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张文兵反阿是穴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7747
阿是穴探究.rtf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51kb)。

    阿是穴初探

    阿是穴,乃按取患部或非患部之敏感点施行针灸的腧穴。又名"天应"、"不定"等。现代称"敏感点"、"压痛点"。日本又有"扪当穴"、"奇穴"、"奇俞"、"别穴"、"畦穴"诸名。初步探讨如下: 1、阿是穴应用的来龙去脉 早在《内经》就有"阿是"穴的原始记载,《灵枢?经筋》:"以痛为输",即以痛点为腧穴所在之意。"阿是"之名,当始于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穴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言阿是,灸刺皆验。"至于"阿是"二字涵义,《汉书东方朔传》师古注:"今人痛甚则称阿云云",《皇汉医学丛书经穴纂要》进一步作了解释:"师古唐人,盖当时有此声阿是,乃按而痛甚之处为是之意也。"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说:"背痛......予尝于膏盲穴之侧,去脊四寸半微痛,按之则痛甚,漫以小艾炷灸三壮即不痛,它日复连肩上疼,即灸有疼处愈,方知千金方之阿是穴犹信云。"元、明时代则有"不定"、"天应"、"散刺"诸名,元王国瑞《玉龙歌》:"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明杨继洲注:"不定穴即痛处。"此外,《医学纲目》、《医经会元》等书均有"天应"穴记载。李木延《医学入门》名之为散刺:"散刺者,散针也,因杂病而散用其穴,因病之所宜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即天应穴,资生经所称阿是穴是也。" 近年来,阿是穴应用已引起广泛注意,上海中医学院用针灸治阑尾炎164例,据分析,患者67%于阑尾穴有压痛,56%于足三里有压痛;而正常人阑尾穴仅14%有压痛,12%于足三里有压痛,根据压痛取穴施术,治愈率达89%。 在日、德、法等国,不少文献亦有阿是穴的记载,日本针灸研究所所长代田文志先生认为:经络是疾病现于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反应系统,经穴是在经络上的反应点,只要在反应点的经穴上施以针灸,直到反应消失,疾病也就痊愈。他在所著《针灸临床治疗学》一书中列举了不少实验病例,论证了阿是穴的实用价值德人许米特及日人间中示雄合著的《针术的近代研究》一书,记述了有关临床报道:巴黎医学会国家通讯员勒盘博士认为:我们每个器官都联系着皮肤最确实的几个点,这些点感受了病变的刺激而发生特殊的敏感感觉--疼痛,凡是加强了这些点上的刺激作用,都能引诱病变的痊愈或有关器官生理作用的改变。 以上说明阿是穴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的肯定。 2、阿是穴的敏感现象 阿是穴的敏感现象,少数患者有主观感觉,不需按压,病人即能感到体表某处有疼痛或酸胀,而大多数患者必须于体表进行探找,才能发现。在施行按压检查时,患者的敏感程度也很不一致,有的轻手即得,反应强烈,有的则需强力重按,才出现轻微的反应。至于敏感类型、牵涉部位、有无组织结构的变异,历来医家有着各种不同的见解: 痛感:明代朱木肃《普济方》第419卷牙痛节:"凡蛀牙,必须出之......但随左右于牙关龈车骨尖(当指颊车穴处)以指捻之觉痛是穴,以艾火灸七壮......蛀牙自落。" 酸疼感:《普济方》423卷足痹节:"列子载偃师造晶云:废其肾则足不能行,是足不能行,盖肾有病也,当灸肾俞,或一再灸而不效,宜灸环跳、风市、犊鼻、膝关、阳陵、阴陵、三里、绝骨等穴,但略按酸疼即是受病处,灸之无不效也。"的确,风湿痹证的阿是穴按之多为酸痛。 热感:《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此又类似于针刺得气的"烧山火"现象。 舒适感:《圣济总录》谓:"有按之而痛止者,有按之而快然者。" 麻感:《明堂经》:"按膏盲须得病人中指麻木则灸无不取效。"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敏感现象不仅限于指下局部,且能放射于远端。 根据民间针挑疗法刺激所选择的"皮肤异点"(羊毛疔,红斑,其处一点皮色特别红或白或凹或凸,或毛孔皱纹多而突起,周围有红圈)施以按压,常发现知觉敏感,针刺针挑后疗效甚佳。 3、阿是穴的出现部位 (1)与病灶关系

    在病灶局部或附近出现的敏感点,往往与脏腑募俞穴一致,如肺病在肺募中府穴压痛,明代薛立斋《外科心法》:"中府隐隐而微痛者,肺疽也。"又如脾病于章门有压痛,江瓘《名医类案》:"张景岳治一姻家,年轻正壮,素饮酒,常失饥伤饱偶饭后胁肋大痛......用手按揉其处,觉肋下一点按着痛连胸腹,细为揣摹,正在章门穴......"临床常见胃病于中脘、脾俞、胃俞出现痛点。一胃脘痛患者,用阳明经及腹部诸穴未效,乃于脾俞、胃俞找到压痛,针之竟霍然而愈。阿是穴亦可出现于距离病灶的远隔部位,这与经脉循行有密切关系,如妇妇女赤白带常于带脉之带脉穴出现敏感反应。有时根据脏腑功能寻找敏感点,如目疾患者多发现肝命及太冲等穴有压痛;根据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的理论,凡出血诸证于此三经亦往往发现敏感现象。 阿是穴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一般规律之中还有特殊现象,有些阿是穴的出现,似乎与俞募、经络、脏腑等毫无瓜葛,曾治一患者,病起即现头痛发热,微恶寒,咳嗽微渴,咽痛吞咽困难,鼻干,舌红,脉数等症状,检视咽部发红,于有关经穴按压未发现压痛,据患者自称于左足三里外开约一寸处有一红点作痛,按之尤甚,遂以三棱针刺出血,咽痛顿减大半。现代医学中有关牵涉点的成就,对运用阿是穴颇有启发,如Dalla在1883年发表的各种疾病于体表的特定区域过敏图,其中攒竹是牙痛的牵涉点。一上牙痛患者就诊,为刺合谷、颊车、内庭诸穴不效,乃按上述理论,竟于攒竹发现痛感,针之立愈。 (2)与经穴关系

    如前所述,阿是穴多出现于经脉线上,也可出现于经穴或奇穴之上,还可出现在经脉线外或经穴奇穴之外。曾治一疝气痛患者,检视右侧睾丸肿大,剧痛难忍,曾针足厥阴、太阴等经穴未效,按压其大腿内侧,于左侧风市与伏兔之间,髀关与足五里之间有痛感,针之痛势顿减。这说明阿是穴出现可以只在一侧,与经穴奇穴之双侧完全对称者不同。日人代田文志则发现:手心包经之郄门,一般均在曲泽与大陵中点取穴,然而试实际病人检查,反应则多数出现于此处上方二三寸,作者拿这个反应最高敏感点作为郄门使用,能制止心悸亢进,对心脏瓣膜症,胸膜炎或咯血有效。可见阿是穴出现不拘于经穴,所以前人称之为"散刺"。 (3)与疾病关系

    《针术的近代研究》提到:"同一疾病,其压痛往往见于不同点上","不同疾患有时在同一点见压痛。"临床所见的确如此。如王执中发现痫证多于风池有压痛,而代田文志所治痫证三例则是于峰柱、筋缩、膻中、心俞、肝俞、至阳、百会等宋有压痛。据我临床所见,有些肾虚患者,如阳痿、遗精、遗尿等多于命门有压痛,针之疗效甚佳。 以上说明阿是穴出现对于病变来说只有相对的特异性。 (4)与治疗关系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阿是穴的敏感反应可逐渐转移甚至消失。据某同道谈及一腰痛患者,始为刺委中、肾俞未效,后来于委中上方一二寸处找到压痛,一针痛减大半,第二次压痛稍减,再针腰痛又减。第三次压痛消失,针之不效,复于委中穴找到痛点,针之腰痛痊愈。 敏感点减轻与消失,一般意味着疾病趋向痊愈。詹永康在《针灸经穴的压痛诊断与治疗关系》一文中记载:"一遗精病患者,横骨有压痛,第一次刺三阴交、肾俞、精宫、关元(患者畏针,未刺横骨),针后横骨压痛未消失而遗精停止了,患者便停止针刺。但未到一月又复发,再刺横骨、三阴交、命门......三次,横骨压痛完全消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RTF附件(1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