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黄敬伟经筋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7824
浅谈经筋新定位.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56kb)。

    浅谈经筋新定位

    文章作者:香港中华经筋医学研究会 林 友

    经筋与经脉同源共史,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中早有论述。至近代教课书依然将维络周身的十二经筋及十二皮部,归属经络系统加以论述,指出经筋是经脉的附属部分。然而经筋作为身体的外周组织部份,人类有史以来在与疾病作长期的斗争中,经筋远比经络更早被认识和理解。经络的发现也是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认识过程中得到认识和发展,经筋与经脉的发展之比较差距甚大,至今经络系统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经筋却有枝无叶,相关医学的发展,历代医家多在《内经》基础上加以阐述。经筋医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未得到新的发展或总结,唯有归属于经络系统。究其原因,与传统的保守观念不无关系,及当时的社会条件、人们的思想观念,都限制了解剖学的发展。再由于缺乏系统整理和科学论证,学术不易交流和统一,致经筋学术研究停滞不前。

    但在民间,对经筋性疾病认识和治疗都掌握有丰富的经验,流派众多,形成各自特色的擅长疗法和对经筋系统有不同认识或见解。虽然只限在祖传、师传或口传心授的形式之上,今天有些看来还不具科学性,但在疗法疗效上,因皆来源于长期的实践检验,这是无可争辩的,是我国医学宝库中非常丰富而珍贵的遗产。

    经络的由来

    人类生存在自然界,疼痛等疾病是无可避免的。经络和经筋的由来一样,是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刺激特定的部位时,疼痛等疾病会得到缓解或改善,并感觉皮下有如异物爬行及会延特定方向伸展,在爬行停止位置如再受刺激,异物感又会再度延伸(这就是经络的传感现象);如此,在各点与点之间将其連綫就形成有规律的线或网,后称为经络线,纵行的叫经脉,横行的叫络脉。每个刺激点就称为穴位点。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形成今天的经络体系。

    经络学说认为,在人体中存有经络系统,从人体的皮、肉、筋、膜、骨、脏腑器官、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经络无所不贯其中。《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清楚说明,经脉着藏于经筋之中,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浮络及孙络所组成。

    《圣济总录》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脉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以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说明经络的主要功能:内属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上下、表里、左右各部,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的功用。都说明经络体系的内容包括经脉、络脉、浮脉、孙脉、奇经八脉。

    近代,对于经络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医学专家小组都投入大量研究资源,还未能找到组成经络的物质基础,反而认为是皮下肌层受刺激后牵拉纤维引起肌收缩反应。而针感是不同组识受刺激所致。如有学者试验所得:针刺神经时会感到麻痹,针刺肌腱、骨膜会感到酸感,针刺肌肉会感到酸、胀,针刺血管会感到疼痛,针刺水肿或松驰的组织几乎没有疼痛感等。 说明经络的传感现象,类皮下感觉反应,即正常的软组织所受到的刺激会因组织不同感觉反应各异;不正常的软组织受到刺激后,感觉反应迟钝或不明显。尽管现代的文明和科学技术还未能找到经络的物质基础,但经络的实质功能作用是存在的。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同疾病作长期斗争中所总结出的高度智慧结晶。是我国医学体系重要组成部份。

    经筋与解剖

    古典经筋,主要是指十二经筋的内容,也即现代所称的骨骼肌。如《素问.痿论》说: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更是早期对软组织(现代肌学、韧带学)形态学的认识和总结。《灵枢.经脉》: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灵枢.经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皆有大数。"《素问.五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等,可以说都是早期丰富的解剖学内容,也是现代软组织形态的高度概括。现代人体解剖学主要分有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类;其中大体解剖学又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系统解剖学主要叙述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将人体分为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觉和神经等九个系统内容,各系统在神经支配和调节下,实现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局部解剖学主要叙述各器官局部结构的层次排列、毗邻关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等。随着现代解剖学的发展,对身体软组织的了解也越来越精细,解剖学分类越来越多,如:运动解剖学、X线解剖学、CT图像解剖学、经穴断面解剖学、经穴层次解剖学等;如按分科分类又有针灸解剖学、推拿、解剖学、骨伤解剖学、中医局部解剖学和美容解剖学等等。

    从现代解剖学上的认识:人体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其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纤维、体液构成人体形体-形态结构的有机整体。上皮组织,包括由皮肤和包绕内脏器官和腺体的内皮组织组成。结缔组织,分硬组织和软组织,是形成机体框架的主要结构。神经组织,是由成串的细长细胞组成,是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肌肉组织,是人体中重要的组织器官,包括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即连接于骨的肌肉。由于在肌肉纤维中可看到红白相间的条纹,故又称为横纹肌。骨骼肌共有600多块,占体重40%,是身体主要的动力装置;每块肌肉都可看作独立器官,都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分布,并受神经支配。心肌,即形成心脏壁的肌肉,属致密性结缔组织,有不易疲劳特性。平滑肌,由于内脏或血管壁由平滑肌构成,又称内脏肌;属不随意肌,不受脊神经支配,其特征没有横纹不易疲劳。如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脾、腺、血管等的排泄管,包括皮肤上能使毛竖起的肌肉。现代解剖学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经筋医学内容,充实了经筋理论基础,使在临床治疗上找到可靠的科学依据,将有助经筋医学的从新发展和定位奠定基础。在现代条件下,我们是否应该大胆地提出讨论发展传统经筋医学:让经筋成为现代的经筋,让经筋成为可发展的经筋。

    经筋新定位

    综合历代中医文献记载和现代医学的解剖知识:可认为经筋是庞大的、复杂的、活性的及不可分割的复合平衡体的整体系统结构。《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按人身之筋,到处皆有,纵横无算。"《类经.经筋》:"筋有刚柔,刚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维......"从古人的认识中,皆可体现出经筋是现代软组织形态的高度概括。其主体基础包含现代解剖学,包括:皮肤、肌肉、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脏腑膜原组织,及经脉、神经、淋巴等系统内容,是人体筋肉系统的总称。根据人体是一整体医学,各部份之间是相互协调又密切联系的,即经筋是一个大系统。

    经筋,作为身体所有软组织的总称。是最早被人所认识的人体组织,随医学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形成有不同的学科和称谓,如按摩、推拿;及有推拿学、伤科学、筋伤学等分科。其作用机理历代医家虽有不同的论述和学术理论观点,并有丰富的经验总结,如《诸病源候论》:"夫金疮愈已后,肌肉充满不得屈伸者,此由伤绝经筋"张仲景《类经》,李中梓《病机沙篆》,及历代医家都有不同角度提到经筋病症的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5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