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脊髓病 > 多发性硬化
编号:12341083
信息快递 血检可发现早期肺癌 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中国医药报 2012.10.25
    信息快递

    转移性胃癌治疗药ramucirumab

    Ⅲ期研究首个结果公布

    本报讯 礼来公司近日宣布,其转移性胃癌治疗药ramucirumab(IMC-1121B)REGARD研究达到初级终末点。研究显示,该药提高了患者的整体存活率,同时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

    REGARD研究是ramucirumab Ⅲ期胃癌研究中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将ramucirumab同安慰剂进行了对比。

    礼来肿瘤研发中心医疗副总裁Richard Gaynor表示,ramucirumab的研究数据有力支持了其作为单一治疗用于胃癌的功效,进一步坚定了公司研发ramucirumab的信心。

, http://www.100md.com     该研究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高血压、腹泻和头痛。

    目前,该Ⅲ期研究的第二个研究RAINBOW(将同紫杉醇做对比研究)已经完成了志愿者招募工作。(吴岩)

    Jetrea获FDA批准

    用于治疗症候性玻璃体黄斑粘连

    本报讯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近日批准ThromboGenics 公司的Jetrea用于治疗症候性玻璃体黄斑粘连(VMA)。

    此次批准是在该药Ⅲ期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研究显示,Jetrea与安慰剂相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Jetrea研究中出现了部分短暂的黄斑不良反应。

    ThromboGenics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表示,该公司将于2013年1月份把JETREA推向市场。
, http://www.100md.com
    VMA是由于玻璃体凝胶同视网膜粘连在一起引发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视物失真,严重的还会导致失明。

    (丹丹)

    默克雪兰诺针对多发性硬化疾病

    启动一项全球创新基金

    本报讯 默克雪兰诺公司日前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多发性硬化治疗和研究欧洲委员会(ECTRIMS) 会议期间宣布,该公司已创立一项新的全球研究奖(多发性硬化创新基金),旨在加深对多发性硬化症的理解,以期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

    多发性硬化创新基金计划每年授予学术研究人员100万欧元,用于资助多发性硬化症的创新性研究。研究人员可通过该计划的网站www.grantformultiplesclerosisinnovation.org提交其项目申请报告,获奖者名单将于下一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ECTRIMS会议上宣布。
, http://www.100md.com
    “我们致力于推动创新性研究,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疾病的了解,并最终实现在多发性硬化症上的新的医学突破。”默克雪兰诺全球药品开发和医学事务部负责人Annalisa Jenkins表示。

    可获得该多发性硬化症创新基金资助的潜在研究课题包括多发性硬化疾病发病机制、疗效指标和潜在的治疗方案。

    (张旭)

    阿斯利康与康龙化成

    共同致力原研药研发

    近日,阿斯利康与中国制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提供商康龙化成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共同致力原研药领域的研发。

    阿斯利康方面表示,双方的合作主要致力于原研药,这也将是阿斯利康公司今后在华研发的重点,这与其他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有所不同。
, 百拇医药
    据介绍,与康龙化成公司的合作,将为阿斯利康现有在华300人的研发团队再补充数百名科学家。根据协议,双方的研发合作将跨越多个学科,涵盖多种疾病领域,并涉及阿斯利康国际研发网络的多个地域。康龙化成公司将为阿斯利康提供多种研发支持,涉及化学、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DMPK)以及效力筛选等方面。

    “我们的原研药会充分考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患者的病症特点。当然,这里也将是公司药品研发的全球战略重点,我们争取在这里生产出造福全世界患者的抗癌药物。”阿斯利康公司全球研发总裁马丁·麦凯说。(新华网)

    

    现代检验技术精确制导药物治疗
, 百拇医药
    本报讯 10月15日,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主席Graham Beastall博士在上海出席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IFCC和雅培公司合作举办的第五届“转科技为关爱”亚太区科学研讨会时表示,“检验医学和诊断行业正处于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新近成熟的检验技术为靶向测试和治疗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带来了创新方法。”该会议旨在促进国际医疗诊断技术的交流和发展。50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出席并分享了全球诊断领域的最新资讯。

    近年来,靶向药物治疗,(如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越来越多的新药在获批时伴有相应的检验技术获批。“举个例子,现在肺癌治疗有很大的进展,这得益于靶向治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告诉记者:“今天的检验技术与对疾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合理用药密切相关。靶向治疗要求肿瘤特别是腺癌有一个突变,厂家开发药物的时候,要开发一个相应的检测手段,以便临床在取了病例以后,检测病人肺癌组织有没有出现基因突变。如果有突变,临床医生可以先对患者采用化疗,再用靶向药物治疗,效果非常好。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就不给患者用这类药。因为用这类药物半年就要约10万元。”宋元林教授指出,肿瘤标记物有的特异性高,有的敏感性高。除了单一肿瘤标记物,可以用组合方式检测,这样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率。
, 百拇医药
    据了解,近年来开发的用于检测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中性粒细胞相关载脂蛋白(NGAL)以及用于检测早期乳腺癌的人附睾蛋白4(HE4)等一批生物标记,极大地满足了临床需求。

    现代检验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如此重要,引起了与会专家对检验质量控制的高度重视。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尚红教授认为,检验科的软硬件建设与人员培训同等重要,而提高基层医院的检验水平是当务之急。(江澜)

    

    美发现耳聋新致病基因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发现了一个导致耳聋的新致病基因。有关研究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络版上。
, 百拇医药
    论文主要作者、辛辛那提大学研究人员祖拜尔·艾哈迈德博士说:“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分析,精确地找到了尤塞氏综合征1型耳聋和非综合征耳聋的致病基因——CIB2蛋白。”

    尤塞氏综合征是一种因基因缺陷而导致耳聋,以及由视网膜色素变性引起的视觉逐步减退的疾病。尤塞氏综合征1型患者在出生时便严重失聪,随之而来的是身体平衡出现问题,到成年后开始出现夜盲和丧失周边视觉的症状。

    这一研究成果将帮助科研人员研制新的药物,治疗罹患这一综合征的患者。

    

    血检可发现早期肺癌
, 百拇医药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就可以发现早期肺癌迹象,这能够避免传统的侵入式检查所带来的不便。

    英国约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发现Ciz1蛋白质的一种变体存在于肺癌中,即便是非常早期的肿瘤,也存在这种蛋白质的变体。

    研究人员道恩·科弗利说,这种蛋白质的变体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入血液,并会在血液中稳定存在,因此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血液检测,就可以发现那些肺部有微小肿瘤的患者。

    据介绍,及早检测出肺癌可以帮助拯救患者生命,但是已有的一些检测手段不是成本高昂,就是要通过手术切片等侵入式方法获得患者肺部组织样本。而新方法只需进行简单的血液检测,可以避免侵入式检测带来的不便。研究人员对一些肺癌患者提供的血液样本进行了测试,发现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发能够在医院中广泛使用的检测系统。
, 百拇医药
    

    主要致泻性大肠杆菌可快速分型检测

    本报黑龙江讯 由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徐义刚副研究员承担的课题——“主要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快速分型检测技术研究”,近日通过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并结题。专家认为,课题组建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用于4种主要致泻性大肠杆菌单一或混合感染的快速鉴别诊断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大肠埃希氏菌也称大肠杆菌,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致腹泻性大肠杆菌按其生物学特性主要分为4种,即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对这些杆菌进行检测和快速甄别,有助于阻止微生物对食品污染,确保公众健康和饮食安全。
, 百拇医药
    在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基金和省博士后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徐义刚等人基于上述4种大肠杆菌的基因序列,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通过体系优化,建立了腹泻性大肠杆菌快速分型鉴定方法,且彼此之间无交叉反应。在灵敏性上,PCR- DHPLC检测手段可对仅有1个碱基差异的PCR产物给予有效分离。特异性试验表明,对22种共41株细菌进行检测,所试6株致腹泻性大肠杆菌均为阳性。

    进一步观察证实,通过对不同种致腹泻性大肠杆菌特异性靶基因的甄选、引物的精确设计,采用PCR结合DHPLC技术,完全能锁定暗中“作祟”的大肠杆菌。

    (衣晓峰)

    
, 百拇医药
    特殊短肽为癌症诊疗提供新思路

    本报安徽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温龙平教授研究组发现了一种短肽,能够调控稀土纳米材料所导致的细胞自噬行为,从而大大降低纳米材料的毒副作用,并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该成果为纳米材料在体内的诊疗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

    细胞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受损的细胞器、大分子物质和长寿命蛋白质以维护细胞自稳态的关键细胞生物学过程,与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息息相关。细胞自噬研究已成为继细胞凋亡之后又一迅猛发展的生物学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吸入和以诊疗为目的进入体内的许多纳米颗粒,可引发细胞自噬并促进细胞死亡。这种纳米颗粒引发的细胞自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正常细胞中会引发毒性,需要加以规避;另一方面,在特定细胞中可用于帮助疾病治疗,如增强癌症的放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等)。有效地调控纳米颗粒引发的自噬效应,对纳米材料及纳米器件的体内应用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 百拇医药
    温龙平研究小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发现了一种短肽RE-1,它能够与稀土金属氧化物和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结合,并在其表面形成稳定的肽涂层。小鼠实验表明,该短肽能够通过抑制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降低细胞自噬水平,从而屏蔽由于细胞自噬而导致的细胞毒性和组织损伤,提高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另一方面,该短肽与能够识别肿瘤的短肽RGD组成复合肽,通过与肿瘤细胞外的整合素相互作用,提高稀土纳米材料在肿瘤细胞中的自噬及杀伤效应。因此,该发现有望同时实现在正常细胞中屏蔽自噬和在肿瘤细胞中提高自噬以增进化疗的目标。

    (杨保国)

    

    中国人群前列腺癌新易感基因位点被发现
, 百拇医药
    本报上海讯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率领课题组,发现了两个新的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特异易感基因位点,揭示了前列腺癌种族差异的遗传学基础。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

    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该病发病率近年显著上升。前列腺癌有个显著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显种族差异。但是,科学家并不清楚造成这种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为此,孙颖浩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等国内外40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收集了4484名前列腺癌患者和8934名健康者的样本进行对照研究,并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进行检测。研究除证实在其他祖先群体中报道的几个关联位点外,还发现了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的两个新风险相关位点。这两个位点分别定位在染色体9q31.2和19q13.4上。

    业内专家认为,研究成果将为中国患者“量身定制”预测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基因芯片打下基础,也将有助于极大提高前列腺癌的早诊率。
, http://www.100md.com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结果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探索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标志物,并为未来前列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坚实基础。”孙颖浩表示,在进一步研究这两个易感基因位点的作用方式之后,可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干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用药,以起到早期预防的作用。

    (岳阳)

    

    前列环素可助多发性硬化症受损神经再生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罹患多发性硬化症的小鼠血管释放的前列环素可提高因病受损的脑和脊髓部位神经的再生能力,并在实验中通过增强前列环素的作用改善了小鼠的症状。
, 百拇医药
    多发性硬化症是脑和脊髓炎症导致中枢神经受损引发的一种疑难病症,临床表现为手脚麻痹、视力下降等症状。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受损便难以恢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神经轴突再生能力较低。但近年的一些研究发现,实验动物因脊髓损伤和脑血管障碍受损的神经细胞轴突会少许地自然再生。研究人员推测,神经的这种再生会使多发性硬化症好转,但其中的详细机制不明。

    大阪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研究科助教村松里衣子等人培育出了罹患与多发性硬化症相似的脑脊髓炎的小鼠,这些小鼠控制手脚运动功能的神经回路受损。他们定期观察病灶附近血管和神经回路再生的情况,发现轴突的再生发生在新的血管形成之后,而且血管释放出的前列环素具有提高轴突再生能力的作用。

    研究人员表示,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针对多发性硬化症等中枢神经损伤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

    
, 百拇医药
    俄发明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法

    帕金森病起病缓慢,当患者首次出现明显症状时,已难以通过治疗使其恢复初始状态。俄罗斯医学研究院神经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实验生物学和医学通报》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基于分析患者眼、手和头部活动的速率和协调性发明了一种早期诊断方法,能在神经细胞受损达到临界点之前检测到该病。这将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这种神经退化性疾病。

    帕金森病是由大脑内释放多巴胺的神经细胞死亡造成的,多巴胺是一种关键的神经递质。当患者初次出现明显症状时,60%以上神经元已经死亡。为此,研究人员找到57名在神经元死亡40%~50%时即得到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57岁)进行试验,另外52名健康人(平均年龄56岁)组成对照组。受试者被要求用眼、手和头部跟踪活动物体,测试指标包括反应速率、准确性和延时。结果发现,相比于正常人,帕金森病患者的眼、手和头部的单独动作缓慢且不准确,协调能力则更差,他们很难将目光锁定和保持在目标上。研究人员认为,这可以用来早期诊断神经退化过程。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强调,应当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考量,单个结果可能导致误判。比如,眼球活动变化的类似参数不仅可以描述帕金森病,在多发性硬化症中也时常见到。

    

    睡眠与记忆由不同脑神经回路控制

    日本熊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自然-神经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报告说,实验发现在果蝇的脑内,睡眠和记忆这两种行为,是被完全独立的两个神经回路所控制。

    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在睡眠和记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种物质的作用机制一直以来都是个谜。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基因操作,在果蝇脑内称为扇形体的部位形成多巴胺受体。结果,多巴胺发挥作用后,果蝇的睡眠时间减少,也就是说,扇形体是果蝇的睡眠中枢。在另一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果蝇脑内已知与记忆有关的蘑菇体内制作相同受体,果蝇的睡眠却没有发生变化。这表明,果蝇的睡眠和记忆分别由各自独立的神经回路所控制。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果蝇脑内的扇形体和蘑菇体会分别与其他神经细胞释放的多巴胺发生反应。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新发现有助研究人员找到新途径,向睡眠中的脑部输入信息,未来将有可能实现在睡眠中学习。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