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健康资讯
编号:12316240
医院也不想冷冰冰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日 《生命时报》 2012.10.02
     简化流程节省排队次数 延长门诊增加沟通时间

    要说医院不人性化的地方,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小孩,人人都有发言权。6岁的小雪说,她最害怕去口腔科看牙,第一次看到墙上挂的科普示意图,她被吓哭了,那一排排畸形的牙齿,在她眼里像吃人怪兽一样可怕;25岁的韩先生去医院一般不看标识,看也看不明白;40岁的王女士从不敢在医院上厕所,排队时间太长,又脏又臭,受不了……

    事实上,大医院对这些无处不在的抱怨,并非充耳不闻。近些年来,大医院在改善就诊环境,让看病更人性化上,做出了不少尝试和努力,试图改变医院冷冰冰的形象。这其中有些改变确实值得赞许,但有些问题也需要反思。

    开药一分钟,也得等3小时

    9月26日10点40分,在北京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门诊诊室门口,50多岁的王女士眉头紧皱。“我过来就为开点药,也得排队挂号、等候看病,折腾了这一上午,现在都还没看上。”失眠、记忆力下降的她,看到楼道两侧候诊椅上坐满的老年患者,心里无比烦躁。大约20分钟后,终于轮到她了。一分钟,医生便将药开好了。“可为了这一分钟,我等了3个多小时,其中站了2个多小时。其实像我这种只开药的患者很多,为什么不能单独弄个门诊呢?”
, 百拇医药
    70多岁的老陈则抱怨白跑一趟。轮到他挂号时,他才知道自己一直看的专家当天停诊。他说:“一进门就能看到专家出诊表这点很方便,但停诊专家的名单却贴在大厅里面,位置很不显眼。人老了,眼神又不太好使,我现在腿疼得厉害。要是能把停诊专家贴在门口更显眼处,我今天也不用遭这罪了。”

    老张在北京协和医院旧门诊楼的就诊经历,让他备感“折腾”。他因咳嗽一个月到呼吸内科就诊,拿着医生给他开的胸部CT平扫申请单,他想当然地到门诊收费窗口缴费,却被告知必须先到住院楼的放射科划价。老张一路问着“转战”到住院楼二层的放射科,来回排了3次队才预约成功。

    本报此前进行的调查发现,仅15.9%的人对医院环境满意,有43.2%的人表示非常不满。除挂号难外,找不到停车位、等不到电梯、坐不上候诊椅等硬件跟不上,标识和导医系统不完善,就诊程序太不合理,个别医生态度过于冷淡等,都是大家抱怨的“重灾区”。

    “今天我们多思考一点,明天患者就少折返一些”
, 百拇医药
    “一直以来,我们也注意到患者看病存在诸多不便,但客观条件让改变变得很难。”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主任王晓波表示,旧门诊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按日门诊量2000人次设计的,而目前日门诊量已超上万人次。10月4日,新门急诊楼启用后,情况将会有极大的改观。标识系统更完善,就诊会方便很多,隐私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举例来说,如果老张来到新门急诊楼就诊,等医生在电脑上开出单子后,他无需排3次队,只需持就诊卡到自助缴费机上缴费即可。自助机还会吐出一张收据和一张导诊单,上面写明检查时间、项目、地点。而“留取尿便样本”的细节也让人感觉温馨。很多人有过留尿便一不小心就弄到身上,留完后还得拿着穿过大厅的经历。该院将检验科的办公室改造成了卫生间,里面放置了小托架,还张贴着生动的留取样本示意图,留样后只要走几步就能交样走人。

    实际上,如何让老百姓在新门急诊楼里获得便利、高效、有尊严和舒适的就医新感受,是北京协和医院考虑的核心问题。该院王以朋副院长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减少患者在医院来回跑的次数,提高就诊效率,是我们最关注的。新门急诊楼新的不仅是硬件,还有就医流程。各科室主任数十年的经验和对患者需求的了解,给就医流程的更新提供了智慧。我们相信,今天我们多思考一点,明天患者就少折返一些。”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来看,患者常说的医院冷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硬件,即就医过程中的种种不便;二是软件,也就是医生的态度。在软件方面,9月12日,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了“每天与患者沟通多一些”活动,对医生接诊提出了沟通时间表,如门诊医生接待初诊病人平均每人最少8分钟,手术前主刀医生与患者或家属谈话时间不少于15分钟等。且要求患者出院时填写沟通评分表,若医护人员得分较低,将被医院领导约谈。

    此外,还有更多医院开设了夜间门诊、周末门诊等。在上海东方医院副院长谭军看来,大医院的条件和服务意识有所进步,生活条件的好转,看病费用的提高,让患者对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服务做的是细节

    对医院的种种改变,患者自然是拍手叫好者占多数,不过,在一些专家看来,却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面对老百姓抱怨医院“冷漠”,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直言,这种指责有些欠考虑。目前医疗体制和环境下,庞大的工作量让他们很难时刻微笑;超负荷的门诊量无法保证充足的问诊时间。如果单个病人看的时间长了,接诊人数必然减少,看不上病的人肯定更有怨言。“需要承认的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医生的沟通技巧确实有差距。”他表示,“过去有接诊学这个学科,但现在医学院真正开设到位的并不多。”
, 百拇医药
    其实,在2007年,北京卫生局曾准备出台规定,倡导医务人员与患者见面先问候,告别时道谢,但在一片争议声中不了了之。谭军说,在美国七八年的医学教育中,会一直贯穿学习如何与患者交流,比如如何跟病人打招呼,如何避免冲突等。但在国内做到这些很难,改变需要来自医患双方的努力,医生不摆架子,有服务意识,患者也不该有抵触情绪。

    开设周末门诊、夜间门诊等,在谭军看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日常医院的人员安排本是固定的,增加周末和夜间门诊后,人手调配压力肯定增大,甚至可能影响白天的正常门诊。”拿上海东方医院举例,该院周一至周五的日门诊量达五六千人次,在付出几乎相同的人力物力成本后,周末的日门诊量仅为2000人次。“其实,下午专家门诊通常较冷清。如果患者能改变上午看病的就医习惯,分散一些到下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医难题。”

    至于就医环境,某三甲医院的定期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最受诟病的是厕所卫生,其次是就医流程。这也是多数大医院面临的问题。谭军说,这需要从细节做起。比如患者最怕的等候问题,如何让等待时间变短,等得不那么枯燥,是有办法可行的。

    首先,在哪儿等?最好是相对安静的空间,可以用绿色植物做隔断;其次,等多长时间?不妨像银行一样按号排队,甚至用高科技手段,将提醒发到手机上。最后,怎么等?可以提供报纸、画册,开放无线网络,避免患者因无所事事而烦躁。其实,医院做好服务,让患者感到温暖,并不需要多大的手笔,而是要从点滴做起。

    一个好的医院,应满足三个标准,即好的硬件、好的专家和好的服务。对大部分大医院来说,显然前两项更受重视,最容易做到的服务一项,反而最薄弱。所幸的是,现在很多医院都已行动起来,一项一项,一点一滴,正在改变。▲, 百拇医药(● 张 芳 袁 月 江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