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名医名著 > 正文
编号:12302873
专病笔谈3.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194kb)。

    文章编号:025522930 (2005) 0820555202

    中图分类号:R24616 文献标识码:C

    专病笔谈 — — — 面瘫(1)

    针灸治疗面瘫何时介入最好?

    杨 光[1 ]

    有的人认为面瘫初期不宜做针灸治疗 ,主要是看到了部

    分患者针刺后病情加重的现象 ,因而主张面瘫进入了恢复期

    后再行针灸治疗;也有的针灸师看到面瘫初期患者症状呈进

    行性加重 ,怕过早治疗仍不能立即扭转这种加重的趋势 ,担

    心患者认为越针症状越重是由于医生的水平不行 ,因而主张

    干脆等面瘫进入恢复期后再行针灸治疗;还有一些人以为针

    灸只是一种康复方法 ,只适用于各种疾病恢复期的治疗。

    对于第一种情况 ,只要患侧面部不刺或少刺、 轻刺即可

    避免;对于第二种情况 ,只要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即可;对于

    第三种情况 ,应让人知道针灸可激发人体自身抗病能力 ,具

    有广泛的良性调整作用 ,可用于疾病的各个阶段。

    实践证明 ,对于周围性面瘫 ,针灸治疗越早疗程越短、 后

    遗症越少。笔者的做法是 ,面瘫初期(7~10 天)患侧面部仅

    用一针 ,地仓透颊车 ,刺入即可 ,不做任何手法 ,耳后较痛者 ,加用风池。远端穴主要用合谷、 太冲 ,可以用较强刺激 ,有针

    感传导更好。宜配合中药汤剂 ,用牵正散加味 ,寒证加防风、白芷、 羌活、 桂枝之品 ,热证加银花、 连翘、 桑叶、 菊花之属 ,有

    病毒感染加大蒲公英、 地丁之类剂量。可用维生素B1、 B12混

    合后做远端穴的穴位注射 ,效果要比肌肉注射好。激素的运

    用并非必要 ,输液治疗更是不必要。

    面瘫初期的调养很重要:一是休息 ,即首先要保证患者

    充足的休息 ,防止体劳、 心劳、 房劳。二是保暖 ,患部不能受

    凉 ,风寒天气外出要带口罩。三是饮食 ,不能食辛辣刺激之

    物 ,忌烟酒。这 3 点做不好 ,将会严重影响治疗 ,延长疗程。

    这 3 点注意要贯彻整个面瘫治疗期间 ,尤以初期更为重要。

    患者面瘫症状开始好转 ,即是进入了恢复期。此时患侧

    面部可以针刺了 ,穴位应由少到多 ,刺激应由轻到重 ,笔者坚

    持以最少刺激、 最少痛苦 ,获取最大疗效的原则。对于轻型

    面瘫 ,只用地仓、 合谷、 太冲 3 穴即可治愈患者。面瘫症状恢

    复较慢时 ,再逐步增加患侧面部的穴位 ,针刺不必深 ,针感不

    必强。当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时 ,再逐步减少用穴 ,最后只剩

    地仓、 太阳、 合谷 ,巩固治疗数次可收全功。用穴的特点是由

    少 v多 v少 ,这样可以较好地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 ,并尽可

    能地减轻患者的皮肉之苦。恢复期的中药治疗 ,多用牵正散

    合桃红四物汤为主方 ,再根椐辨证加减治疗。以上做法对中

    度的面瘫患者 ,一般在 4~6 周内治愈。

    张智龙[2 ]

    周围性面瘫初期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以病变局部的炎

    症、 水肿、 面神经兴奋性异常升高为主。治疗多以控制炎症、消除水肿、 促进局部血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为首要 ,以免神经

    进一步受损。当此之时 ,应避免各种强烈的刺激 ,否则不但

    不能消除炎症、 水肿 ,反而加重对面神经血管的刺激 ,促使神

    经细胞变性 ,轻病转为重病 ,甚则遗留面神经痉挛。针刺无

    论作为何种疗法 ,对人体来说 ,应属于外界的刺激 ,而刺激量

    =刺激强度 × 刺激时间。所以 ,本病初期刺激宜小、 宜微、 宜

    短。祖国医学认为 ,本病初期外邪始中络脉 ,邪在卫表 ,病轻

    邪浅 ,又卫表为卫气之所司 ,卫气 悍滑利而易脱 ,故针刺宜

    “针小而入浅” , “浅则欲疾” ,不留针或少留针 ,以通调表浅络

    脉之气 ,引邪外出 ,慎勿深刺 ,以防引邪入里 ,加重病情。正

    如 《灵枢 · 卫气失常》 云: “夫病变化 ,浮沉深浅 ,不可胜穷 ,各

    在其处 ,病间者浅之 ,甚者深之 ,间者少之 ,甚者众之 ,随变而

    调气。 ” 所以 ,本病初期面部取穴宜少 ,手法宜轻 ,浅刺或点

    刺 ,施以徐疾泻法 ,不留针或少留针 ,远端穴着重取具有疏散

    外邪、 调整经气作用的腧穴 ,如风池、 合谷、 支沟。根据病情

    辨证施刺 ,或用补法 ,或用泻法 ,或平补平泻 ,针刺深度以得

    气为度 ,留针 15 分钟左右。

    杨家贵[ 3 ]

    针刺作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手段之一 ,已被

    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但何时介入治疗 ,历

    代医家多在争论 ,认识不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