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黄强民肌筋膜触发点的湿针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8196
第二章触发点治疗之神经肌肉的解剖.doc
http://www.100md.com
黄强民肌筋膜触发点的湿针疗法,肌筋膜触发点诊疗手册
    参见附件(230kb)。

    第一节 肌的作用方式

    一、肌肉的运动定义,肌肉是关节活动的主要动力,没有肌肉的活动,就没有关节活动,也就没有人体的运动。由于人体是一个整体,所以在关于的运动过程中,极少是单一的一个肌肉活动,而是儿个肌肉共同来完全,而这些肌肉在完全这一运动过程中,其所起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下伸膝关节活动时,股四头肌是原发的运动肌,而在屈膝关于的中其股四肌起抵消屈膝肌肉的作用。为了明确肌肉在不同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在一个随意运动产生中的原发因素。那么就可以称为原动肌。如果同样的肌肉,抵消或减慢其他原动肌的运动,则称为"拮抗肌"。如果它起到稳定运动的作用或消除关节的不随意运动的,称为"协作肌"。在有大量肌肉运动参加作用中,机体或其余一部分可以保持一种姿势或是固定状态,以便使运动的进行更为有效,这些参与维持机体或某一部分的姿势而不实际参加运动的肌肉称作"固定肌"。

    二、肌肉的运动原理

    肌肉的运动主要是肌肉纤维收缩和伸展来完成,其运动方向与肌纤维的走向相关,肌纤维在不同部分、不同运动起不同作用。肌纤维的向是有多方向的,同一条肌有的呈长条形,有的呈扇形,如肱二头其肌肉纤维束不仅是平行的,而且是与肌肉的长轴相平行。这种肌肉收缩时,其肌腹长度可缩短1/3至1/2,每条肌纤维都可以缩短很多。另外肌纤维在在肌肉的起止点的方向并不是所有的肌肉都是单点,有的肌肉的肌纤维束则向纵其肌肉全长的肌腱方向集中,这种排列方式形如羽毛,称为羽状肌。如半腱肌所有的肌纤维束都排列在肌腱的一侧,称单羽状肌;如股直肌,其肌纤维束排在中心腱的两侧则为双羽状肌。而三角肌肌纤维束汇集于多条肌腱,则为多羽状肌。如果肌纤维从同一个广泛的面上发起,而向一个总的腱性点汇聚,称为放射状肌,例如颞肌。而所有的肌肉的运动都是以是通过以关节作为支点,由骨骼肌产生力,杠杆运动原理。

    目前这种运动有三种杠杆作用模式

    第一种:支点位于力点予要抬举的重力点之间,如跷跷板和撬棍的例子,在人体 后仰,就是一个例子。

    第二种:重力点在支点与力点之间,如芭蕾舞演员足尖站立时,足尖与地面作为一个支点,重力点在踝关节处,拉力则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产生,并通过跟腱作用于跟骨。

    第三种:力点位于支点与重力点之间,如果是足球运动大力踢球时,髋关节作为支点,脊柱和下肢作为杠杆,拉力则由臀力和股四头肌、三头肌来完成一个大幅度的髋关节运动。

    四、筋膜

    筋膜是机体所能够解剖出来的纤维结缔组织,是有别于特殊分化的结构,肌腱、腱膜和韧带。筋膜围绕或深入机体各种构结,它们的厚度和强度是不同的,他们是构成机体的一个机构和机能系统。

    筋膜可分为三类:浅筋膜位于整个机体的皮肤和深筋膜之间,浅筋膜由两层组成,外层是脂肪层,通常含有脂肪,厚薄相差悬殊;内层是弹性层,菲薄而富于弹性。

    深筋膜:他们包绕着体壁或肢体,并穿行于构成他们的结构之间,把肌肉与其他结构连在一起或把他们分成群,而使之各行使独立的机能。

    深筋膜在体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膜系统,这些膜可以经多次的分离,结合-分离,再结合,并与骨膜、软骨膜和腱膜一些结构。深筋膜可以分为三种:

    位于浅筋膜的深层称为外被覆层。位于衬覆于躯体干部体 的内层并参与构成体 的一部分,其内层还覆以深膜下筋膜和浆膜,中间层连接外被覆层和内被覆层,中间在肌肉和体 其他结构周围形成间隔。

    浆膜下筋膜位于深筋膜的内被覆层与衬覆于体腔内面的腔浆膜之间。浆膜下筋膜借一个宽度不等的间隙和深筋膜分开,因而他们之间能做滑动运动。浆膜下筋膜在壁层于脏层在浆膜反折于器官处,及在系膜处相延续。

    粘液囊和腱鞘都是深筋膜的特殊衍化结构,它使组织之间的活动更加灵活。肌腱通常借纤维鞘附着一块骨的沟内,纤维鞘衬覆着一层滑膜,这层滑膜在鞘管的末端处反折到肌腱上形成滑膜层,滑膜能分泌少量滑液,润滑滑膜表面,从而使他们之间自由活动。这种结构使肌腱能轻松有效的运动。

    五、与肌筋膜触发点有关的常见肌肉结构

    1、 颈肌群

    颈外侧肌群:胸锁乳突肌,有两头,一头起于胸骨柄,一头起于锁骨,止于颞骨乳突。两侧同时收缩时可屈颈,并使颈部轻度抬高,头部前移。一侧单独收缩,可使脊柱侧屈,使头偏向同侧肩部,并使颈部抬高转向对侧。

    椎前肌:颈长肌、头长肌、头前直肌和头侧直肌,可使头屈曲,颈长肌使颈轻度旋转,从而使头转向侧方,头侧曲肌收缩可使头侧屈。

    椎侧肌:前斜角肌、后斜角肌和中斜角肌。

    椎后肌:在颈后被棘上韧带分开,棘上韧带向背侧形成一个隆起部,称作颈韧带。椎后肌使椎前肌和椎侧肌的拮抗肌。

    脊柱肌:分为两群,脊柱前肌群和脊柱后肌群。脊柱前肌群主要位于脊柱的颈部和腰部。脊柱后肌群:背深肌:他们借腰胸筋膜和项筋膜与浅层肌分开,筋膜层内侧附于颈韧带,整个脊柱的棘突和棘上韧带及骶正中嵴。此群肌肉骶骨和髂后上,下棘延伸至颅骨 它们形成一个由肌肉连续排列而成的复合体,从而成为一块强大的伸肌。 这个肌肉群可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纤维束在其上行过程中,大部分转向外侧,称为横突肋肌群,深层的肌纤维束在上行过程中转向内侧,称为横突棘肌群

    2、 上肢肌群:起到连接肩肘骨骼和胸部的肌肉,可分后肌群组和前肌群组

    后肌群组有:斜方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肩胛提肌

    前肌群组:胸大肌,胸小肌,前 锯 肌,锁骨下肌

    连接中轴骨骼与上臂的肌,背阔肌,胸大肌

    连接胸带与上臂的肌:三角肌,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园肌,小园肌,喙肱肌

    常见的肌筋膜 的解剖特点:

    一、 肩关节活动有关的肌肉:

    肩关节实际是连接上臂与胸部的一组结构,是由多块肌肉互相配布,起着稳定和活动的作用,因此熟悉肩关节的肌肉在了解肩关节周围疼痛点的发生及牵涉作用有较大的意义。

    (一)肩轴:起于肩胛骨止于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园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所组成,临床上也称为肩关节的肌肉群,彼此交织以扁宽的腱膜形成一个半圆形的马蹄状, 它周的由前上后附于关节 ,称为肌腱轴或腱轴,因此该处的任何一个肌腱的病变都可以引起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导致肩关节的 。

    冈上肌起于冈上窝,是肩关节外展活动在始前15°的主要动力肌,是肌肉、肌腱和骨骼连接中最坚强的一部分。

    冈上肌随着年龄的增长,易发生退性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冈上肌是肩部四方力量的交叉点,且处于上是肩峰,下是肱骨头所构成的狭小间隙中,上臂外展时极易变挤压或损伤导致不完全性断裂。在临床上可见到"冈上肌腱炎"或"肩峰下滑 "的特有体征,即肩关节在外展60°-120°时发生肩部疼痛或不定,一旦超过此范围,疼痛反而减轻,,这是由于冈上肌的病变,而冈上肌的抵触点,同时在肩外展60°-120°以外时,其抵触关系所致。

    冈下肌,起自于冈下窝及肩部筋膜,形似三角,向上外形成扁 ,构成肩轴的后部分,下肩关节的后方,止于大结节骨面,在冈下肌与小园肌的筋膜之间,有胛肩下 经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30kb)