家可以牢记“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黑、白”两大原则。一:每天喝一袋牛奶。二:250克至350 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的主食。三: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大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四: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500克蔬菜和水果。还要多吃有颜色的食物。“红”:西红柿、红葡萄酒(少量) 、红辣椒等。“黄”:胡萝卜、红薯、玉米、南瓜等。“绿”:绿茶。常喝绿茶能够延年益寿,减少肿瘤,减少动脉硬化。还有绿色蔬菜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绿色越深营养就越多。“黑”: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可以降血黏度。“白”:指燕麦片,加上豆制品和大蒜。

    洪教授还推荐了一套减肥食谱:每餐一荤一素一菌(食用菌)。早餐吃“四色营养粥”1两,煮鸡蛋1个(蛋黄去半),牛奶250毫升;午餐米饭1两,清蒸鱼2两,拌黄瓜、黑木耳5两,生西红柿5两;晚餐吃扒鸡3两,熬白菜(蘑菇,虾皮少许)5两,米饭1两,绿豆麦片粥1两。全天油15克,盐3克。如此每餐七分饱,超重、肥胖,或伴有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者一般每月可减体重约1公斤。
, 百拇医药
    好饮料

    白开水淡茶饮

    甜饮料是腰围的大敌。英美科学家联合研究显示,每天喝超过355毫升的甜果汁或者碳酸饮料就会给血管“加压”。美国心脏协会表示,每周碳酸饮料摄入应不超3罐(355毫升)。

    其实,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或者淡茶水;蜂蜜水、豆浆、柠檬水等饮品也能适当喝些。洪昭光教授为大家推荐了一个“喝水时间表”,帮您轻松达到“饮水指标”。6:30,起床先喝250毫升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8:30,到办公室后,先喝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11:00,喝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补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12:50,用完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15:00,喝一杯水提神醒脑。17:30,下班前,再喝一杯水,吃晚餐时不会暴饮暴食。22:00,睡前1至半小时再喝上一杯水,不过别喝太多,以免影响睡眠。

, 百拇医药     好工具

    体重秤、腰围尺

    体重秤:家中常备一个体重秤,不仅能随时了解自己的体重变化,还能时刻监督家人控制体重。美国《健康》杂志网站刊文指出,体重控制得好,对心脏非常有益。建议不妨按照多则一个月、少则一周的频率称体重,一旦发现有增胖的趋势,及时作出调整。体质指数BMI在18—24之间最健康。

    腰围尺:一般的软尺就行,最好摆在家里显眼的位置,养成定期量腰围的习惯。正确量腰围方法是,自然站直,两脚与肩同宽,将一根没有弹性的软尺放在被测量者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自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1周,测量时皮尺紧紧地贴在皮肤上,但不能陷入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最好请家人帮助测量,以避免视觉误差。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腰围超标的界限。

    计步器:价格便宜使用简单的计步器,是控制体重的好帮手。《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研究结果显示,计步器使用者运动量平均提高了27%,体重普遍下降。同时,他们的血压也降至正常范围,突发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显著降低。最好能坚持每天走6千步至1万步。
, http://www.100md.com
    好生活

    爱打扫、走楼梯

    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让生活井井有条,还能顺便将腰围减下来。比如爱打扫,多做些家务,就能在不知不觉中保持体形。拖地能锻炼上半身身体,擦桌子能告别上臂的赘肉,晾衣服时扭扭腰能锻炼腰部两侧肌肉,擦窗户时拉伸身体,能有效塑形,还能有针对性地做做侧弯腰运动。

    如果楼层不是很高,不妨将坐电梯改为爬楼梯。瑞士的一项研究指出,坚持12周爬楼梯锻炼,能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建议老年人上楼时可以适当爬爬楼梯,下楼时可以乘坐电梯,因为下楼的动作对膝关节影响大。经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最好常备一双平底鞋,可以提高其多步行的意愿。

    好亲友

    同伴间互鼓励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相近,也容易出现同样的健康问题。所以,一旦发现有腰围变粗的苗头,家人和朋友之间不妨相互监督鼓励,走出去、动起来。

    夫妻间可以选择一些密切配合的运动,比如散步、羽毛球等。父母和孩子间可以选择一些能充分调动孩子积极性的简单项目,比如游戏、轮滑、爬山等。伙伴间可以选择一些能彼此进步,带有一些竞技性的运动项目,比如爬山、远足、各种球类。彼此之间的监督能让运动变得有趣,也能在不知不觉间缩短腰围。▲(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王月采写)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